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计量测试检定所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能作为基础能源供应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保证电能在计量上的准确性,加强对电能表计量工作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有利于贸易结算,保证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公平公正性。本文立足于实际,对目前在电能表检定周期内超差出现的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根据具体产生的问题从监督管理和监测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确保用电计量和电费结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以此来减少企业经济损失,维护居民切身利益。
关键词:电能表;检定周期内超差;原因分析;对策
1 引言
电能表是进行电力使用情况计量的的主要器具之一,对整个商贸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它涉及到消费者和供电企业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需要切实加强对电能表的检定和监督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标准来实施,对贸易结算的电能表进行强制检定,综合采用各种途径,从监督管理和检测方法等方面来进行电能表检定和监督工作,以实现规范电能使用的目的。
2 电能表检定周期内超差的原因
在电能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能表检定周期内电能表失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电能表质量问题。在国电公司所作的电表调查活动中,根据统计结果可知,电能表的产品质量会降低电表合格率。技术监督局也表示许多厂家在电能表生产时的材料选择上有问题。国家规定的材料是五类磁钢,因为这种磁钢的性能很稳定,不容易出现失磁状况,能够保证电能表的长期稳定运行。但市场上很多电能表生产厂家为了尽可能压缩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选择稀土磁钢或者三类磁钢,用来进行电能表生产,虽然前期安装误差很小,基本检定合格,但长时间进行工作后,阻力距会逐渐减低,从而出现正误差超差现象,即使电能表越走越慢。电能表进行质量检测后投入使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感应式的电能表通常采用转动机械装置,轴承内的润滑油挥发殆尽,很容易使齿轮产生磨损问题,转动杆同心度降低,误差增大。机械摩擦力矩上升,使电能表的运行出现问题,若使用的电量负荷较小,电表会停止运转。还有的厂家会利用聚乙烯代替ABS塑料,因为此种材料的成本更低,但是它的材料属性不耐高温,并且很容易老化,利用这种材料进行电能表生产,很容易产生电表计量误差。市场上有些厂家因为没有做好表罩的密封工作,致使灰尘渗透进机械转动摩擦部位,产生较大阻碍,会导致电表的计量出现误差,当用电负荷小时也会停止转动。
第二,电能表使用环境的影响。电能表检定合格后进行安装使用,因为电能表的安装环境较为复杂,在投入使用过程中,也很容易受到其他外在环境的干扰,使电能表的功能遭到环境破坏而产生计量超差问题。最好在电能表的外部装上表箱保护,减少周围环境对电能表产生的干扰的影响。除此之外,电能表很容易在前期安装运输过程中,因为振动和碰撞,或者因位置放置不当等外部环境因素使电能表质量出现问题,引发电力计量后续失准现象。因此,在整个安装运输过程中,应做好电能表保护工作,轻拿轻放,减少碰损。因为电能表的内部设备较精细,零件很小,很容易因为振动和碰撞而导致转盘设备的松弛和脱落,从而影响电能表的使用性能。电能表还极易受环境影响产生轴承中顶针的弯曲和变形问题,因此需要合理把控电能表的安装环节和使用时限,控制电能表各方面影响要素。
第三,受人为因素影响。由于缺少监管,一些人会违反用电法规,人为地降低电表计量误差,任意干扰电表数据记录,导致电能表检定周期内出现超差问题。例如一些个体经营户为节省电费,随意乱接电阻,对电表进行拆封,私自调动零件,这些行为不仅很容易影响电能表的正常使用功能,而且在用电安全方面造成了巨大的隐患,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3 解决方法
为解决电能表检定周期内的超差,需要电力企业自身和社会、国家不同层面做好应对策略,共同参与用电安全和准确的维护工作。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共同监管市场的电表超差问题。
3.1 严格进行市场监督和管理,杜绝劣质电表流入到市场进行使用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电能表销售厂家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零售商的电能表材料选择上和技术加工上符合规范,加强对电表生产商的工作监督。电表采购人员应该重视电能表的质量问题,不因便宜而选购劣质电能表。对于即将要进入市场交易的新表,计量部门应该严格把关,做好检定工作,保证电表的各方面要求都能符合检定规程要求,对厂商的电表进行一定数量的抽查检验,不合格产品应该退回,以此来杜绝质量问题的产生。
3.2 按照要求进行首次强检
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电能表最终都会投入到用户手中进行使用。因此对电表进行首次强检,保证质量合格后再投放到市场进行使用,这一道关卡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电能表的质量,能够有效减少其在检定周期内的超差问题概率,能从源头上减少劣质电能表的使用。计量检定人员应该认真落实好工作,利用相关计量检定规程要求,依据法定检定规程对电能表的使用性能做检定,严格把关电能表的质量。
3.3 将校准电能表误差调试到最小范围
电能表生产企业在生产时,应该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将电能表的误差范围控制到最小,以此来缓解超差失准问题。对2.0级的单项电能表应将误差范围控制在1.0内,虽然误差为1.9没有超差,但不符合最小超差标准。此外,技术人员在对电表进行安装和检定工作后,应该做好表盖安装,拧紧螺丝,避免松动,防止灰尘渗透到电表设备内部而产生计量超差问题。
3.4 加强市场计量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体系。
电力企业应在内部做好监督检查体系建设,配备专门监督管理人员对电表使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抽查,跟踪调查。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工作来规范电能表的使用情况。检定电能表工作性能和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电能表能够正常运行。应该制定用电方面的法律法规,普及大众用电安全常识,对企业和个人违规使用电力的情况进行惩罚和教育。国家和企业应该加强沟通,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共同监管整个市场的电力使用情况,保障电力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协调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保障居民日常用电和工业生产用电,促进社会的发展。
4 结语
电力能源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之一,在现阶段人们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中有重要价值。但市场上相关电力使用标准还不完善,由于电能表本身质量问题和人们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很容易出现电能表检定周期内超差现象,影响企业和用户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做好规范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邵丕彦,于宁. 浅谈电能表检定周期内超差原因分析与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00(024):78-78.
[2] 张世清. 电能表检定周期内超差原因分析与对策分析[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190-00190.
[3] 侯倬. 浅析电能表检定周期内超差原因及控制措施[J]. 信息通信,2017,000(011):266-267.
[4] 蓝禄寿. 测量设备在检定周期内超差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000(023):1-5.
[5] 孙明哲,杨健宁,高焕义. 电能表在检定周期内失准的原因[J]. 品牌与标准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