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优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建筑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这使得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工程质量问题,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施工现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进度及质量控制作出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进度管理;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是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需要重点做好的两项主要工作,严格把关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安全质量,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进度与质量管理工作,既为广大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安全住房,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 房屋建筑工程进度与质量概述
1.1 建筑工程进度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得到确认,施工单位针对施工进度所进行的监督工作完全是以先确认的进度标准为基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针对施工进度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1.2 建筑工程质量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既要考虑到居民住户的使用需求,又要考虑到房屋建筑的性能要求。这就需要施工单位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施工现场运行环境质量,房屋建筑企业的发展水平与市场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对于企业内部来说,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可提高施工材料以及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节约项目开支成本,优化企业财务结构,对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2 工程进度的控制方法
2.1 制定施工工序
制定项目的施工顺序应该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各项工作达到平衡。②在施工前期,要对施工现场的地理、水文等条件做好监测,为前期施工打好提前量,为保障工程有效开展奠定基础。③对于施工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加强把控,对于急需施工的部分,要充分调动人力物力,保证工程如期进行。④充分考虑天气和季节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顺序。⑤在施工现场合理部署施工设备,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分配,避免出现因为分配不及时而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
2.2 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
施工设备是建筑工程的关键,所以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在建筑设备中,对塔吊的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塔吊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又属于高危作业,塔吊的操作人员必须是经验丰富并且受过专业的培训,塔吊设备在作业之前,必须经过详细的检查,确保性能的安全性。对塔吊的严格管理,不仅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也是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不容忽视。另外,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对于施工设备,最好由专人管理,权责清晰,对设备的使用登记备案。
2.3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在建筑施工前,要进行现场勘测,开工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对施工合同的具体细节进行确认,这样才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把握。要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来比照合同中的预算是不是符合要求,工程量清单是不是符合施工条件,掌握准确的数据,为前期的预算打好基础。对于施工合同要认真审阅,找到计划施工与实际施工的差距,查找原因,想方法解决和完善,尽量缩短施工时间。
2.4 确保工程各方沟通顺畅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前提,建筑工程的实施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所以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节省沟通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工程的各个负责人,要保证沟通的畅通性,建筑单位也可以通过重新梳理管理体系构架,方便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工程质量的重视。建筑是一种长远的特殊产品,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未来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当前的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使工程质量常常达不到标准,为安全埋下了隐患。
3 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举措
一个项目的工程质量主要是受建筑设计、材料选用、建筑设备、施工工艺进、地理环境以及管理制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工程质量进行把控时一般要遵循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牢记职业道德准则的三原则,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质量是一个建筑工程的关键,在新经济体制下,建筑的质量不仅决定着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还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建筑工程应该把质量放在首位,时刻牢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成本远远要比重新整改的成本小,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可以在源头上减少突发情况的发生,减少企业的投入成本,无论是对工程施工中的预防还是对工程材料和地理环境的检测。
3.1 完善质量管理机制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第一,建立重点防控制度,即充分发挥项目负责人、技术经理及现场负责人的管理作用,其中,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重要环节,质量检测与工序安排应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相关负责人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时做好质量和工序的监督管理工作,以提高建筑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第二,设立职责到位制度,将安全管理职责逐级逐部门下分,使建筑单位中的高层领导、各部门干部及基层建筑人员每个员工都能明确自身的分工及职责所在,在全单位范围内形成重视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质量管理制度的实际操作性。
3.2 把关材料设备质量
施工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是建筑工程最终质量的基础保障。因此,建筑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制定严格的施工材料与设备采买及管理条例。其一,采买环节。采购人员在采买前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材料设备市场的价格行情,做到货比三家、质量为先,从而以最低的价格购入质量最好的材料和设备,既保证了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最大限度地规避了“三无”产品或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情况的出现,又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施工成本。其二管理环节。在购入材料和设备之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将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集中式库房管理,避免因外界自然因素造成材料设备的消耗和损坏,保证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
3.3 设立质量监督制度
对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应表现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工程负责人设立严格具体的质量监督制度,从而对工程每个细小环节都能做好有效的质量把控。第一,材料设备监督。在施工准备阶段,相关管理人员应提前对施工现场的不同类型的材料及各种功能的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达标。第二,人员监督。负责人应提前清点各个岗位的人员到岗情况,以确保各部门的机构完整度,同时应重点关注项目负责人、技术经理及现场负责人的到位情况,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第三,隐患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隐患应及时进行隐患排除处理。第四,项目监督。应将工作中技术难度大且施工流程复杂的项目作为重点监督对象。第五,会议监督。定期开展全体会议,在会议中如实报告当前工程的施工进度及质量监测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安排,同时做好质量工作的记录,为后期质量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
结语
如今,中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城乡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和住房建设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房屋建筑公司需要进一步提高建筑管理的技术含量,树立质量意识,成本控制意识和预防人身安全。从施工管理上,不仅要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实施,而且要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现场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合理控制施工成本,促进房屋建筑公司的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龙.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理[J].黑河学院学报,2018,9(12):219-220.
[2]刘林峰.房屋建筑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8(7):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