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运行管理与供水安全性分析 柳洋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柳洋
[导读] 摘要:在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加强供水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对城市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西安航天工业学校  陕西西安  710500
        摘要:在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加强供水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对城市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强水厂运营管理,以满足居民在生产生活用水方面的需求。水厂是供水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控制水质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重点对城市供水管理系统的要求和原则进行分析,并且阐述当前水厂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加强水厂的运行管理,让供水安全性提高。
        关键词:水厂;运行管理;供水;安全性分析
        1 城市供水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原则
        1.1 易于维护和操作
        在进行供水系统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加强硬件维护,形成完善的维护平台,如果产生问题,第一时间找到问题,并且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任何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都会出现瑕疵,城市供水系统也是如此,因此在开发时需要注意边开发边管理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性。
        在城市供水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为了方便供水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因此需要注意加强操作设计界面的优化,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让操作人员更好的理解相关操作内容,进行简化,以便有效的使用。
        1.2 重视安全
        在城市供水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供水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有效的控制。系统当中会融入相关信息,通过信息检索指导系统进行工作,但是在实践当中也会出现一定问题,造成信息丢失,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导致供水系统出现崩溃。
        1.3 可拓展性
        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供需关系往往是持续变动的,这就导致客户不稳定,这也是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供水企业在供水过程中是要重视加强拓展性和可变性,在供需关系变化时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和应对,确保企业的稳定效益,提高市场供给的效率。
        2 水厂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的现状
        2.1 水源的水质问题
        水厂在选择水源地时需要充分的分析,既需要考虑水源的安全性也需要保证经济性,因此在选择水源时,需要重视加强城市发展的规划和布局。由于水厂在完成建设之后,轻易不会改变水厂的水源,因此确定水源对水厂供给水质有着直接关联。如果水厂的水源地周边的环境较为复杂,工业企业较多,而且排放的污水没有进行有效处理就有可能导致地表水出现污染,造成水厂采集的水源受到污染,对人们的正常使用产生危害。如果水厂的水源处理能力不强或者处理意识不高,导致水质安全受到影响,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水厂的社会声誉受到影响。
        2.2 老水厂的工艺设备老化
        当前很多水厂在运行时出现了工艺设备老化等问题,对供水的质量产生影响。水厂一般依照建设时的标准进行工艺和设备的选择,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水质标准逐步提升,原有的工艺设备无法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另外水源会受经济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受到污染,很多水厂的水源地周边经济发展。农业种植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时所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工业生产的污水排放都有可能影响水源地,而导致水厂的水质受到影响。
        2.3 水厂的检测水平比较低
        伴随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水质检测和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依然较为落后,水厂的检测水平有待提高。为了保证我国水厂检测的强化,一定要重视加强净水系统的运行,及时更新水质检测设备。
        2.4 执法力度不强,管理模式不完善
        因为执法力度不高,很多供水单位不重视法律法规,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导致水源污染的问题受到了忽视。

与此同时一些水厂在进行管理模式建设时,出现了种种问题,管理的重点内容在调度和供水,不重视水质的检测和处理,导致水资源出现浪费,也无法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因此需要注意对水厂的管理模式进行完善。
        3 通过水厂运行管理提高供水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科学合理的供水系统
        在供水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水厂需要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习和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通过水厂进行水质处理之后,需要保证水质达标,才能供给给社会各界使用,所以水厂需要注意保证供水水质,形成科学完善的供水处理系统,合理的进行二次增压,避免出现水质受污染的情况,而水厂检测系统的建设是保证水厂供应水质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水质检测设备采购和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水体的各项参数进行有效监测,比如说水体的微生物量、氯离子含量等,合理的进行参数监测,有助于控制化学剂量的使用,防止出现化学试剂过量等情况,通过进行水质系统监测体系的优化,加强在线水质处理的力度,可以及时发现供水系统当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保证水厂供水的安全性。在水厂供水系统当中二次增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供水系统压力不足,可能会导致某些用户的用水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甚至会造成供水系统当中某些区域无法正常供水,造成管道污染物大量增加,对供水水质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3.2 做好水源地水体质量控制
        水厂在进行供水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水源地水体环境的控制,水源地的水质与水厂的供水安全性和质量息息相关。很多省市地区都出现了水源地污染的问题,主要是工业污染,另外生活污水污染和农业污染的比重也很大。如果无法有效地对水源地的污染进行控制,可能会导致水厂的供水安全性和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水厂需要注意及时排查水源地周边的污染源,与当地的环保部门合作,严格地对一些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控制,也需要全面的对低污染的企业进行评估,保证环境设备的有效运行,双管齐下,加强水源地污染的控制。
        3.3 提升中水回用效率
        伴随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逐步深入,居民的生活污水量逐步提升。很多水资源在应用时被白白浪费,而中水回收利用逐步成为市场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水厂与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管道相连接,对生活与污水进行一定的生化处理,控制污染物的含量,对水体质量进行改善,将一些经过消毒的中水用于进行路面清洁、园林灌溉等,另外需要及时回收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污泥,让水厂的经济效益提高,降低水资源浪费。
        3.4 制定有关突发性水污染的应急预案
        突发性水污染的问题多种多样,主要是水源地被污染或者供水系统的管道出现问题,造成水厂净水水体的污染物含量提高无法达到生活供水的需求,需要注意及时分析出现问题的问题,圈定突发性水污染的范围,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水污染的情况进行控制。只有加强水污染应急处理预案的建设才能对污染物污染来源不同的突发性水污染问题进行防治,采取相应的策略降低污染物的含量,确保水厂供水的安全性和质量。
        3.5 合理进行水资源定价
        在水厂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定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既需要符合公共服务的需求,也需要保障水厂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制定水价时,水厂不单单需要对经济成本、供水成本进行考虑,还需要分析公众的利益,统筹考虑。在水厂进行水资源定价时,需要对不同时段、不同季节的用水规律进行分析,在高峰用水的时间段稍微得提高水资源的定价,而在用水低谷期可以鼓励用水降低水资源的定价。通过合理的定价,对用户的用水时间进行平衡和控制,避免供水系统出现过载或者空载等现象,让水厂的供水成本降低,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兼顾公众利益,保证水厂经济效益和供水效益。
        结束语
        供水安全对城市的发展有着直接关联,因此水厂需要注意有效的对水质进行控制,保证饮水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雪立, 赵大力. 水厂运行管理与供水安全性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4):131-134.
        [2] 宁应俊. 水厂运行管理与供水安全性探讨[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3, 000(012):292-292.
        [3] 吕新, 莫余诚. 供水安全监控信息化系统在农村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8, 28(S1):150-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