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6002219850929XXXX 海南海口 571199
摘要: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市政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管理手段,不仅影响到工程的总体质量和施工进度,也关系着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为此,市政部门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只有打造出高质量、高效率的市政道路工程,才能维护好各个参建方的经济利益,全面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水平,从而有效发挥出道路工程的功能与作用,造福社会及人民。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
1市政道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概述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我国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日益加大,在速度上要求更加迅速,以至于在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问题,经常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也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对出现的一些安全事故总结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安全责任不明确、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等所造成的,再加上我国整体的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也比较薄弱,存在着比较多的漏洞和问题,严重的缺乏一些安全的保护措施,导致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安全管理问题属于一个难点问题,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和原因,因素比较复杂,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安全管理是进行其他活动的重要保证。无论是在施工中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必须注重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到位可以使企业减少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保障。安全管理对整个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影响,要明确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以预防为主,并制定相关合理的对应措施,建立应急方案。施工安全在道路工程施工行业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道路工程的建设中必须把握好这一前提条件,只有对道路施工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才可以使道路工程施工行业的安全风险极大的降低。要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培训,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各企业要积极应对新时期对建设工程的新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培训优秀的施工人员,还要有高科技和过硬技术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还要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案,要将安全意识贯彻落实到每一位施工人员脑中。要对竣工的工程进行安全检测,找出问题,排除隐患,真正让道路施工安全有序的发展。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况
2.1前期勘察设计不科学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项目勘察、设计论证等工作,然而,从目前来看,相关勘察与设计单位工作明显不到位,缺少细致全面的实地勘察、分析与调研,导致设计与实际脱节,实际施工中问题丛生,正常施工难以进展,影响工期进度。
2.2施工单位质量观念落后
施工单位是道路工程施工的执行单位,也是施工现场最直接的管理单位,然而,一些施工单位责任意识差、质量意识淡薄,只顾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牺牲质量的基础上强调进度,或者忽视施工组织、人员安排等,质量管理水平低,路桥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2.3施工材料管理亟待加强
施工材料是道路工程施工的主体材料,可以说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然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却忽视了材料质量管理,从材料的采购、调配、试验、质检、运输、保管等都未形成规范的程序。一些施工单位未进行材料质量合格度检验,就直接启用材料,监理人员工作不到位,忽视了材料的质检与验收,导致材料质量低下。
2.4养护不到位
施工现场管理应该贯穿于道路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然而,多数施工单位未能在竣工阶段或者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进行维护与维修,监理单位也忽视了这一环节的监管,导致道路工程后期质量问题突出。
3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3.1构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我们都知道,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落实到实际的先行条件。所以这就要求相关企业一定要在充分结合各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明确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制度。当管理制度制定完毕以后,还需要重视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相关管理者应当拥有与之相匹配的责任意识,对自身应当承担的职责与义务加以明确。在开展此项工作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既定标准进行,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借助于相关法律条文,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以便可以从根本上确保工作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3.2强化对人员的管理
从客观的立场出发来讲,人始终是道路工程建设的主体,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关部门如果想要确保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那么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强化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第一,就安全管理人员来说,其不单单要对安全方面的具体要求做到了如指掌,而且还要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执业资格,像安全员资质。只有选择综合能力强、道德品质高的管理人员,才能把此项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继而从根本上强化施工的安全性。第二,对施工人员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大部分员工都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其施工技术水平以及安全意识也不强,这就要求相关企业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加大安全知识的培训力度,为他们可以熟练掌握某些应急处理手段打下扎实的基础。从工程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其还可以在此项工作中结合一些奖惩手段,目的是为了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施工意识,以此来推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安全。
3.3加强现场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管理
无论是针对施工材料来说,还是就施工设备而言,均是充分确保道路工程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相关企业应当加大材料与设备的管控力度。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选购期间,应当以那些资质良好、信誉高的供应商为主,同时还要对这些材料做好相应的检验工作,只有满足既定标准的材料才能投入到施工场地中,以便可以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不仅如此,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增强机械设备运作的安全性,那么就需要加大安全防护力度,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对这些机械设备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确保机械设备运作的安全性。
3.4做好环境预测工作
结合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通常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相关企业如果想要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那么就要做好环境预测工作。第一,相关企业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确保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允许因为赶工期而在复杂环境中施工的情况发生。第二,相关部门需要对施工现场天气状况进行充分考虑,像发生高温、刮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当马上停止施工。针对市政道路工程的管理部门来说,其应当和当地气象部门保持友好往来,以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天气情况。第三,应当在指定的时间内对施工场地做好相应的勘察工作,在开始施工的前期阶段一定要熟练掌握当地的水文地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预案,以便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因施工环境问题产生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在道路工程施工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市场因素多变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到了道路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极大地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损害了道路工程建设带来的社会效益。为了确保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加强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效益的保护,就一定要注重道路工程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提高现场安全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文哲.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J].山西建筑,2019,45(10):232-233.
[2]赵拉弟.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36):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