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建筑业事故多发,安全形势严峻。过去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主要致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绩效。建筑业管理者作为重要的项目参与主体,其不安全行为与事故的发生直接相关。本文通过梳理管理者不安全行为相关文献,提出了建筑业管理者不安全行为的构念,建筑业管理者不安全行为的表现,以及建筑业管理者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建筑企业安全绩效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对建筑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建筑业;管理者;不安全行为。
1.引言
建筑业事故多发,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损失。美国劳动统计局数据表明,2014年美国建筑业发生874起致命性伤害事故,占全年所有行业致命性伤害事故的19%,建筑业致命性伤害事故率远远超过各行业平均水平。英国2016年建筑业十万人事故死亡率为1.37,是各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0.43),而在中国,2016年建筑业致命性伤害事故更是高达3806起。建筑业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危险的行业之一,形势严峻。
通过事故调查指出,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如何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至关重要。不安全行为的实施主体既有从事一线生产的普通员工,也有企业管理者。过去人们重点关注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研究, 轻视了对管理者行为的研究, 致使所提出的控制措施只停留在员工行为层面, 很少上升到管理者行为层面。其实, 管理者也很容易做出许多不安全行为, 研究表明,许多事故的发生都与管理者的不安全行为直接相关,并且管理者行为显著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提升管理者的不安全行为能够有效改善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揭示管理者的不安全行为对于建筑业生产事故的控制和预防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与安全管理行为不一致的是,管理者不安全行为属于个体行为,会受到来自个人、组织和群体等因素的影响。探索管理者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有助于减少管理者不安全行为,从而改善工人不安全行为和提升企业安全绩效。
2.建筑业管理者不安全行为的定义及表现
2.1 建筑业管理者不安全行为定义
人的行为是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与行业自身以及员工群体特征都有较大关系,至此不安全行为并未得到统一的概念。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非正常行为,是目前不安全行为研究中较为被普遍认可的定义。就建筑业而言,以往研究多关注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将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定义建筑工人不遵守施工纪律、违背施工方法和行为规范等导致危险隐患以及不利影响的行为。建筑业管理者的工作性质与工人不同,不直接进行项目施工,更多是指导和监督工人施工。建筑业管理者不安全行为是指因指挥失误、违章指挥等造成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理行为,通常指缺乏有效管理、监管不到位等行为表现。
2.2 建筑业管理者不安全行为表现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关于建筑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行业管理人员及主要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和《国家安全生产法》等,和分析部分建筑业重大安全事故,整理出建筑业管理者不合规的行为,通过筛选和归类,得出建筑业管理者不安全行为主要体现在设计行为、管理行为、培训行为和激励行为等方面。
(1)设计行为
设计行为主要是指管理者通过制定安全规范、安全方案、安全制度、安全政策等,为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提供指导。管理者制定这些方案和政策的初心在于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但管理者自身能力和态度等方面存在的局限使得其未设计出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如管理者在设计系统时忽略了某些重要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系统存在潜在风险。
(2)管理行为
管理行为是指管理者指导生产、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监管的和为生产提供必要条件的行为。在指导生产的过程中,管理者迫于工期和经济压力,片面追求生产效率,而忽视了安全生产,如在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的环境擅自组织开工建设,斥责因遵守安全施工守则而导致的低效生产行为。管理者未及时识别和处理现场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为其监督监管失职,此类行为往往导致系统风险的增加。管理者未为现场施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条件,同样也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如工人使用不能达到标准且在使用过程中失效的安全带,而造成了高处坠落事故。
(3)培训行为
培训行为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能之一,安全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工人对风险识别和危机处理的能力,还能提升工人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缺乏安全培训或提供不合适的安全培训都会影响工人对安全隐患的判断以及工人的行为决策。工人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较低时,他们更容易采取不安全行为。
(4)激励行为
激励行为是指管理者通过奖励或表扬等方式,对工人的安全行为进行正向激励,从而促进工人在生产中实施安全行为。工人的安全动机是其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参与安全相关活动的直接原因,管理者的激励能够激发工人积极的安全动机。缺乏这样的激励,会让工人认为自己的安全生产行为得不到管理者认可,从而挫伤其安全积极性。
3.建筑业管理者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
同建筑工人的行为相同,建筑业管理者不安全行为也是基于其个体认知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后对环境做出的反馈和选择,也就是说,管理这不安全行为是由管理者内在的认知心理因素所决定的,内在的心理认知因素又会受到个体因素、群体因素和组织因素的影响。
3.1 个体因素
影响管理者不安全行为的个体因素包括管理者的安全知识、管理能力和安全态度责任心等。
3.2 群体因素
建设项目具有多方协作的特征,管理者并不是单独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而是需要与其他管理者合作,共同参与管理。群体规范、群体压力和群体凝聚力等群体动力要素,共同构成了管理者所处群体的群体氛围。群体氛围对管理者行为产生规范效应,来自群体的社会压力使得管理者倾向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群体氛围。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也对管理者行为产生了示范效应,如果其他群体成员采取不安全行为且没有被群体排斥,甚至得到了群体的默许,管理者会认为其所在的群体是接受不安全行为的,自己在之后的工作中也可能会采取不安全行为。
3.3 组织因素
管理者对组织安全文化和安全氛围的感知,影响管理者不安全行为。
3.结语
管理者的不安全行为管理能力、指挥失误和违章指挥对达到安全生产目标至关重要。不同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不同,且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企业安全文化和领导对安全的重视是影响因素体系中的深层次影响因素,社会规范是根层次影响因素,因此在实际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抓住根本因素和重要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筑行业管理人员及主要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
(4)《国家安全生产法》
作者简介:邹国祥,男,1991.3,专科,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