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问题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林锋
[导读]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元素之一。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335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元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推动工业化生产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使得我国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由于工业生产的不断增长,其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的排放量逐渐增加,为城市水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同时也为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出了更多的难题。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城市当中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当前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原理,最后结合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问题研究;解决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日渐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迅猛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加大了水资源的使用率。然而,水资源开发的强度越来越大,已经严重超出城市水资源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水资源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导致水质下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也有了新的追求,对生活环境、水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强,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急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缓解水环境修复的问题,这也是提高水质的有效方法。
        一、当前我国城市水环境的污染因素
        (一)农业科技化种植带来的污染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已经逐步向新农业转变。一些先进的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但是还有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劳作方式一般都靠人力和手动工具,这对于水生态环境影响还是很小的。相对于传统农业,新农业对现代的水生态环境影响就比较大了。新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化肥、农药,机械作业过程中渗漏的石油等等严重损害了水环境的生态平衡[1]。而一些郊区的农业生产也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用品,这些含有化学成分的农业用品的污染物也严重破坏了土壤成分,使土壤土质退化、土壤被腐蚀,这也是导致城市水质下降受污染的原因,城市的水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二)工业废水的流入造成的污染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一些工厂的兴起,工业用水量不断加大,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大量汇入河道,而这些废水的排放量超出了河道本身的净化能力,使得城市的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和破坏[2]。同时,人口的增加也加剧城市水环境污染的速度。
        (三)城市河道沉积物引起的污染
        城市用水一般都是取自附近的河道,而河道本身的污染可以靠自净来化解。一到降雨的季节,雨水径流就会引起河道面被污染。这是因为每当雨水降落时,会把河道周边的路面以及道路上的沉积物冲进河道里面,河道两侧的垃圾也会被雨水冲进河道,河道附近两侧有植被的可以保护和防止被雨水冲走,而没有植被的地面则会受到严重的冲刷,这些堆积下来的垃圾全部都冲进了河道里,最后全部沉积到河道里,加重了城市河道的污染。污染物含量的多少受植被的多少、污染物分布情况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所以,在河道两侧多种一些植被可以有效的减轻河道污染[3]。
        二、城市水环境修复技术
        城市水环境修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依据大自然的自身规律,水生态环境在其自然法则里自我修复的一种能力。在水生态自我修复的同时,人们还可以遵循大自然的生态法则,人为的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帮助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通过借助外力的帮助,使水生态系统重建,水体的自净能力不断强化,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4]
        目前我国所应用的城市水环境修复技术主要包括:
        人工增氧技术。通过怎样设备来增强水体溶解氧,能够有效急速水体和底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通常会使用固定式的充氧设备和移动式充氧设备这两种,既可以实现空气的补充,也可以实现纯氧曝气,对水环境的修复效果较好。但由于需要耗费能源进行动力驱动,对于相对较为封闭的水体作用较小。
        生态滤床技术。其是属于城市用于水环境修复的人工绿地建造技术,是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主要是由集水管、动力设备、水生植物、复合微生物、生物填料构成。其具有良好的成本低、能耗低等优点,但管道容易受到污染物堵塞。
        生物膜净化技术。其是属于一种利用植物性生物膜为载体的新技术,是属于生物修复技术的一种,利用微生物进行填料附着和载体繁殖的作用来实现水体净化。其具备较高的抗污染和抗侵蚀作用,繁殖力较高且净化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水生植物的种植和栽培,通过呼吸作用和降解作用实现对污染物的降解和消除,起到水质净化的效果,尤其目前所研制和应用的水生植物能够吸收大量的氮磷元素,并通过富集去消除水肿的营养盐,起到净化作用。其技术成本较低且具有很好的美观性,但周期较长,同时需要配以其它设施。
        底泥生物氧化技术。城市的水环境是属于开放性系统,水体流动或受到潮汐影响,水体底部往往会积累下很多污染物。底泥生物是利用很多量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生长因子共同组成的氧化配方实现底泥氧化,利用硝化和反硝化原理去除底泥和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达到污染物分解和消除的目的。
        生物多样性调控技术。其是通过人工干预受损水体生物群落数量与结构的原理来进行藻类生长的控制,将游离细菌、浮游藻类和有机碎屑等进行摄取后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实现生态水环境的修复效果。
        三、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的问题
        (一)污水处理技术研发探讨
        当前,随着工业生产尤其是化工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城市和周边环境的水环境污染越发严重,国家和政府对此也极为重视,但就实际情况来说,城市的污水处理标准随着不同污染成分的越发复杂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依据水中污染物的不同性质和无数量来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但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由于现代工业技术和新材料的开发,很多污水成分极为复杂,污水中不同元素之间还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而现代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速度明显无法跟上污染物性质的变化,由此也导致处理技术的研发越发困难。致使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一度陷入被动[5]。
        (二)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
