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4
摘要:实施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适应新形势要求,是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工程项目方面的现场管理,主要是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模式,对施工管理流程进行细致缜密的划分,达到施工管理环节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从而解决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和弊端,对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成为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关键,因为施工企业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牢固把握施工现场,然而,施工现场管理中依然存在若干问题,需要采取优化管控对策。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具体的优化对策,最后简单总结了优化管理成效。
关键词:施工现场;现场管理现状;完善措施
引言
在我国即将迈入到“十四五”规划之际,经济高速发展显著效果就是带动了建筑行业步入到了快车道。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与施工现场的管理分不开的,虽然成绩斐然,但是国家与行业提倡的现场管理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以前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与行业发展速度相匹配。本文对现场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改进意见,希望能引起工程管理人员的重视。
1现场管理概念
现场管理是指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基本思想和新型管理模式,是以提供服务质量、制造优质产品顺应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和减少管理所占用资源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站在工程项目的角度,现场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一种方式。在具体的工序操作过程中,严格按规范标准、专项方案、技术交底、文明施工制度、节能降耗措施等,确保施工管理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现状分析及完善
2.1人员方面
施工管理和工序作业主要依靠的还是人,现场作业的任何环节中人是第一位。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系统性的领导思维,作业人员应该有良好的岗位素质。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受个人能力、知识结构、入场教育、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一项工作任务换成不同的人员操作,效果可能存在差别,甚至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另外,在高速发达的当今社会,施工技术日新月异,作业人员受传统思想影响和作业方式限制,接受各种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学习新技术滞后,不能够掌握新技术、新标准、新规定和新设备方面的知识。导致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无法与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要求相适应,施工过程中难免增加劳动力、浪费材料、耗费机具台班数量。造成质量返工返修、材料重复使用,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事件,违背了企业现场管理原则。“油费了,灯也没亮”,给工程项目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不说,影响了声誉,制约了企业健康发展。另外,个别企业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导致员工能力无法胜任工程项目的要求,对企业良性发展和社会资源节约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2材料方面
工程实体是靠建筑材料及成品、半成品构筑成的。建筑材料五花八门,品种众多,质量档次参差不齐。由于缺少标准的流程和规范,或者对进场材料的验收力度不严,致使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现象普遍存在,工程质量受到了严重威胁。还有,与现场管理目标相违悖,进场材料和经现场监理见证取样的材料不一致,导致大规模的返工返修或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按现场管理的要求,工程项目应优先选用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材料。一般情况下,设计单位都是按强标设计的,受施工地域、周边环境、资源分布的影响,施工中难免有选材不标准的情况。曾经一段时间内,一些施工企业仍然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材料。绝大多数禁止使用的材料都是质量不能保证、安全系数差、环保不能过关的淘汰产品。项目违规使用淘汰的材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对工程的质量、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机具方面
机具设备是间接为工程项目服务的,租赁费或使用费在工程造价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施工机具设备是保证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机械化高度发达才促进了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比如,地基工程中,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等大型机具设备联合作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基础工程任务。
举工程案例来说,某市政建筑改造项目基础工程施工中,项目部按施工组织设计中进度计划安排8台挖掘机、6台装载机和12辆自卸汽车、4台混凝土喷锚机等设备,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了2.8万方土方开挖和支护工作。此外,个别施工现场,存在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加大了机具台班,浪费了不必要的资源。工程项目只有具体到每个点、每个面、每个细节,严格按现场管理标准开展工作,才能实现“精益求精,最低成本”的效果。
2.4施工方法方面
针对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不同的项目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精准施策,对症下药。这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也是现场管理的具体体现。项目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和检查方法,开源节流。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安全隐患等常见问题进行预防和控制,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提升施工效率。建筑工程需要从许多角度和环节对施工现场进行统筹管理和安排。通过现场管理对施工中各项要素进行协调管理。例如,在项目部施工前采用BIM技术引导,对每个环节进行预先控制,为现场管理“埋下伏笔”,从而预先规避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2.5环境方面
环境特别重要,在现场管理方面下功夫大的工程项目,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做的好的工地,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整洁有序的施工现场映衬出了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比较到位,对施工流程和后期收益造成助推作用。一般情况下,赶工工程和郊区施工的项目,工地环境脏、乱、差,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隐患较大,易出现事故,增加工程成本,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治理脏、乱、差需要一笔费用,无形中增加了项目成本。其实,这些年倡导的绿色施工项目、文明工地、标准化管理工地等都和现场管理有关,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作业环境。另外,季节性施工,比如雨季、冬季或高温天气,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项目部应编制行之有效的专项方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措施必须到位。尽量避免气候或环境异常时施工,避免质量不能保证和成本增加现象。
3改进建议
(1)做好项目的前期策划,明确现场管理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健全现场考核机制。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严格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加强过程检查和监督,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对施工现场效果进行评价。
(2)岗位责任制度中明确现场管理职责,列出各项责任清单。施工企业季度或年度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中,必须明确现场管理所占的比重。
(3)不断加强学习和交流,施工企业适时组织员工对优秀项目进行观摩,学习精品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经验和优点,从中找出特色亮点和重点环节,积极吸纳好的做法,取长补短、持续改进。
(4)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和项目部创先争优。对于考核结果优异项目部或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评价结果差的项目部或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也可以根据得分结果,对主要岗位人员的进行提拔任用、评先选优。通过奖优罚劣的有效落实,可以促使相同的人员在不同的项目中管理更上一层楼。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建立现场的运作机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企业通过现场管理提质增效,以此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士量.现场管理一本通[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
[2]宋文强.现场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2019版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执业资格考试用书: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4]关于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探讨[J].冀兴.居舍.2019(35)
[5]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徐永新.居舍.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