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衡水市水利局工程建设抢修中心 河北衡水 053000;2.衡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衡水 053000;2.衡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抗击疫情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在这场战役中,我国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作为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的行政事业单位更是发挥着上下联防联控的主力军作用,各单位严格落实协同政府行动的责任,集中本部门、本单位主要力量控制疫情的蔓延,财务部门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疫情背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流程;影响研究
1.研究背景
为避免会计业务处理过程成为病毒传染的媒介,如何实现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全程“零接触”,会计业务审批过程实现“零接触”改变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审批流程,努力探索远程办公模式,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成为疫情期间迫切的需求。
研究目标: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文献资料,分析当前疫情形势下,会计业务流程、审批流程处理中需要单位面对面接触方式处理的环节,尤其是疫情期间一些专项业务处理流程,比如:原始单据的审查、复核、审批、项目评审与评价等过程中遇到人员接触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课题组将结合疫情期间对会计业务处理及审批等过程受到的影响,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及方法,使财务部门在疫情期间既能正常开展会计业务,又避免了“零接触”,提出疫情防控期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流程管理方法,旨在推动疫情防控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工作效率,为提高政府公信力方面做出贡献。
研究意义:在当前疫情防控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改变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业务审批流程,构建线上会计业务处理平台及相关会议平台,实现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业务审批流程“零接触”,对于防控疫情意义重大。同时,这一举措也有助于加快推进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转变过程的步伐,使广大财务部门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尽快具备好成熟条件,为今后更好的开展会计业务,提高工作效率打好坚实的基础。新冠疫情给会计人员带来的新的考验,希望引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者对会计业务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关注。
2.目前现状
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了数亿中国人的心脏。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考验,来自各方的人员正在聚集力量克服困难。作为中国会计领域从事会计信息化科学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组织了部分成员,撰写了一系列题为《抗疫期会计信息化透视》的短文。本文试图从会计信息化的角度,分析抗疫时期出现的新思维、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及其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希望能引起会计工作者对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视。
目前,各行各业都受到肺炎疫情的极大考验。行政机构集中主要精力控制疫情的蔓延。如何保证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快速有效地聚集到防疫控制的关键位置,各单位的会计部门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会计岗位接触人员的复杂性,肺炎的风险防范面临巨大压力。为了保证会计业务处理不成为病毒感染的载体,转变行政会计业务流程,实现会计业务处理全过程的“零接触”非常重要。
3.疫情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流程影响研究
3.1单据采集
具体收集过程如下:目前,纸质文件投递箱具有文件拍照或扫描、图像识别和分类、纸质文件紫外线消毒等功能,自动实现图像信息的数字化和结构化。对于电子商务采购、旅游、税务电子发票、非税务电子票据等平台的集成,原有的电子票据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分类和结构化处理,并且“零接触”原始票据的采集相对容易。改革商务原始文件的收集流程,解决纸质原始文件的数字化,是实现商务原始文件收集“零接触”的关键。
3.2收付款
在当前疫情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类行政征收,特别是各类学校和医院收取的学杂费和医疗费用,应改变征收流程,取消各类窗口等面对面的征收形式,采用银行汇款、业务订单征收、移动端征收等方式,完全实现征收业务的“零接触”。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代收业务尚未实现网上代收。由于此类机构的集合性质复杂且政策性强,要完全实现各种集合业务的“零接触”仍然比较困难。在支付业务方面,公司内部的项目支付、工资及劳务、纳税等业务基本实现了支付业务的“零接触”。对于大多数单位的采购业务,主要采用线下采购或网上采购线下报销。改变现有的采购和采购报销流程,整合各种电子商务或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平台,实现完整的网上采购、集中结算和网上自动报销,使整个支付流程“零接触”
3.3工作平台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智能金融适用于大中型行政事业单位。借助于RPA、模式识别、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智能金融自动、快速、准确、连续地处理金融工作,解放了大量的人力。它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分析和预测财务会计信息,从而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财务管理的效率。
(2)建立大型金融共享平台,即包括金融、税务、金融、采购、人事等模块的共享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后,可以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的需求,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3)远程审批系统,包括数字签名、电子发票、移动审批等模块。可以满足远程审批的需要,节约人力资源。
3.4评审与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项目的实施最终会消耗掉各种资源。项目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推进项目库建设和有序的项目进出管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的预算管理。在项目库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应对下属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多轮专家评审和会议协调。这个过程基本上是面对面完成的。因为行政机构必须履行各种职能,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社会服务、人员培训、科学研究等。,项目的形式和类型非常复杂并且不断变化,项目的评估和评价通常涉及几十种类型的专家,通常是通过许多会议进行的。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改变传统的项目评审流程,在全线搭建项目评审平台和在线视频会议平台,实现项目评审全过程的“零接触”,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3.5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
面对如此突发的疫情,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非常重要。风险预警的功能是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在投资、融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各个环节中的风险预警信号。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制定应急管理制度,不仅仅满足会计核算需要,在保障及时支付资金的同时,专款专用,做好各项物资采购、登记造册、发放管理。通过应急管理制度建立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加强,实现防控专项资金实用有计划、有审批、有内控、有支出明细台账,有防控物资分配台账,留存资料备查并自觉接受审计、纪检监察部门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加强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对于维持现金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顺利运营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疫情造成的突然停产和减产,以及及时启动应急管理,将相对减少损失。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突发事件显然会打乱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节奏。但是,如果加强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在应急管理的框架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约束将得到缓解,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压力将得到减轻。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全过程的“零接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需要整合行政机构的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业务流程的进一步数字化和智能化,真正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全过程的“零接触”。新冠病毒肺炎的预防和控制要求在行政机构的整个会计过程中实行“零接触”。这不仅是防控疫情的权宜之计,也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根本措施。这也迫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向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梁中华.一季度GDP影响有多大?[R].中泰证券研究报告,2020.
[2]任声策.调查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复工和经营的影响.[R].经济观察网,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