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海东
[导读] 摘要:大树是园林建设中最重要的景观元素。
        身份证号码:33901119770131XXXX
        摘要:大树是园林建设中最重要的景观元素。然而,在移栽过程中,由于生产周期长、植株老化和生长环境的变化,大树成活率低,受害率高。为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保证移栽成活率,在大树移栽过程中要注意树种和苗木的选择、移栽时间的选择、枝叶的修剪和移栽后的养护管理。
        关键词:园林绿化;大树移栽;养护管理;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一些大树在移栽后经常会因为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差而出现枯死的现象,为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就需要有关的技术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改进传统的移栽技术,从而提高大树移栽后的有效成活率。技术人员必须要不断改进传统的移栽方式,寻找有效提高大树移栽后成活率的方法。本文主要对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进行探讨,旨在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1.大树移栽的准备
        大树栽植前,需要深入了解栽植位置及周边环境,掌握栽植现场的气候环境及土壤地质条件等众多影响因素,为了确保大树栽植的稳定性和成活率,综合多方因素选择合理的栽植方案。
        1.1 树种以及树苗的选择
        树种的选择对于移栽极其重要,合适和优良的树种能够提高成活率,减少移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当地的气候、移栽后的土壤和地势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要求树种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抗灾害能力强,为移栽成功奠定基础。因此,想要提高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栽的成活率,就需要提高对树种以及树苗选择的重视程度,应尽量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树种和树苗。
        1.2 移栽时间的选择
        我国北方地区比较合适的移栽时期是早春或冬季,但应避免在严寒时期移栽大树,夏季移栽也不易成活。早春移栽大树时应带土球,如果是裸根移栽需要进行修剪并且选择容易成活的落叶乔木,同时要注重移栽之后的养护管理。对于一些不易成活且必须带土球进行移栽的树木,可选择在冬季移植,因为冬季温度低,土壤封冻使得土球更加坚固,但移栽后要注意做好防寒工作。夏季雨水多,空气湿润,移植大树可以选择一些针叶类树种,并带土球移植,因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夏季的环境,移栽之前进行必要的修剪,移栽之后需要及时浇灌定根水。值得注意的是,夏季天气炎热,大树蒸发量大,相较于早春和冬季移栽大树,成活率偏低。秋季大树进入休眠期也可以移植,与北方相比,南方天气温暖湿润,因此南方地区一年四季都可移植大树。
        1.3 大树移栽修枝剪叶
        在开展大树移栽的工作前,需要修剪大树的主干及副干枝条。大树带土移栽时需要对枝干进行梳理枝条来完成移栽工作。通常情况下,修剪枝叶的尺度以树根为标准,修剪比例以 1/2 最佳。同时需要剪除大树的枯枝及病虫害部位。修剪完毕后,要对修剪伤口进行防护处理。在一些针对树种的移栽过程中,需要根据栽种园林的位置和气候环境适当进行摘叶和修剪处理,以免大幅度修剪造成大树蒸腾作用加剧,导致水分流失。大树根部在移栽前 2~3 天进行切根处理,移栽土球的大小以灌木为例,蓬径30~40cm,土球 20cm 左右;蓬径 50~70cm,土球 30~35cm;蓬径 80~100cm,土球 40cm 左右;蓬径 110~130cm,土球 50cm 左右。
        1.4 运输及栽植
        运输是大树移栽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之一。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运输环节对大树的损坏,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在移栽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 3 个事项:(1)在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对大树树冠部分和根茎部分的土球造成损坏。(2)如果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输距离时,需要提前给大树做好水分的喷淋工作,防止因长途运输造成的水分流失;(3)需要对大树主体部分进行遮盖处理,防止被移栽的树木枯萎。


        2.移栽中的施工
        2.1 移栽大树挖穴的规格
        在大树运达至园林后,需要对大树进行重新栽植,为此,需要严格掌握大树栽植的树洞深度和尺幅。根据相关标准挖掘树洞栽种的口径和深度,通常情况下,大树的口径在 40cm 以上的,树洞深度应挖掘到 20~30cm。栽种前拆除保护措施时应该喷淋符合生长标准的生根激素,以促进大树根部更好地生长发育。最后在大树栽种的填土环节填实根部土壤的空隙,并灌足水分。移植成功后,每周保证 2~3 次浇水,保障大树水分供给需要。
        2.2 移栽大树的根部包装
        入穴定位后,应割剪或撤除不易腐烂分解的土球包装材料,以免影响根系生长发育。填土时,每填 20~30cm 后捣实,操作时要注意保护土球紧实完好,不能松散。带根幅度为树木胸径的 6~8 倍。以树干为中心画圆,沿外缘挖操作沟,沟宽约 30~50cm。向下挖至 70cm 左右后缩小半径向土球中部挖,以便斩断主根。主根和全部侧根切断后,将操作沟的一侧挖深些,轻轻推倒树干,拍落根部宿土。
        3.移植后的养护管理
        3.1 大树的固定方法
        当大树移栽完毕后,由于树木枝干较高,所以需要对其根部进行有效的支撑,以保证树木根部的稳定。固定过程中把握好大树离地面上和下的距离,防止大树在特殊天气中无法抵御强风。建议养护人员利用三角形稳定的原理,采用三角支撑的固定方法进行稳定。一般情况下,三角支架的支点放置在树木高度的约 2/3 处,在支撑点添加防护垫,对其进行必要的支撑和维护,期间需要对树皮加以保护,避免受到伤害,使大树与地面形成三角形,加固其根系的稳定同时减少大风及特殊气象造成的倾斜[1]。养护工人利用防护膜或者草绳等材料包裹树干的下端,此过程又称之为裹干,目的是为了防止病虫害侵蚀树干并有效降低水分蒸发速度。
        3.2 充足的水源保障
        充足的水分对大树的再生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移栽过程中,从大树挖掘到最后的栽植,大树根部是受到一些伤害的,导致大树水分严重缺失,如果水分不充足,可能会产生枯萎的现象。因此,在大树移栽后要及时浇透水。在之后的 1 个月内,保证每周浇透水 1 次。
        3.3 充足的养分保障
        在整个大树移栽的过程中,其根部必然会有一定的损伤,导致大树养分的缺失。所以,在大树移栽后,视大树根部的伤害状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养分补充。在大树根部使用生根剂,促进大树根部的再生长,从而提高大树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但是要注意生根剂等肥料的使用量和施用频率,避免因为不合理的施用肥料而对大树造成伤害。
        3.4 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大树移植到一个新的生态环境中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适应,在这段时期内,大树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非常差,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因此,大树移栽后,要定期检查大树感染病虫害情况,以便及时预防大树病虫害,防患于未然。如果发现大树已经出现了病虫害或有发生病虫害的趋势,要及时利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和预防,从而保证大树的健康成长。
        3.5 做好保温抗寒工作
        在冬天来临前,要做好移栽大树的保温抗寒工作。除此之外,还要采取一些传统方式给移栽大树进行保温。
        结论:
        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栽属于重大工程项目之一。对大树开展科学合理的移栽技术和养护管理是保证大树成活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大树的成活率,运用科学的移栽技术和合理养护管理至关重要。从大树的挖掘、剪枝到运输栽植都需要养护工作细致考量,在总结以往大树移栽失败的经验教训后,积极研究大树移栽的新技术,运用科学的手段提升大树移栽的成活率,为风景园林。景观效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庆潮.园林景观工程中大树移栽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8(23)
        [2]马土友.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