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其防火监督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朱紫宁
[导读] 摘要:近年来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的频率不断提高,当高层建筑突然发生火灾事故,高层建筑自身存在着各种问题使得相应的消防工作难以彻底的进行,往往都会造成重大的生命伤亡与经济损失,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有效合理的对策,保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等级的有效提高。
        塔城地区消防救援支队  新疆塔城市  834700
        摘要:近年来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的频率不断提高,当高层建筑突然发生火灾事故,高层建筑自身存在着各种问题使得相应的消防工作难以彻底的进行,往往都会造成重大的生命伤亡与经济损失,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有效合理的对策,保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等级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安全教育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消防安全管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有效控制,并做到防火监督有效应用,能防止高层建筑火灾问题的出现,降低高层建筑安全隐患中危险损害的程度,提升城市和人民的安全幸福指数。
        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人口的增长与地价的增值,高层建筑的数量与高度有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如此一来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便会引起重视和关注,成为消防安全部队的又一急需突破的难题。高层建筑通常都兼顾多种功能而成为综合场所,面对各种服务与用途,日常运作情况会显得十分错综复杂,人流量大且集中,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各种复杂的因素便容易酿成火灾事故。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合格规范性,必须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程度加大关注力度,清楚地认识到强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体系的重要性。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存在问题
        2.1蔓延途径较多,出现立体火灾
        在综合防火监督技术控制中,一些高层建筑没有在楼梯间、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地方设置相应的防火隔离,很容易产生火势蔓延的现象。因此,对于一些高层宾馆、图书馆、写字楼等高层建筑,一旦出现火灾现象,就会形成高速蔓延趋势,其中,在管道井中,烟气的扩散速度可以达到3-4m/s,在高层建筑的火灾控制中,在没有出现阻力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火灾荷载密度35-60kg/平方米,可见,只要有火灾发生,高层建筑就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的火灾现象。
        2.2人员疏散比较难,易产生群死群伤现象
        一些高层建筑没有设火灾报警控制设备和消防控制设备的消防控制室、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装置、安全疏散系统、排烟系统、自动防火卷帘系统等。存在设施配备不齐全、设施质量不过硬、消防系统缺乏维护保养及不同程度地停用等诸多问题。高层建筑的垂直距离相对较长,一旦出现火灾要疏散人员比较困难,在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拥挤或踩踏等现象,在火灾竖直流动的情况下,烟雾等向上蔓延,进一步增加了疏散的难度。虽然消防车可以有效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但是在疏散及车辆不能达到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相应的问题。因此,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中还需要依靠楼梯进行人员疏散,但是在烟雾窜入时,就给疏散带来很多不便,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等后果。
        2.3高层建筑的建设工作不规范
        高层建筑标准消防安全设计和实际工程施工的要求是很高的,并且整个建设过程错综复杂,目前的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仍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通常由于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高层建筑的防火区域和隔离设施等地方暴露出先天性消防安全隐患,容易引发火灾事故。消防安全建设工作不规范的地方表现在:高层建筑里电缆轴线、流通管道和空调装置的防火阀等位置的孔洞堵塞效果不理想;部分帷幕式的高层建筑大楼里各个楼层的地板层与墙壁间存在着空隙,没有使用绝燃材料进行填充处理;部分高层建筑的防火区域间隔不合理可靠,以至于当发生火灾时浓烟和热气的扩散速度加快;在高层建筑装修的实际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可燃性很高的装修材料,一定程度上提高发生火灾的几率。


        2.4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规范,不齐全
        尽管公共场所的经营人员为强化经营管理也制定了一些必要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受精力、水平的影响,这些制度和规程都制定得比较笼统,既不够统一、规范,也不够全面、详细,普遍缺少每日巡查、消防器材设施维修保养、消防教育培训、消防奖惩等制度,尤其是灭火疏散预案普遍不切合现场实际,严重影响到消防安全管理的正常开展。
        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解决对策
        3.1履行消防安全责任的义务
        高层建筑发生的大部分火灾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人们的疏忽大意、操作不当和缺乏防患意识等。事故起火的具体原因一般是没有注意安全用火或者缺乏谨慎用火,如吸烟者将未熄灭的烟头随地乱扔诱发可燃物质点燃起火;电子电气设备线路不安全,容易发生短路或过压现象从而产生火花引起火灾事故。高层建筑中的每一位成员,包括物业主、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履行消防安全责任的义务,加强自身个人的防火意识和安全行为,重点在于火灾事故的预防工作,使得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体系更加完善到位。
        3.2实行重点管理定期报告制度,督促重点单位强化日常管理
        如何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依法履行消防职责是做好消防安全重点管理的关键。建议推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日常管理登记表定期报告制度,要求有关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月初将定期防火检查记录表、每日巡查记录表、消防自动设施日运行登记表报告公安消防机构,一方面督促重点单位认真履行消防职责,另一方面便于公安消防机构及时了解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有关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3加强监督,做好内部防火设计
        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要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在加强严格监督的过程中,对于建筑物的使用、防火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形成技术创新,主要是在报警系统、消防供水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运用,加强综合审查,在设计方案上考虑取水井的距离等因素。在高层建筑装修材料的监督上,主要是采取结构性能好、耐用的材料,建筑内部装修全力减少易燃材料的使用,从而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设计的管理中,要形成设计方案、审核管理及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应用,全面确定好合理区间的划分,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排查。同时,做好相应的技术创新管理,对可能出现火灾隐患的地方加强审核、监督,确保整个施工的全面安全,减少高层建筑火灾现象的出现。
        3.4审核消防安全配置的标准
        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密切结合建筑本身的结构与功能,充分考虑消防安全设备的安装与放置,完善消防安全防火设施的全面设计。消防安全专门设计单位应履行对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设计标准的职责,对消防安全设备的实施安装与调试工作全面负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到质量把关与合格标准,一旦发现有违背合理设计甚至不合格的消防设施工程,必须进行整改甚至重新装配,否则不允许报审。
        结语
        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及时进行技术更新,加强对供水、配电等方面的系统管理,加强对整个高层建筑实际防火能力的有效监督与管理,不断改善当前的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形成规范有序、科学管理的机制,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落实消防预防安全措施,全面确保整个消防安全的综合效益提升,从而营造安全、规范、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许家成.公共场所在消防安全重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消防,2018,06(8):32-33.
        [2]王培祥.浅议家庭旅馆的消防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J].科技资讯,2007,06(7):54-55.
        [3]刘文辉.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2,28(2).
        [4]潘维伍.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验收常见的问题探讨[J].城市建筑,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