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张丽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丽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降低洪水灾害的发生次数,让水利发电真正为推动人类稳定发展服务。
        淮北市烈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降低洪水灾害的发生次数,让水利发电真正为推动人类稳定发展服务。分流蓄水和阻挡洪水是堤防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所在。我国的地方建设施工技术在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推动下,进步飞快。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要求其在具备稳定性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抗震与防渗漏功能,针对已出现渗漏的地方能够立即做出妥善解决。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我国对于水患的治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中得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水利工程为我国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水利工程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的复杂性是非常明显的,不仅要合理利用区域内的水资源,还要根据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用充沛的水资源来发电,为城市和乡村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可见水利工程是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堤防工程中要尤其注重防水防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就会危及整个工程以及沿岸地区居民的安全,所以要采取科学技术方法来排除各类隐患。
        一、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1、高压喷射技术
        在水利工程堤防建设过程中,利用高压喷射技术能够提高堤防防渗质量,进一步巩固工程地基,提高防渗效果。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需通过浆液高压射流持续冲击堤防,从而进一步破坏工程土层,并对土层当中的颗粒完成搅拌,进而改变土层整体结构,构成一种全新的坚固凝结体,同时等到硬化以后形成防渗墙,通过此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地基抗变形的能力,有效的增强堤防工程稳固性,为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此技术具有诸多的优势,因此,在水利工程堤防防渗当中获得的广泛的应用。
        2、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该种施工技术主要就是垂直防渗技术,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逐渐兴起的,经过了几十年的应用、改进和提升,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防渗施工技术,是堤防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必须要加强防渗墙厚度的监督和管理,由于墙段位置较为紧凑和密实,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实施永久性防渗施工,还能够对出现的渗漏问题进行封堵。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主要可以分为浅薄型与深厚型两种基本形式。浅薄型施工技术的墙体深度基本上处于10~20m之间,但是只有少数的深度能够达到30m,而厚度尺寸一般为100~250mm之间,最厚能够达到300mm,目前多应用在江、河等大型水利工程中,或者是使用在坝基厚度不超过30m的水头较小土石坝堤防工程中的防渗结构。深厚型的施工技术其防渗墙厚度可以达到600mm,甚至更高,最厚可以达到1300mm,该结构形式基本上可以应用到水头在20m以上、墙深30m以上的大坝或者是重要地区中的防渗工程。
        3、劈裂灌浆防渗技术
        除了上述的两种防渗技术之外,还有一种劈裂灌浆防渗技术。这一技术的使用具体步骤主要是:第一,要对水利工程中的堤坝轴线区域实施布孔施工,利用灌浆的压力对坝体实施劈裂作用。其次,再将浆液关注到坝体之中,起到加固的效果。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之后可以起到坝体的防渗效果。通过这一施工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坝体中出现裂缝与孔洞问题给工程造成的渗水情况,确保工程防渗技术的效果。除此之外,这一施工技术的使用没有涉及到非常专业知识,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使用的施工成本不高,施工的速度也比较快,具有很好效果。另外,这一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选用的材料都是比较普通,对于浆液也可以实现控制,最终节约运输材料的成本费用。降低工程的施工难度与施工的成本。还可以对周围的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因此这一技术受到很多技术人员的青睐,施工效果要比较理想,整体性价比非常高。


        二、水利工程提防防渗的问题
        1、方案设计问题
        水利工程附近的环境一般都比较复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将所有问题都考虑到。现在从事水利工程的人员比较少,每个人的水平也都不一样,大部分人员实际的经验比较少,不能准确的找到施工过程中重难点在哪,对施工周围环境也没有很了解,结合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设计出来的方案不能够结合实际,使整个施工过程比较困难,没有太大的效果,施工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施工管理不到位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部分企业会在完成中标后,常会通过分包的方式将工程发包给不同的施工方。不同的施工方由于资质存在差异,在施工管理上也存在差异,对防渗技术的应用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赶工期,并未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被轻视防渗技术的应用,最终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3、施工技术问题
        水利工程是一项很巨大的工程,它的占地面积也是非常广的,而且施工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在正式开工之前对现场提前进行一下检测,结合各种资料和现场特点,采取一个比较适宜的施工防渗方案,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派专门的人员监督,确保严格按照采用的方案上的设计来进行。一般对于堤防的施工,针对不同的情况要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如果一个方面施工出现了问题,或者有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就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导致出现堤防防渗的情况。
        三、提高水利工程防渗性能的措施探讨
        1、加大防渗施工技术研究力度
        水利工程建设在进行堤坝防渗技术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完善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保障施工的顺畅;其次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技术瓶颈,那么这时就应当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并寻求最佳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最后在进行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所使用的各项技术引以高度的重视,不能够因为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较低而对其忽视,这样很可能为水利工程今后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2、选择适宜的防渗施工技术
        随着防渗施工在技术的选择上不断的变化,水利建设的技术选择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施工单位进行防渗技术的选择过程中应当与施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力求使用的防渗技术符合施工的需求,且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对于现阶段来说,主要的防渗施工技术有以下两种,即混凝土防渗墙以及灌浆技术。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以及施工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并听取相关技术人员的意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施工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现施工全过程管理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制定显影的制度规则,对全部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减少问题的发生。在对堤基和岸坡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处理,保证堤基表层的清洁,严禁把岸坡设置为台阶。在对堤体填筑结合面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要避免积水和空白情况的出现,保证刨毛的密度和深度满足实际要求,保证堤体填筑的整体质量。最后,施工人员要做好堤坝土质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再开展之后的堤身填筑的卸料和填铺工作,保证施工质。
        四、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中,由于施工较为复杂,施工难度高,这就需要整合工程资源,结合施工要求来选择防渗施工技术,及时解决其中的施工问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崇明.水利工程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 宋革中.浅析水利工程防渗成因及加固技术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