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农田灌溉是其重要功能。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田灌溉是用水量最大的一个工作环节。在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中,生产模式比较粗放,灌溉节水意识较差,直接导致农田灌溉浪费了很多水资源,而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较低,灌溉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需要结合当前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有效措施
1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必要性
1.1 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必然需求
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农业生产用水的及时供应,农作物生长用水的供应工作中缺少科学性或者由于灌溉用水量控制不当,都会导致灌溉供水超过正常范围,造成田间积水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农田水利灌溉又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保障我国农业生产中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
1.2打造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需求
当前全球能源危机的形势异常严峻,我国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因此努力把我国社会建设成为节约型社会是必然趋势。而农业生产过程中也要重视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但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过于粗犷,导致许多农民的节约意识不强,特别是在农田水利灌溉工作方面无有效的技术指导,大范围存在灌溉效率低下的现象,最终导致我国的水资源浪费严重。此外,农田水利灌溉开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灌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并未得到规范操作,使其使用寿命明显缩短,导致农田灌溉的成本有所增加。因此,重视农田水利灌溉的科学管理,减少农田水利灌溉带来的水资源浪费,对于打造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促进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要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要重视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我国必须要转变农业经济结构,在农田水利灌溉方面也要重视现代化技术和科学化发展,确保灌溉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转型发展。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可以通过农田水利灌溉的优化改革来促进农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而有效提升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此外,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
2我国目前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1)水利灌溉工程设施建设与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确保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发展完善,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水利灌溉工作,提升灌溉质量。然而,从我国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发展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工程建设资金不到位、工程建设与灌溉技术不完全配套等,使灌溉技术不能得到有效应用,灌溉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工业与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大于农业发展速度,且相关政策也一定程度上向工业发展方向所倾斜,这也导致工业难以为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提供资金补充与支持。
2)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一项需要长期发挥作用的工程,期间针对工程的管护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工程本身在运行时获得的经济收益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实际工程运行维护与管理对资金的需求,从而对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最终对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提升也带来不利影响。
2.2缺乏完善的水利灌溉管理体系
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提升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但从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现状来看,依然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成为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够细化,管理计划可行性不强,难以对水利灌溉管理提供良好的指导,针对水库建设质量、灌溉渠道畅通性以及灌溉效率等方面的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最新的水利灌溉技术进入不足,最终导致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2.3农田水利灌溉监管力度薄弱
当前,针对农田水利灌溉依然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不合格,限制了实际灌溉功能的发挥;缺乏长期的农田灌溉规划,实际灌溉方式较为粗放,缺乏规范化管理,给农作物的稳定生长带来了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提高
3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加强资金投入,强化灌溉体制改革
要想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就要解决当前农田水利灌溉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改革,结合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制定出一套更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为灌溉工作的进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同时,为了进一步突破当前水利工程设施存在的不足,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国家要适当加强经济补贴,当地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多方面增加融资渠道,筹集更多的社会资金,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
3.2加强宣传力度,普及节水灌溉措施
传统的粗放型农田水利灌溉方式已难以契合我国社会当前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重视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普及节水灌溉措施。在了解当地农田灌溉现状的基础上,借助广播、报纸等形式进行节水灌溉宣传。考虑到大多数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村干部可以挨家挨户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使农民认识到粗放式灌溉存在的不足,并指导农民合理利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进行节水灌溉。这不仅能够提升灌溉质量,也会降低农民的灌溉成本,提高经济收益。此外,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在广大农村地区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节水灌溉工程,借助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和手段,着力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
3.3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引进先进灌溉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各领域均应增强科学技术的应用。由于农业生产需水量较大,需要不断地改进水利灌溉技术,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不断地从先进发达的农业国和地区引进更好的灌溉技术,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灌溉技术水平和灌溉质量。同时,政府部门还应重视水利灌溉技术的研发工作,努力将各种先进科技手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有效监测水利灌溉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资源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4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应重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利用定价的方式加强农民对水资源价值的认识,促使农民能够自觉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对积极贯彻节约用水政策的农户,应当给予相应奖励,进行水价补贴,增强农民群众的整体节约用水意识,有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
3.5明确水利管理单位供水与节水的双重职责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在地域上存在很大的差别,而农作物的生长会因供水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因此,水利管理单位必须对水资源进行更加合理地调配,使之得到更为优化的配置。在此基础上制定供水设计方案,加强水利灌溉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施,更大程度上满足农业发展对供水的需求。此外,水利管理单位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监督,承担起节水方面相应的责任。
结语:
在农田水利灌溉中,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更好的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提高农作物得产量和质量。因此,需要提高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视程度,针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培旭.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甘肃农业,2017,(22):58-59.
[2]刘彦飞.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效率的重要作用和意义[J].科学与财富,2017,(19):231.
[3]王丽平,李有宝.浅谈农田水利灌溉面临问题及解决措施[J].水能经济,2017,(7):192-193.
[4]王志强.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7(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