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50219880106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电一体化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机械制造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帮助我国提高了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在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融合、改善经济效益,推进工程进步方面,机电一体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实践研究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的重视,开始着手研究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更是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引入到各个的生产领域,使得生产、制造业犹如雨后春笋般迅猛的发展起来,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在生产中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更是在时间、产品质量有更大的提升,增强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本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点,剖析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同时列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化生产中的应用。更希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突破,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
1智能制造概述
智能制造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的智能化技术进行利用,例如计算机技术等,以程序编码的方式输入生产制造设备当中,之后再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过程。智能制造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智能系统,模拟其预定程序,达到所需效果,最终完成各种产品的生产环节。智能系统只需要操作人员简单操作,输入预定程序即可,同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整体监控,掌握全局,及时发现故障问题。智能系统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增加了工作效率,同时使制造工程更具稳定性和可靠性,这种智能化的制造技术对于机械产品的制造加工环节而言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动,促进能够让产品不断趋向于精细化,还能够让机械领域的发展逐渐趋向于智能化。智能制造是给予机器人以小部分人为智慧,它类似于机器人与技术人员的合体,通过智能制造系统将智能制造技术反映到机械制造中,这是人机一体化的体现,通过对智能制造的应用,简化工作流程,完成过去很难完成的工作,在人类制造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应用
2.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控生产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最早应用的方向就是数控生产技术,对于智能制造来说应用到数控机床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为智能化制造长足发展的奠基石。我国电子技术运用到数控机床的生产中不仅提升了整个制造行业的质量水平,更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和崛起,提升了国民的生活水平。机电一体化运用到数控技术中大大的提升了生产精准度,促进了机械制造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众多企业开始着手于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系统对数控机床的有效控制。例如,我国的电子生产企业,需要的是高精准、高质量、高生产效率,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数控技术的有效融合,在精度方面有电子技术做支撑,同时促进了数控技术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挖掘企业经济发展的潜力。
2.2传感技术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技术在操作性以及准确度上都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对传感器进行合理的使用,能够随时监控外界的情况,这样便会避免设备在运行期间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智能生产运用传感器技术以后,能够全面发挥出其所具备的优势。在生产期间,传感器的智能制造要创建与其对应的传感器终端网络系统,从而便能够在生产期间给传感器所获取的信号采取有效的处理。而且还要利用计算机系统来给传感器信号进行完善的处理,这样便能够合理的掌握各类传感信息,并为生产流程提供精准的数据。目前,光纤电缆传感器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生产类型,其不仅具备相关的数据接口,而且还无需投入较多的经费,因此其在机械生产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2.3智能机械人
部分企业的生产线环境较为复杂恶劣,受到环境与人为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有所不足,存在一定的优化提升空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结合传感技术、仿生学、信息化技术及机器人控制论等技术与学科领域,使得智能制造系统模仿人类思维模式,在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精确识别与判断各项信息,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快速做出反应,替代人工完成各项复杂生产与智能制造系统管理工作。与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相比,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机械人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如下:(1)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在传统生产模式中,企业需要配置大量一线生产人员,以及高素质技术人员,对企业财务系统造成较大负担。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企业仅需配置一定数量的智能机械人,即可在充分保障并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节省大量劳动力。(2)提高生产效率。智能机械人在运行过程中,将模仿人类思维模式以识别、分析各项信息数据,再针对性开展生产工作。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智能机械人并不会出现疏忽、注意力分散、操作失误等问题,最大程度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系数。(3)智能机械人可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行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生产精度,实现了不间断持续生产,在调动企业现有生产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企业经济效益;智能机械人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性强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生产环境中,在受到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生产事故时,也不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保障了生产安全。
3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制造的发展
3.1智能化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智能机械设备和机器人的应用范围都很广泛,智能化设备也越来越多,智能程度也在逐步提高,逐渐有了思维能力,但其终究是为人类服务。这些都需要科学技术人员不断的钻研、提高,需要他们敏锐的判断力和精确的分析能力,使智能设备既能达到人类需求,又能为人类所控制。
3.2人性化
因为机械设备的服务对象是人类,所以人类在设计时已经加入了人性化思维,使机械设备更人性化,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能够更好的理解人类的想法和需求,他们的外形和工作方式也更贴近人类,符合设计初衷。机电一体化技术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年限较短,但是其扩散速度却很快,是现代工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机电一体化实现了机械与电子的有效结合,二者的结合碰撞出最美的火花:制造业的全面智能化发展。这为制造业的智能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当前智能制造已经变成当前工业发展的主流,是我国工业的一次质的飞跃,改变了传统的低效率、低成功率、高成本现象,是国家发展的有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展开系统性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将多元化的技术种类涵盖其中,使智能制造能够运用到各个领域。作为现代智能制造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而言,能够将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进行转变,使其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积极研究和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使企业综合实力得到强化,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关林林,陈岗.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16):251-252.
[2]郭露.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4):216-217.
[3]陈楠.试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具体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8):180-181.
[4]张俊平.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5):103.
[5]孙维阳.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