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33060219640119XXXX;2身份证号码:33060219640204XXXX
摘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在规模、数量、资质、技术力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建筑市场的竞争也越加激烈。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涌现出不少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工程质量,满足人们住房需求,建筑企业必须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以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要点;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企业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到工程竣工验收截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而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由于建筑管理工作水平与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在建筑工程开展期间,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明确自身职责所在,强化监管力度,为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作出保障。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地上建筑工程质量与使用寿命,随着当前社会公众对于建筑工程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地基的重要意义尤为凸显。在建筑工程实际开展当中,由于工程选址位置的地基复杂多样,一旦无法满足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势必需要采取人工方式对其进行改良和加固,以确保地基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因此,地基处理技术也是现代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开展期间对于地基所采取的施工技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强夯法,强夯法是地基处理技术的常见手段之一,通过机械设备作为依托,对地基土进行反复打击,以排除地基土内部空隙和水分,确保地基坚实可靠,相比于其他处理技术来说,强夯法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并且施工操作也比较简单方便。②地基预压技术,地基预压技术包括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形式,其中堆载预压较为常用,通过在地基土上方布置大量物体,通过物体自身的质量压力,对地基形成压缩作用,以实现地基承载能力的提高。③土壤置换法,土壤置换法主要针对于无法通过人工干预而得以改善的地基土,通过对原有土壤的挖掘和符合标准土壤的填充,实现地基质量的改善作用。
1.2防水施工技术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防水施工技术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卫生间或是厨房等用水区域的建设中。必须保证其防水性能,才能更好的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对此必须对防水建材进行严格的挑选,并结合相关的合理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使防水施工技术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保证建筑在经济适用的基础上能够的长久稳定使用。尤其是对于建筑墙根、拐角等容易积水漏水的角落,对防水施工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其在施工的基础上进行更加严谨的监督,以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危险。严格的执行防水施工能够使后期工作得以保障。这也侧面要求对防水建材选择上同样不能松懈,确保防水建材的质量才能使施工技术更好的开展。
1.3梁柱板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梁、柱、板是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中梁通过支座支撑承受横向力与剪力为主的外力;板包括基础筏板、底板、地板、楼板、拦板和隔墙板等;柱是建筑物中的主结构件,以垂直为主,承托上方物件重量。具体施工流程:(1)对梁、柱、板的模板质量以及模板的完成度进行检查与审核,将质量差、未完成的模板剔除;(2)装配时严格按照模板设计装配,装配后对模板是否稳定、密闭与安全进行逐个检查并清扫表面,为浇筑做好准备;(3)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组织方案规定在混凝土浇筑后对梁、柱、板等构件的安装高度与位置仔细核对,在混凝土满足凝固与稳定条件后,才能严格按照拆模方案执行拆模,并严格保障拆模后梁、柱、板等构件外观件的完整性与美观性。总之,梁、柱、板施工技术要点在于严格依照构件模板进行设计,并实现设计技术要求。
1.4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开展项目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形式之一。在选择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时候,不应该只关注混凝土配合比、搅拌以及浇筑工作过程,还需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全过程。比如,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分层或离析的现象,必须选择最为合理的运输工具以及运输线路;在存放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混凝土的坍落度超出既定的标准,必须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存放时间。另外,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完善性,也必须严格按具体的浇筑和振捣原则开展浇筑和振捣工作,并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彻底清理施工工作面。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2.1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作人员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所有施工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及态度,以便更好的兼顾社会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还应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时分析并改正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及安全问题,提高施工安全性。对于入职的员工做好入职培训,确保每一个入职人员都具备相当的资质与技能;日常开展培训工作,以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聘用现场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管理,以保障管理效果
2.2选取优质建材
建筑材料是影响施工过程以及质量的直接因素,因此必须在其选择与采购方面引起十足的重视。在现代化的管理中,必须将施工期间出现的任何一个可能性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避免对后期的工作造成影响:①调查所需的各种数据进行汇总,必须选取优质建材,并且做到公平透明,以免出现被经济利益所诱惑的可能。②要在工程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都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查管理。尤其是管理人员,必须杜绝偷工减料问题,使施工原料得以保障。
2.3安全管理
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性,有助于规避施工风险,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对于企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等问题。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并对重点区域进行划分,制定应急预案,并部署安全防护措施,比如在高空作业、挖掘作业或大型设备使用期间,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对现场秩序进行协调。
2.3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控制成本应以工期与工程质量为前提,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组织方案、施工技术及管理方法将成本控制到最低,实现对资源和材料的最大利用率。控制成本中,可以主要从材料、人工、管理三方面开展管控。材料管理方面是从材料使用量对其控制,在建筑企业施工中降低材料损耗,合理使用建筑材料,避免浪费的问题。人工费管理方面,施工企业必须仔细核算工程量,依据市场劳动力价格及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科学控制。在施工中,企业控制人工费主要体现在及时安排与督导施工计划及施工任务。管理费指的是企业在施工经营中的总花费,由工人工资及其他费用构成。然而管理费并不是实体消耗费用,却是体现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对管理中涉及的人工、办公用品的使用、消耗、设备保养等工作给予重视,加强对其管理。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企业应当注意引进施工新技术,提升现场施工管理的水平,来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劲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门窗,2018(3):129-129.
[2]孙宝玉,周晶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9(11):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