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泸定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 626100
摘要:营配贯通就是配网业务与营销业务两大系统的有效配合,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够达到营配数据信息的分享、业务的程序化,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是要确保配变台区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要想实现营配的贯通,就需要加大台区线损数据管控力度,然而,实际台区线损统计较为困难,而且线损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一些异常数据将影响精准计算,对此有必要采取科学的治理方法来处理异常线损数据。
关键词:营配贯通;台区线损;异常数据;原因;治理方法
营配调业务贯通作为线损治理提升的基础,能够协调、推动能源供给资源和客户资源优化集成,实现多能互补互济、服务效率提升提高、用能成本降本增效,切实提升客户获得电力感。
1.基于营配调数据分析台区线损异常数据的实用化管理
1.1线损计算以及可视化成果展示
(1)线损计算。依据营配调贯通的标准,直接利用PMS2.0(电网GIS平台)的同步数据来创建线损对象和拓扑关系。比如:把10kV馈线出线添加到变电站中,也就是把一个10kV分线损分析对象添加到了分线中,与此同时,把相关资料添加到了分压的10kV分压中。由于四分线损管理方法具有一样的线损率计算公式,创建一个固定线损率计算模型,制定了一个通用的公式:线损率。式中ΔP%代表的是线损率,供电量和用电量选用德是收集的系统抄表数。
(2)采集线损可视化成果展示。传统的采集线损的显示方式是以采集系统的数据为基础,对线损进行计算和总结。以营配调数据为基础,通过GIS系统平台,能够将展示线路或者台区的线损可视化的展示出来。在电网GIS系统平台中,根据配网设备的ID直接连接营销SG186系统中的电网设备,接着通过采集系统得到目前线路或台区的线损数据。可视化成果的展示技术对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直接客观的分析数据有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对历史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数据的规律和用户的用电趋势。
1.2线损影响因素的分析
电网设备变动对线损影响:在线损计算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建立线损模型,线损模型其实就是对各个计量设备之间的组织关系进行描述。基于采集系统的线损计算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建线损分析对象,二是计算线损率。电网设备的变动将对线损分析对象和系统计算线损率产生影响。实际生产中电网设备的变动比较的频繁,主要发生在线路改迁、故障抢修等。营配调数据贯通实现各系统同步异动机制,电网设备的变动将及时的同步更新到SG186系统中。实现营配调数据贯通,用电采集系统将通过SG186直接使用贯通后的电网GIS平台的设备拓扑关系和PMS系统的设备台账信息,实现电网设备变动直接体现到采集线损计算中,避免设备变动对线损产生影响。
1.3营配调贯通的线损实用化管理
(1)实现线损分析的及时性。通过电网 GIS 平台、SG186 系统数据的贯通,可以实现电网设备拓扑关系和台账信息的联动,从而避免设备异动对线损分析的影响。
(2)可视化成果展示。通过电网 GIS 平台的电网数据资源,再综合用电情况收集资源数据,可以明确直接的反应了线损的线性趋势。
(3)线损与营配调贯通相辅相成。利用线损波动检测方法,对达标的考核台区线损进行检测,及时的查出偷电、窃电、设备事故、工程施工等异常用电情况,企业可以及时处置管理。
1.4线损管理在营配调一体化的实际应用
(1)数据采集和校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每天自动采集台区的配电变压器总表和所有用户表的昨日示数,经数据库后台自动校核采集到的示数是否有效,如示数下降、示数飞走等,对于校核通过的用户计算每日的电量。
(2)线损率计算和统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根据每天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同步过来的基础信息,主要包括台区、配电变压器、用户、计量点、户变关系等刷新台区考核单元,并在数据库后台计算出每个台区的日供电量、售电量和线损率,从而可以统计各地区的台区线损率分布情况。
(3)在线智能诊断。全面分析台区线损异常的所有可能原因及其表现特征,并将其划分为若干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科学合理的台区线损管控指标体系,从采集类、户变类、计量类、违约用电窃电类、设备管理类五个方面建立和量化台区线损管控指标体系,建立典型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库。
2.营配贯通台区线损异常数据治理措施
2.1加强对营配贯通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电力企业中应始终贯彻落实营配贯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成立营配贯通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企业负责人作为营配贯通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宏观指导生产、销售、检查部门紧密协同。建立健全营配贯通工作制度,明确生产、销售各部门在营配贯通工作上的分工职责。建立营配贯通数据质量定期通报制度,每周、每月、每半年、每年进行通报,加强营配贯通数据质量考核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2提高营配数据的管理水平
首先,要明确:客户减去客户以及供电点,就等于电源点和供电点减去计量点与变压器,最终得出变压器的对应联系,对于公变对应,使用实体形式的变压器,并将其当作营配资源的联系集成点,将设备自身的信息记录到PMS以及电网当中的GIS平台内,对其进行管理维护工作,同时对这些设备的档案进行建立,对于配电网络和销售网络当中的变压器、变压器以及计量点之间的对应联系进行设置,对于低电压的客户,就要使用接入点这一基本概念,对接入点实施虚拟标号,例如,划分到一个区域的小区,其表箱进行集中设置,在对接入点进行设置时,提出的要求是将楼道当作单元,我国的农村在地区,表箱的安装呈现出分散状态,那么,根据将分支杆当作最小的单位,表箱资源根据具体的实物进行分配,将其当作销售以及生产制作的低压衔接点。
2.3做好数据的集成
(1)增量数据交互,当前我国居民用电量明显上升,营配数据的增量数据变化大,需进行增量数据的动态管理,对于低压用户新装、扩容、变更流程,需要进行业务流程的改造。(2)业务流程的管理,系统化梳理生产、营销设计的数据流程,必要时增加地理信息维护环节,增加数目变更业务,包括公变新装、10kV线路投运、高低压线路割接拆除、营销低压单户新装、小区新装、营销单户低压新装、10kV用户新装等,适合业务的变化。(3)大力推行无纸化,基于营配贯通,建立数据融合业务平台,增加低压营配关系维护流程、低压用户营配关系维护流程、公变营配关系维护流程、低压业扩、销户(不拆表箱)资料告知流程,实现预警、统计查询、流程化管控。
2.4建立常态化的线损分析工作机制,加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
通过台区变压器相关参数,比对同类型、同台区的过往线损数据,测算出每个台区的合理(理论)线损指标值。分析台区实际线损和合理指标值差异。认真查找配变台区高线损的具体原因。从而解决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跨专业等不足,挖掘内部线损管理潜力,实现台区线损的合理有效管理。
2.5加强现场检查
必须重视现场设备与线路的检查,具体需要检查的项目包括:关口考核表、逻辑地址、接线等。实际检查过程中当发现接线问题,逻辑地址出错时则需要处理终端,如果发现现场TA倍率和系统之间存在差异,就有必要按照公式来估算线损。通过判断线损估算来深入分析负线损出现的原因,如果是由于同系统TA倍率不一致,则有必要在系统内部修改TA倍率
2.6加强系统维护
深入核查营销与公用变压器能否处于正确、合理的对应状态,出现差异时有必要维护,同时,也要检查台区的关键信息。重点关注台区内有无采集缺失现象,有必要优化、整改采集装置,再依照线损计算公式来对应提供精准数据.
3.结束语
营配贯通台区线损异常数据治理工作处理起来比较棘手,通过加强对营配贯通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数据治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解决台区线损异常数据治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锐.营配贯通台区线损异常数据治理方法分析[J].低碳世界,2017(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