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 吴志强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吴志强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防水性能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南越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建筑工程防水性能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筑防水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房屋的使用功能。在住宅的居住过程中,发现潮湿、霉变、渗水、漏水等现象严重影响着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建筑中最容易出现裂缝和渗漏的地方是屋顶、厕所、地下室和墙壁,这些也是防水工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重要区域。其中,混凝土结构具有自防水性能,又称刚性防水,在防水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建筑防渗漏的基础。
        关键词: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
        1房建工程防水混凝土发生渗漏的重要因素
        1.1未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规范进行作业
        房建工程是一项多工种作业、操作规程较为繁琐的工程项目。在工程建设期间,要严格地按照工艺流程进行作业。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如果施工未能按照工程建设的相关技术规范进行作业,势必会使工程的建设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防水混凝土是房建工程作业过程中的重点,有些房建工程的建设单位盲目加快作业进度,对作业规范视而不见,给防水混凝土施工埋下严重隐患。另外,在工程作业的过程中,监理没有严格行使监督职能,也是导致防水混凝土作业品质控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
        1.2未能严格地控制原材料品质
        沥青是防水工程的主要材质,使用这种材质可以节省大量的工程建设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但就当前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这种材料存在很多弊病,不但防水性得不到保证,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存在较大的短板,尤其是在冬季,这种不良效应更为明显。受长期低温天气影响,沥青的材质原料会出现僵化、板结现象,使得防水表面断裂,从而发生大面积的渗水现象。
        1.3工程组织设计方案不合理
        房建工程在建设的前期,经常会出现工程组织设计不合理的现象,从而使防水混凝土作业遗留下渗漏隐患。这种现象方案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房建工程设计方案不合理。在房建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建设的结构合理性和防水措施从全局的角度仔细进行考虑,才能使整个工程的建设品质有更好的保障,也能够更好地避免渗漏现象的产生。排水性能也是房建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进行把控的要点之一,合理的坡度设计能够使屋面整体的排水性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如果坡度较小,则会使屋面的排水不通畅,如果顶角位置未做好防水工作,则会发生渗水现象,使整个房建工程的使用年限不能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另外,如果设计人员未将设计的侧重点放到满足房建工程建设的实效性上,容易发生砌体工程的密实度不达标的情况,进入雨季就会发生大范围的渗漏现象,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房建工程的设计单位对于这类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更好地保证工程的安全系数与实用性。
        2房建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材料选择
        2.1.1水泥
        水泥是我们熟知的一种建筑材料,也是混凝土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水泥的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品质的重要因素。在选择水泥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选择水化热比过高的水泥,防止混凝土建筑在短时间内便出现裂缝现象。除此之外,在选择材料过程中,也要注意水泥的生产日期,不要买到过期变质的材料。
        2.1.2砂石
        砂石也是混凝土中的重要材料之一,根据国家的标准规定,对于砂石的粒径有严格要求,砂石不宜多大,一般在40mm以内,且要保证砂石的孔隙率较低,增强混凝土的耐压性。
        2.1.3水
        水是较为平常的一种材料,但也是有要求的,水不能过酸过碱,其酸碱度在4-9范围之内,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品质。
        2.1.4水灰比的影响
        这是配置混凝土的关键步骤,即要控制好水灰比,在制作过程中,严格规范配置操作,要注意水灰比尽量小,这样制出的材料防渗漏性能会更好。
        2.1.5砂率及灰砂比的影响
        在控制了水灰比过后,需要考虑砂石率和灰砂比两者的影响,具有防水性能的混凝土一般具有比较高的砂率,其选择用量要和水泥相当,该参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防渗漏性能。
        2.2外加剂选择
