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防渗漏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郑滨
[导读] 摘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基底部分,地下室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能保证整个建筑基部结构的耐久性。
        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基底部分,地下室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能保证整个建筑基部结构的耐久性。因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修筑在含水土层内,土层内的水极易渗入建筑内部,破坏装饰成品、影响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为此,必须重视地下室工程防渗漏,从设计上优化防水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把控好质量,杜绝地下室工程渗漏水。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防渗漏
        1.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渗漏原因分析
        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渗漏水现象非常普遍,易发生渗漏的部位主要为:地下室底板、地下室侧壁、后浇带、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其原因包括设计方案缺陷和施工管控不力两个方面。
        1.1设计方案缺陷
        1.1.1防水方案不合理
        在进行防水设计时,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等来确定建筑物各部位的防水等级,然后根据防水等级、防水层耐用年限选用防水材料和进行构造设计。设计防水等级过低、不满足结构使用环境下的防水需求会导致建筑防水不足或无效,防水材料和设计构造不适应结构的使用环境则会大大降低防水功能的持续时间,影响其耐久性。
        1.1.2特殊部位设计不充分
        在合理的防水方案下,防水层和设计构造可以稳定并持久地发挥防水功能,但是在一些特殊部位,如不采取更充分的改进、提升措施,渗漏水缺陷非常容易出现。如后浇带、施工缝等部位,涉及到先后浇筑砼的冷接,接缝两侧砼无法发生化学反应,仅靠后浇砼与先成型结构粘结,结构的“缝”是切实存在的,并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承受荷载、结构变形,“缝”会被逐渐放大;再如管道穿墙或其他设施穿墙等部位,靠砼与铁质或者其他材质设施粘结,粘结处也相对薄弱,且在后期建筑使用过程中,不同材料的热膨胀幅度不同,会导致该薄弱被逐渐放大。如果这些部位存在于临水结构中,而设计又未针对该部位采取充分的改进、提升措施,建筑防水功能的有效性及耐久性将难以保证。
        1.2施工管控不力
        1.2.1材料品质把控不过关
        各类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资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品质把控不过关、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可能符合标准。砼原材料、配合比或添加剂使用不当,会影响砼碱骨料反应、影响砼成型效果,导致砼内孔隙过大或形成裂缝,增加结构渗漏水的风险;防水材料的品质决定了其抗渗能力、延伸率、耐候性、耐温度等性能,优质的防水材料可以保证其与结构的协同作用,为建筑的整体不透水保驾护航,而劣质的防水材料只会导致防水失效或失去耐久性。
        1.2.2施工过程管控不到位
        高标准管控出高质量产品,而施工过程中的管控不到位则是失败的管理,将增加质量风险、导致质量目标的失败。结构施工过程管控不到位,如砼浇筑不连续使结构出现冷缝、砼振捣不充分使成型结构不密实或出现孔洞、堆载不合理导致结构出现裂缝等,均会影响结构质量,增加结构渗漏水的风险;防水施工过程管控不到位,如基层未处理好便盲目组织防水施工、防水施工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加强部位未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后置工序破坏防水后未整改便实施隐蔽等,均会影响防水的质量,使防水失效或失去耐久性,威胁建筑的整体不透水性。
        2.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防渗漏措施
        建筑工程建设是一种低端行业,在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中浇筑砼,而且动辄便是在上万平方米的场地上同时组织各专业工序作业,没有恒温厂房、车间加工的细腻与高精度;顺利组织各类资源、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实施各部位施工已属不易,如何保证整个地下室工程全部位、无死角、长周期不出现渗漏水现象,对所有建设参与方来说都是一大挑战。


        根据上文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渗漏水原因的分析,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地下室工程不出现严重的渗漏水问题。一是防水方案的合理性,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环境,防水等级、防水材料与构造等的设计必须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同时需考虑施工现场环境,保证设计方案可以实施与实现;二是特殊部位的设计补充,针对后浇带、施工缝、管道穿墙等部位,必须肯定其防渗漏水的薄弱性及其后期使用过程中变弱的发展性,应同时采取结构加强和防水层加强的方式,为这些部位补充改进的、提升的设计措施;三是严格把控材料品质,主体方面重点把控砼各项原材料和添加剂的合理性,防水材料方面重点核查选定品牌的抗渗、延伸率、耐候性、耐温度等性能及到场材料的品质,保证结构成型好、防水层稳定有效;四是加强施工过程管控,主体施工方面主要是监督特殊部位的加强措施按要求实施、保证砼浇筑连续、砼振捣合理等,防水施工方面主要是监督基层按要求处理、薄弱部位按要求加强、防水保护层按要求实施、后置工序不破坏防水层等,保证主体结构与防水层的质量,共同保证建筑的整体不透水性。
        3.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防渗漏优化处理技术
        笔者结合多个项目经验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优化处理技术,减少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渗漏水的风险。
        3.1底板释放水浮力法疏排水技术
        该技术是指在常规结构做法的土层与底板垫层之间增设约400厚的碎石疏水层,碎石与土之间采用土工布相隔,碎石与垫层之间采用聚乙烯保护膜相隔,在碎石层厚度范围内埋设塑料防护网包裹的管壁开洞的塑料盲沟管通向集水井有序排水的一种疏排水做法。
        采用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地下室底板下的地下水位,垫层及底板无迎水压力,变硬防水为引导疏排水,避免底板结构渗漏水的出现。
        3.2底板面疏水层疏排水技术
        该技术是指在结构底板面上铺设50~80厚的碎石疏水层或18厚的高密度聚乙烯排水板,再铺设聚乙烯保护膜、布置钢筋网片、浇筑细石砼,然后再做底板装饰面层的做法。
        地下水位高的地下室工程特别是沿海工程,即使施工过程中加强管控也很难保证底板结构不出现渗漏,且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底板的防水性能将受到持续的挑战。底板结构上通常有找平层,渗漏水通过找平层蔓延至装饰面层时,由于无法找到底板结构渗漏点,维修工作很难开展。采用该技术在底板结构与找平层之间增加一道疏排水层,即使局部结构发生了渗漏,少量的水也可以随时排至集水井,不至破坏装饰面层及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
        3.3侧壁联合基坑止水帷幕止防水技术
        该技术是指利用基坑止水帷幕的截水、止水功能及地下室侧壁结构与防水构造的防水功能,在底板标高及基坑支护冠梁标高增设砼结构及防水构造,将地下室侧壁与基坑支护系统连接成整体共同止防水的一种做法。
        通常基坑工程中均会设置止水帷幕来截断水层,阻止基坑外的水蔓延到基坑内,均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在实施前策划采用地下室侧壁联合基坑止水帷幕止防水技术,止水帷幕施工过程中加强控制、及时修补局部质量缺陷;地下室侧壁结构及防水构造按照规范要求同常规做法实施。地下室侧壁与基坑支护系统连接成的整体达到了止水和防水的双重效果,能极大地降低地下室侧壁结构渗漏水的风险。
        结束语
        总之,地下室工程渗漏是房屋建筑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且修复困难,渗漏的发生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给人民的生活带来麻烦,同时也会给参与建设的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过程中,应开展详细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确保防水等级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保证品质。同时,地下室工程防渗漏工作的开展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优化措施,树立坚决防渗漏、杜绝渗漏点的态度,以预防为主,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最大程度降低渗漏风险,保证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及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刘鹏云.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与渗漏管理[J].门窗,2019.
        [2]吴云传.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灌浆治理技术解析[J].江西建材,2019.
        [3]林育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渗漏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