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及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刘亚华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电梯已经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中的重要机械设备,电梯的运行安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唐山开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电梯已经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中的重要机械设备,电梯的运行安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电梯应急处置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本文主要对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引言
        在电梯台数增长的同时,电梯困人等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加。当电梯发生困人事件后,传统的救援方式是被困乘客通过按通电梯轿厢内的报警装置或者手机拨打报警电话实施报警求救,但是由于值班室无人值班或者电梯轿厢内手机通讯信号不畅通等问题,导致未能及时向外求救,延误了救援时间。电梯作为机电一体化特种设备,一旦发生困人后被困乘客得不到及时救援,将产生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电梯的应急处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极探索电梯安全监管新手段,结合物联网技术,通过建设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不断提高电梯监管水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乘梯安全。
        1电梯物联网的应用优势分析
        1.1大数据共享
        因为现阶段我国的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正在处于飞速发展的状况中,建设一个完善的、科学化的电梯物联网数据库,它的管理、控制的客户有可能是企业,也可能是相关的一些管理部门,这样可以最大化的保障大数据的合理共享,可以有效的促进底层信息传递给数据中心,并开展一定的处理工作。这样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远程控制电梯的实时场景,并且清楚、及时的了解电梯运行以及护理状况。
        1.2安全性高
        因为各种各样的技术、方法的不断出现,获得电梯运行数据的方法措施也随之不停的增加,这就有利于电梯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让监管工作的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最大化的提升了电梯控制的水平,保障了电梯拥有完善、合理的应急能力。当电梯运行出现一些危险以及安全问题时,能够不再靠受困人员以及警铃的提示,系统就可以立刻收到相关的故障信息,这样才能有利于电梯故障处理的能力的提升,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电梯运作的安全性。
        1.3可靠性强
        在具体的使用阶段,电梯物联网可以有效的进行数据的交换工作,保障对电梯的科学化、远程控制工作的合理进行,保障电梯正常、安全的运行。因为将物联网技术用于电梯的远程控制中,所以最大化的保障了电梯运行可靠性。
        2电梯的安全隐患问题
        近年来,电梯困人,电梯溜层,掉层等故障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威胁到用户的生命安全,且由于电梯数量的急剧增加,安全隐患随之突起,故障频发,电梯安全已经成为不可忽略,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技术人员对电梯安全事件的总结,发现电梯安全主要是由于电梯超载,负荷使用,用户操作不当,修理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电梯,出现运行问题。而且监管能力明显不足,电梯营救效率慢,互联网作为这个时代的先进产物,有责任有必要提供解决方案,例如电梯困人现象,电梯冲顶蹲地现象以及电梯内部故障导致的电梯迟缓现象,利用互联网能够精确的解决电梯的安全隐患和提前预防好问题的出现。
        3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
        3.1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1)信息采集及数据库更新.电梯应急处置平台通过从检验机构信息平台、监察部门管理平台获取、定期更新电梯应急处置相关的信息,并对数据分解加工后形成包含电梯基本信息、使用单位信息、救援机构信息和维保检验单位信息等5个信息的电梯应急处置数据信息库,作为电梯应急处置的数据支撑,保证救援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电梯应急救援处置系统。

该系统以电梯设备安全运行为目标,以应急救援呼叫响应为核心,以GIS网格化管理为指引,以多种互联网+产品为工具,在开展电梯应急救援三级响应、故障处置以及事件处理等工作中,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持,提高指挥、调度、协调效率,改善指导、支援、安抚互动效果,并完整记录过程痕迹和相关文本资料和报告。(3)电梯运维管理系统。
        该系统以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依托,对电梯维保进行全网管理和实时监控,能覆盖维保合同管理、维保预约、维保任务、轨迹跟踪以及人员、电梯管理的全流程。通过佩戴智能作业设备将传统的运维上报转变为文件+现场视频上报模式,模式的革新将有效杜绝电梯维保作业顽疾,并提供真实可靠的维保数据。
        3.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联信息监控系统设计
        (1)电梯信号采集系统:目前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取电梯信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采集电梯主控制器数据获取;二是通过安装相关传感器实现对信号的采集。本平台采用第二种方式,即利用传感器、轿厢内摄像头、感应开关等来采集电梯信号,以解决当前各电梯厂商对电梯主控制器的通讯协议没有公开的问题,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传感器主要采集电梯关门到位和电梯平层信号,以此获取电梯的运行方向、所在楼层、电梯故障等信息。轿厢内摄像头主要获取轿厢内是否有人。感应开关主要获取电梯是否正常运行等状态。(2)电梯故障诊断:利用采集到的电梯信号,按照电梯运行逻辑和电梯日常使用原则,设定电梯的故障判断逻辑。如当电梯在非平层区停梯超过一定的时间或者电梯在平层位置超过一定的时间检测不到电梯关门到位信号,则系统判断电梯故障。(3)信息化辅助管理:系统在电梯轿厢内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和多媒体播放设备,能够实时查看电梯内的信息。当电梯发生困人事件时,可实现与被困乘客的实时语音视频沟通,安抚被困乘客,提高救援质量。同时,视频监控等信息还可以为后续故障数据分析、事故调查处理等提供重要参考。
        3.3电梯隐患排查预计系统
        该系统通过事故隐患表单报告的方式实现各类电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数据的记录、流转和处理,从而达到隐患排查治理信息闭环的效果。借助电梯动态监测仪和运行数据异常情况实时监测系统模型,电梯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了安全预警模型和电子机器人算法,能够实时监控电梯安全风险发展趋势,并根据监控结果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单位及时采取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3.4无纸化维保管理系统
        电梯无纸化维保管理系统一方面通过采集维保人员的维保记录,从而分析电梯的日常维保情况,有效防止违规维保、无证上岗、偷工减料的现象,有效降低电梯故障;另一方面为维保单位提供独立的信息化管理软件,提高维保单位日常管理效率,保障维保质量。电梯无纸化维保系统设计了维保人员到现场维保电梯时,利用手机读取张贴在电梯关键维保部位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维保签到,离开时刷标签再次记录时间,保障维保人员工作到位。维保单位按照规范开展现场维保工作,手机端APP维保有在线和离线两种维保模式。在线维保通过维保计划直接进行“维保签到”,添加维保记录,维保记录自动上传至“梯安云”服务平台;离线维保可从“维保计划”中下载任务到“本地维保”中,进行离线维保操作,然后通过“个人中心”一键上传至“梯安云”服务平台。
        结语
        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使用传感器等装置来采集电梯信号,采用服务器集中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平台,授权用户使用任何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登录平台,有效实现了对电梯的应急处置能力,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燕.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电梯控制方法研究[J].电子制作,2019(23):80-81.
        [2]杨华.电梯应急处置平台体系建设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8,25(01):115-119.
        [3]倪富生.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安全监管系统设计[J].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07):14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