        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常会添加许多外加剂来优化混凝土的性能,比如添加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而只需少量减水剂,便可以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改变。在一些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应当在混凝土配制中添加一些防冻试剂,以保证混凝土在冬季不会出现冻裂的现象,影响房屋安全性质。而根据试剂情况,来添加少量的外加剂,将会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3混凝土操作工艺
        2.3.1搅拌
        搅拌使混凝土的基本操作之一,但其中也是有一定的讲究,需要严格按照生产规律来操作,在确保原料投入量合适的前提下,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再在搅拌手法和静止时间、加水量上严格把控。一般来说,外加剂应当和水泥等原材料一起加入,使得后续的搅拌更加分散,性能优异,而在按照了规定用量添加试剂过后,在搅拌0.5-1min左右,需要加一次水,再继续搅拌2min左右。在整个搅拌过程中,为了保证搅拌力度均衡,应当采用机器搅拌。
        2.3.2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需要尽量减少水泥浆的损失,且需要在半小时内运送到施工现场,防止混凝土变质。
        2.3.3浇筑和振捣
        浇筑和振捣是混凝土操作中的关键步骤,而多数的建筑事故,都来自于这两者的操作失当。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建筑面积,面积不宜过大和分散,厚度要均匀适当,在施工人员浇筑的期间,最好有一定的指挥人员在一旁监督,确保该环节不出差错,这是影响混凝土防水性能的重要步骤。
        2.3.4养护
        在建筑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之后,养护方面也不得马虎,如果在浇筑混凝土之后没有及时地进行养护,会出现许多严重问题。即使没有外界干扰,仅仅是敞开在大气中,空气中的成分也可能影响混凝土的防水性能,水泥中的游离水很容易蒸发到空气中,使得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出现开裂的现象。
        2.4结构细部构造处理
        2.4.1施工缝
        施工缝是整个建筑中最脆弱的部分,在进行细节处理时,应当注意维护施工缝,清除掉大的沙砾,并用水增强其湿润度。
        2.4.2预埋铁件的防水
        在预埋铁件时,止水铁板是一种防渗漏的有效措施。
        2.4.3穿墙管道及对拉螺栓防水
        穿墙管道处应当着重处理,在预埋套管时,需要加上对拉螺栓来进行防水操作。
        2.4.4钢筋绑扎丝的处理
        钢筋的捆绑,需要和相同配比的细石做垫块,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2.4.5钢筋保护层要足够
        钢筋保护层太薄,会使得钢筋易被腐蚀,从而埋下渗漏隐患,也使得整体建筑不够稳固。
        2.5施工裂缝的处理
        在关于施工裂缝的处理过程中,国家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防水混凝土的结构裂缝应当控制在0.2mm以内,而钢筋保护层也需要控制在50mm以内。由于混凝土是一类复合材料,不是由单纯的某一项组成,如果没有规范操作和好好养护,会使得其结构较为脆弱。尤其是在施工裂缝等关键部位的处理上,需要建筑工人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保证房屋建造的整体质量水平。
        2.6结构自愈合防水混凝土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是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使用高效减水剂和添加膨胀剂,降低粗骨料粒径,提高砂率,使混凝土增加流动性,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对于结构防水而言属于静态防水。
        结构自愈合防水混凝土。结构自愈合防水混凝土是模仿动物的组织结构受创伤后的再生,恢复机理,通过借助活性化学物质,使混凝土内未发生水化反应的水泥颗粒在遇到水后,进一步发生水化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针状晶体,填充混凝土中的毛细孔和细小裂缝,阻止水分子通过,从而使混凝土变得更密实,达到自愈合功能。对于结构防水而言属于动态防水,可以通过添加外加剂或混凝土表面涂刷形式实现混凝土结构自愈合功能。
        结构自愈合防水混凝土可以弥补混凝土结构因裂缝导致渗漏的问题,因为它属于动态的防水,即使混凝土后期产生细小裂缝,有水或水汽的情况下能实现混凝土裂缝自愈合功能,使混凝土变得更密实,从而达到防水效果。HC—WH结构自愈合防水外加剂和HC—S结构自愈合防水涂刷系统,可以做到混凝土裂缝自愈合效果,这自愈合能力在世界上是最高的。混凝土结构做到自防水功能后,地下建筑的防水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就不用担心外包卷材串水、漏水的问题了。
        结束语:
        防水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然而,由于材料、施工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防水混凝土施工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些人员没有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导致防水混凝土防水防渗效果差。为了保证防水效果,有必要加强控制建设的各种因素,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加强原材料的比例,和合理控制混凝土搅拌,浇注,维护和其他工作内容,全面提高施工效果,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边可,王小宝.谈建筑地下结构的防水混凝土应用技术[J].知识经济,2012(17):98.
        [2]高岩.浅谈防水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2011(34):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