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纬测绘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200
摘要: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中,各行业领域都开始尝试应用高新科技,不动产测量也开始应用先进的GPS技术,该项测量技术的应用优势显著,可以防止传统测量方式的弊端,应用普及率非常高。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GPS技术在不动产测量中的应用,希望可以全面提升不动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GPS技术;不动产测量;应用价值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测量测绘工程也开始应用现代化技术。GPS技术属于新型测绘技术,能够提升测量测绘工程的精准度,尤其是不动产测量,在应用GPS技术时,可以保障不动产测量的质量与准确性。
1、GPS技术的系统构成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GPS技术的实践应用效果反馈良好。GPS技术属于全球定位系统,在应用该项技术时,可以获得导航卫星的支持与影响,准确定位不同地点的坐标位置。在构建和应用GPS系统时,基本组成主要包括GPS用户设备、监测站、注入站、GPS卫星,在应用GPS卫星功能时,可以确保定位坐标的准确性,并且属于全球定位系统中的核心组成。此外,在联合分析具体情况时,注入站、主控站和监测站的应用功能多为控制和监测卫星。GPS系统也是地面重要支持系统,属于卫星发射的重要信息数据。通过调查和研究实际情况可知,我国北斗双星系统也可以实现准确定位,该系统多应用于军事领域,在未来发展中,可以尝试应用到民用服务中。
2、GPS技术在不动产测量中的应用优势
GPS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且技术自身的应用优势非常强大。在应用期间,整体呈现出的效果良好。联合分析GPS技术在不动产测量中的应用可知,该项技术不仅能够确保定位的精准度,还能够缩短定位时间,整个操作时间比较短。第一,在操作期间,必须合理应用GPS技术,以此确保定位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按照调研结果可知,GPS技术的精准度非常高,在50000m范围内,自身定位精度可以达到8cm的精度,此外,技术实践中可以扩大定位范围,整体定位水平比较高,在不动产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显著。第二,在应用GPS技术时,可以确保定位的准确性,还能够缩短观测时间,以此提升定位效率,保障定位有效性与准确性。在操作执行期间,采用静态观测方式时,将观测时间限定在1min以内。当缩小观测范围后,会相应减少观测时间,因此GPS技术在应用实践中的效率高。第三,GPS技术应用期间,可以简化定位实现过程,且观测人员在开展操作时,可以通过GPS接收器实现定位。将GPS技术落实到具体观测实践中,既可以提升定位便捷性,还能够确保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减少不动产测量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全面提升测量效率。
3、GPS技术在不动产测量中的应用
3.1控制测量
通过GPS技术开展控制测量时,系统组成包含数据处理软件和接收机,通过快速动态定位方式进行测量。测量变更起点设置为A级控制点。为了确保GPS或全站仪准确测量界址点与碎部点,在选择观测点时,按照测量规范的相关要求,控制点周边的15°垂直角度上空不能出现水面和障碍物,观测点还应当远离其他干扰源,例如发射台、高压线路和电台等。在内业计算书,需要应用随机软件控制平差,以数据文件形式存储成果,便于后期调用和参考。在选择站址时,应当避免GPS信号传输误差,所应用的测量仪内部装设抑制板与增益电线,能够有效抑制高度角反射波,角度一般为15°。同时可以削弱多路径误差。
3.2碎部测量
第一,在开阔区域选择界址点,也可以在建筑房角和墙角位置选择界址点。第二,当建筑高度比较高,或者存在隐蔽性特点时,在选择界址点和碎部点时,应当应用RTK测设图根点,之后应用全站仪进行量测。第三,针对四角部位和高隐蔽部位,可以按照其他点位的几何关系,合理选择界址点和碎部点。
3.3数据处理
完成数据采集后,应当及时对数据信息开展内业处理。通过全站仪的通信软件,将数据信息下载到计算机端,之后通过计算机端,将数据转化为*.DAT 格式,做好存储与记录工作。通过成图软件,可以展绘各碎部点,同时按照预设编码和草图,初步绘制图纸,加载所有不动产要素,以此保证图形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在完成上述工作与操作之后,按照标准要求生成具备比例尺的类型成果图纸,为后续建立数据库提供重要条件。
3.4编译数字和创建系统
完成图纸绘制之后,必须开展内业复查。按照调查表内容,应用计算机设备审核相关数据,采用审核判断方式,明确处理不当和漏测问题,采用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审核内容包括建筑高度、建筑结构、道路位置名称和河流位置名称。审核通过合格后,可以自动生成界址线、界址点等成果,提交到上级部门进行审查。
3.5精度控制
第一,基准站控制。确保测量区域和基准站的平坦度;测量区域内不能存在障碍物,避免对卫星信号接收造成影响。测量区域周边无电磁波辐射源。只有全面满足上述要求,才能够确保信号接收效果,进一步提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架设基准站时,也应当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当基准站距离比较远时,则应当设置在平坦且高度较大的位置,注重远离构筑物,避免影响数据链通讯。
第二,流动站控制。完成基准站设置之后,应当明确流动站的位置。在设置流动站时,选择开阔平坦位置,防止其他构筑物对流动站信号接收效果产生影响。满足卫星信号的接收要求,为测量作业奠定良好基础。流动站和基准站的间距大小,会影响测量精度效果,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二者的间距。在主机上高度集成接收装置与数据链,通过应用高增益天线装置,可以确保通信体系的稳固性。在应用期间,为了确保作业半径,应当在较高位置设置天线设施,避免受到周边构筑物的干扰影响。
3.6优化设不动产控制网
第一,在优化设计不动产控制网时,应当联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设计网形,安排部署不同时段。在操作执行期间,为了加强不动产控制测量的准确性,还应当科学规划和设计网形。在实践中无法处理上述问题时,则会导致网形点误差值不均匀,对网络分布造成影响。
第二,联合实际情况,确保平面控制点愤怒的合理性。通过实际调研控制,网形测量区域内包含四个象限,在已知象限基础上,准确测量其余点区域位置,以此确保定位准确性。在操作期间,应当注重定位准确性与已知点数量的关联性。当已知点数量为3个,未知点数量为1个时,在定位期间可以提升准确度。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为了确保GPS技术测量定位的准确性,应当确保平面控制点分布的合理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不动产测量中应用GPS技术,可以确保整个测量工程的有效开展,提升不同测量环节的效率。此外,在实践中应用科学措施,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此确保测量定位的准确性,为不动产测量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萧雁宾.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应用的探讨实践思考[J].智能城市,2019,5(14):93-94.
[2]陈鹏.数字化测绘技术在不动产测量工程中的应用关键要点[J].智能城市,2019,5(13):119-120.
[3]黄益波,杨海燕,周永寿,马连杰.探究不动产测量中的现代化测绘技术应用框架构建[J].智能城市,2019,5(12):66-67.
[4]傅宇.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面积测绘中的应用研究——以GPS技术为例[J].浙江国土资源,2018,28(06):44-46.
[5]段隆辉.试析现代测绘技术在不动产测量工作中的运用及精度控制方法[J].现代信息科技,2018,2(0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