        对于城市当中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管理极为重要,其决定了水环境生态修复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虽然我国积极进行污染的治理,并明确规定了污水排放的标准,但很多企业由于其过度重视对经济利润的追求而忽视了污水排放标准的检测,很多城市的污水排放达不到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此外,对于污水排放和水环境生态修复也表现出了严重缺乏有效监督管理的情况,在整体管理上较为混乱,对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在加上一些管理监督人员和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专业素养的不足,使得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工作产生了滞后[6]。
        四、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策略建议
        (一)借助先进技术经验实现城市污水疏导与利用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城市水环境中已经有超过60%的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污染。对于水环境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已经迫在眉睫。不同城市的建设发展也会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可以通过各个城市的实际规划建设设计思路进行城市污水的疏导和利用。例如,可以在城市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发展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利用“海绵城市”技术进行城市水环境的生态修复,一方面,借助城市道路、绿化设施进行雨水等水资源的收集和循环利用,另一方面,通过不同排水管道进行污水的疏导和净化处理,达到最低可利用标准,实现污水的治理和水环境生态修复。
        (二)依靠生态保护设施开发生态绿地实现生态修复
        现代城市发展都有其不同的发展特点,一个城市的绿化建设是最能展现这个城市的现代化发展特点的。而城市的整体特色发展不单单需要绿色植被的建设,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来进行建设。在开展绿色植被基础建设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历史文明、文化内涵,在遵循生态环境生存法则的基础上开展绿色植被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设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之前,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设计中加入相应的人文雕塑,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在整个基础设施设计中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比如公园、公交站点等等。同时,在设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时,也要考虑空间布局和排列方式,使设施周边的环境与之相融合,整体看上去和谐优美,不显得突兀。在选择植被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变化,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植被进行建设[7]。
        (三)强化城市环境污染源监督管理加强低碳化推广
        城市的水环境生态保护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项都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有专门的监管人员来负责,这也是确保城市环境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城市的发展和绿色植被建设是同步进行的,做好城市规划,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每一项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城市污染状况,严管城市空气污染和水资源的污染,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方案,把城市环境污染指数降到最低。同时,也要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主人,像爱惜生命一样真爱环境[8]。控制环境污染,降低污染,维护城市环境。而城市的发展不仅仅靠绿色植被的基础建设,还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加强城市的绿色低碳环境建设,根据各个产业的需求,构建符合需求的绿色基础建设,促进产业的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
        (四)加强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和改进研究
        从当前我国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的问题分析中可以看出,城市水环境污染当中的污水、废水的成分较为复杂,污染物含量也多种多样,所以其水环境污水处理的标准也不相同,在处理工艺的选择上也需要具备较高的针对性。因此,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必须要依据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化学性质与污水量进行处理工艺的合理选择,重要的是要不断进行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寻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从源头上遏制城市水环境污染,如可以进行人工湿地的建设,利用湿地的生态系统中的多孔透气和胶体颗粒物理形状优势进行污水的过滤处理,实现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去除,达到净化污水、提高地下水质量的效果。或采用底泥生物氧化技术进行城市河道水体的处理和净化,也可以结合多种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城市河道水环境的生态修复。
        结束语
        城市建设很重要,而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城市建设必不可少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城市的建筑越来越多,更需要绿色基础建设,城市的生态环境良好更能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所以,加强城市的绿色植被建设,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城市发展。对于城市的绿化来讲,其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是为城市中人们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支持。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不断进行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修复,营造出高经济水平和功能完善以及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寇容川.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8):195,197.
        [2]徐明晗.生态技术在城市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v.44(03):113-115.
        [3]胡榕.城市水环境治理生物修复技术[J].智能城市,2018,4(17):128-129.
        [4]包文瑞.基于互联网的城市河流污染水体生态环境修复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01):102-106.
        [5]刘思雨.浅谈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J].科技风,2016(21):19.
        [6]石焱.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J].江西建材,2016,No.188(11):123+125.
        [7]孙桦.生态环境修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9,478(05):63-64.
        [8]王亚东.城市水生态及其环境修复综述[J].环境与发展,2018,v.30;No.144(07):196-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