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环保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孙亮亮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孙亮亮
[导读] 摘要: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
        身份证号码:41032319880106XXXX  河南新安  471800
        摘要: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现在的环保技术企业的项目管理还有一些弊端,加强环保工程项目管理,提高环保工程质量对我国环境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保工程;项目管理;重要性
        1 构造和谐社会,环保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1.1 加强环保工程项目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要想保证经济上的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注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想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人与自认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一个稳定的客观环境,同时也离不开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环境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1.2 环保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
        社会的和谐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上,同时也包括生态文明的治国理念。环境保护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的,并且以构建生态环境为宗旨,所以,环境保护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经济效益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目标,所以,有些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了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难免会忽略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生态文明是环境保护的产物,同时也是实现自然与社会和谐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治国理念。
        1.3 环保工程是保证社会稳定的根基
        和谐社会不仅要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同时也要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所以,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所有公众的参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给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不利的因素。例如,当有些环境出现污染情况时,由于污染者没有及时承担污染的责任,这就会导致污染者与被污染者之间的纠纷,情况严重的会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由此可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1.4 环保工程是优化经济环境的客观条件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经济效益不再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首要标准,为了优化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有必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暴露,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所以,为了给经济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这就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环境与经济的有效融合,“重经济轻环境”的发展策略已经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相违背,同时也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进行。由此可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为了优化经济活动的客观环境,有必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2 环保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为了降低昂贵的人力资源成本,面对点多面广、日益膨胀的环保项目,大多数环保企业采用矩阵管理模式配备项目实施人员,专业人员在项目间频繁流动,造成许多项目没有配备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对项目的质量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对于环境项目的质量管理重要性认识不清,投入不大
        为了控制整个项目的成本,很多施工单位对不注重对施工环境和环保项目质量的控制,随其发展,甚至于造成施工人员严重的职业病,对施工项目建成之后,环保方面的指数不达标,造成工程延期、成本增加等重大问题.
        2.3 质量策划流于形式
        在项目的进度、费用和质量的控制中,项目经理往往忽视了对项目质量的策划,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质量计划,实现项目质量目标所必须的过程和资源得不到保证。
        2.4 不注重培养互利的供方关系
        过分压低承包项目的中标价格,造成中标单位使用管理较差的施工队伍,使现场文明施工难以保持,成品保护措施实施不力,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由于部分项目监理费用偏低,现场派出的监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及监理所需的设施难以保证,监理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
        2.5 质量控制不严
        由于没有合理地设置质量控制点,部分过程存在失控现象。如在设备监造过程中,过多地设置文件见证点,监造人员未深入现场检查,缺少设备出厂验收环节,在安装调试后才发现存在大量缺陷。
        3 强化企业环保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3.1 建立规范的工艺流程和评审机制
        目前环保工程的工艺流程和施工规范并不标准,往往是在某一个工程实施前,组织专家进行工艺流程和施工规范的方案评审。这样的惯用操作方式容易导致工程方案的片面性,即经济性考虑太少,安全环保系数过高,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比如重金属污染土,运至固废处理中心处理,费用在2500元/t,但如果把重金属污染土参入适当比例的固化剂,凝结后作为路基填筑,处理成本是原方案的1/5,因此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案是控制环保工程投资的重要环节。
        3.2 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和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
        作为项目总承包单位,要督促各分包单位按照设计图纸说明和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要特别把好变更这一关。要有明确的变更程序和管理权限,防止令出多门及不办理变更手续擅自修改设计的现象发生。开工之前,要制订健全的技术资料收集保管制度,订出目标,明确分工,防止技术资料的散失,更要防止弄虚作假编造不实资料。
        3.3 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一旦发生质量事故,要立即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查明发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对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程度做出鉴定,并提出处理方案,经各方同意后进行处理,再行验收。对整个事故的调查处理,要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存档备查。
        3.4 建立健全监理机制
        要加强环保工程建设监理,必须制订和颁布一系列环保工程建设监理的法规,完善环保工程建设监理制,从而形成环保市场三方主体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投资,确保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
        3.5 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工作的核心是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建设监理的重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又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
        4 结束语
        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进行中环保工程的质量监管探讨,建立合理、合适的监管机制,对全面提升我国环境质量将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庆华.关于监理环境工程监理制度的思考和建议[J].江苏环境科技,2006
        [2]周山,孙涛等.建立环境工程监理制度势在必行——几起失败环境工程的启示[J].中国环境管理,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