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以某车站工程为例,选择合适的土体本构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结合过程监测数据,分析了花岗岩残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影响临近建筑物沉降的因素,结果表明,邻近建筑的不均匀沉降随基坑开挖施工步序的进行,总体上呈增大的趋势,所获结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残积土,有限元,建筑物沉降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减轻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已成为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使命。基坑开挖改变了土体的原有的应力状态,同时现场施工很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不但会影响周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与安全,严重时更会造成支护结构失稳、深基坑变形过大造成周边建筑损坏。在广泛分布的花岗岩残积土,是一种揉合了不均匀性、各向异性、软化性、崩解性、触变性等多种特性的特殊土。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发现花岗岩残积土在实际工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工程问题,需要一种更适合的计算方法。在过往研究中,侯学渊等通过分析沉降监测数据,在Peck经典理论公式基础上提出新的假定,并推导出地表沉降计算公式;针对软土地区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全过程对周边沉降的影响,结合Rayleigh相关变形函数,获得了判别基坑安全性的新方法。但总的来说,目前针对深圳花岗岩残积土地区基坑开挖全过程所引发的周边建筑的变形沉降研究较少。因此针对基坑开挖全过程对邻近建筑物沉降影响及变形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实例
1.1项目概况
本项目车站基坑北侧约20m外为商用大厦,该建筑物地下3层,地上30层,设4个沉降观测点,分别为JZ01~JZ04。
1.2工程地质条件
依据勘察资料,开挖深度砾质黏性土厚度为11.3m,约为基坑开挖深度的1/2,由下伏基岩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是典型花岗岩残积土地区土质。
1.3基坑支护方案
基坑周边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普遍区域厚1.0m。竖向设置3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在挖掘平稳进行的基础上,采取分区挖掘的举措可以缓解基坑的设计量。但要注意支护工作的安全稳定,安全是效率的前提,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遵循整体施工标准,为后续施工做好铺垫。深基坑支护要注意分段挖掘的规划,可以减轻设计难度,让设计效率有一定的提高。
2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为分析开挖过程中各工序对于邻近建筑的影响,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模型包括了土体、围护结构、水平支撑、邻近亚芳大厦结构。地下连续墙、立柱桩、邻近建筑的楼板和墙体采用板单元模拟,邻近建筑物桩基采用Embed-ded-pile桩单元模拟。水平支撑、腰梁和冠梁、钢管立柱采用梁单元模拟。各结构单元采用弹性模型模拟,材料属性如表所示,各材料泊松比均取0.2。
表1 结构单元材料属性表分析
.png)
3邻近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
3.1沉降监测结果与计算对比
各工况下监测点JZ01~JZ03的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果均能较好地吻合。项目施工后期在JZ04附近增设了回灌井,故该点后期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果差距较大。在实际施工中,如果出现沉降过大的现象,可考虑增设回灌井以达到减小沉降影响的目的。
3.2主要沉降特点
本基坑邻近建筑物为桩基础,邻近建筑物沉降随着基坑开挖逐渐发展,总体来说影响较小,沉降累计量均未超过报警值。其中施工步序8对监测点JZ01的影响最大,阶段沉降值占总沉降值的55%,施工步序4,8对监测点JZ02的沉降影响最大,阶段沉降值分别占总沉降值的42%,42%。
4建筑物沉降因素分析
在现代都市中,城市交通拥堵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绝大多数城市为了减缓路面交通的堵塞,大力发展车站建设,因此车站也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在进行车站建设时经常遇到在已经建成的建筑物周边进行施工的情况。而在建筑物周边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势必会对土体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旦导致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形、沉降时就会对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加强车站车站周边建筑物的保护尤为重要。基坑开挖造成的邻近建筑物沉降的成因错综复杂,不仅仅与支护结构有关,建筑物本身作用和开挖各阶段也是影响沉降的重要因素,此外与周围土体性质等多种因素也是密切相关的。
4.1围护结构影响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更好地应对我国纷繁复杂的地质地形,通过检测手段,对地质地形的深度分析,可以选择出最为适合当前地形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使整个建筑工程更加安全高效,使工程成本更具有可控性。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期间,对于各个重要环节的把控程度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完成质量。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嵌入刚度较大的岩体内,可以限制土体往连续墙方向移动。但随着基坑开挖不断加深,地连墙的限制作用逐渐减小,土体位移逐渐增加。对于围护结构嵌入深度较浅的基坑,由于基底土体的位移,邻近建筑物更容易沉降和开裂,而对于围护结构嵌入深度较大的基坑,由于基底土体受扰动较小,产生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4.2建筑物本身作用
一般认为,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主要通过开挖过程中土体受扰动后产生的水平位移来体现。由于邻近建筑物下设桩基础,该区域的土体受工程桩的挤密效应使得刚度和抗变形能力增加,而且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更大,因此邻近建筑物下设桩基区域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沉降一定小于无桩基区域产生的沉降。实际若遇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沉降要求较高,可通过模拟无桩基时基坑开挖引起沉降用于评估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影响是非常保守且安全的。
4.3各施工阶段的影响
基坑开挖中地表沉降一般由于土体开挖引起土体应力释放,使土体侧移超出土体极限范围,出现地层塌孔或水土流失而引起的。一般来说,周边环境受基坑开挖的影响会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距离基坑边线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实际施工中可以通过减小一次开挖深度,多次浅层开挖来减小对周围地层的扰动,减小水土流失及底层损失,从而达到保护邻近建筑物的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为深入研究花岗岩残积土地区内支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沉降的作用,本文针对深圳某基坑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基坑开挖全过程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本文基于HS土体本构模型进行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基坑开挖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于花岗岩残积土,土体本构模型参数的取值与一般土体不同。
2)邻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随施工步序的进行,总体上呈增大的趋势,最后一层土体的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影响最为显著。因此要尤其关注此工序,施工过程中加强观测,提前判断和分析可能出现的险情事故及原因,以根据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采取对应措施并组织实施。
3)邻近建筑物沉降变形是基坑围护体系、各施工阶段、周边环境情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复杂条件下的基坑开挖应制定合理周到的监测方案,实行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以确保基坑顺利施工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侯学渊,陈永福.深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地基土的沉降的计算[J].岩土工程师,1989(11):128-130.
[2]徐方京.地下连续墙深基坑开挖综合特征[J].岩土工程学报,1993(11):28-33.
[3]庞小朝,黄俊杰,苏栋,等.原状花岗岩残积土硬化土模型参数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8(11):4079-4085.
[4]王卫东,王浩然,徐中华.基坑开挖数值分析中土体硬化模型参数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33(8):2283-2290.
[5]冯晓腊,熊宗海,莫云,等.复杂条件下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4,36(2):33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