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8/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李静
[导读] 摘要:以龙粳26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法,掌握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生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省云山农场  黑龙江  158420
        摘要:以龙粳26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法,掌握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生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水稻;磷肥;产量
        前言
        磷肥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是构成大分子物质及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部分,并参与植物体内的代谢。磷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远小于氮,略大于钾。适量施用磷肥可提高水稻产量,但过量施用磷肥将导致土壤磷素积累,不仅增加了成本,造成磷矿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导致水稻体内营养的流失。
        1试验地基本概况
        试验地设在云山农场水田科技园区,土壤属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64.8毫克/千克,碱解氮299.5毫克/千克,有效磷55.5毫克/千克,速效钾173.3毫克/千克,PH值5.71。地势平坦,灌排方便,供试品种为龙粳26。
        2气候条件概况
        日平均气温4月份较历年低2.0℃,5月份较历年高1℃,7、8、9月份气温接近历年。播种后因气温较低,所以水稻出苗较慢,致使插秧时水稻不足3.5叶,5月份气温仍然较低,水稻缓苗速度慢、不扎根,使水稻生育期延迟。7、8、9月份气温正常,日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对前期不利的自然条件做出了补偿,使水稻生长发育趋于正常。
        4-9月份气象资料
        3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3.1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龙粳26,氮肥为尿素,磷肥为磷酸二铵,钾肥为氯化钾(60%)。
        3.2试验设计
        处理一:亩施尿素13公斤、二铵6公斤、氯化钾5公斤;
        处理二:亩施尿素13公斤、二铵7公斤、氯化钾5公斤;
        处理三:亩施尿素13公斤、二铵8公斤、氯化钾5公斤;
        处理四:亩施尿素13公斤、二铵9公斤、氯化钾5公斤;
        处理五:亩施尿素13公斤、二铵10公斤、氯化钾5公斤;
        氮肥使用比例为基:蘖:调:穗=4:3:1:2;磷肥全部为基肥;钾肥70%为基肥,30%为穗肥。
        插秧规格:30×10厘米,每平方米28-30穴,每穴5-6株。
        试验小区面积为60平方米,单排单灌。
        4结果与分析
        4.1生育期调查
        表一 水稻生育进程调查表
        从表一可以看出,磷肥的用量对水稻的生育进程没有影响,抽穗、成熟基本一致。
        4.2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表二 水稻产量性状调查表
        从表二可以看出,不同的磷肥施用量,对水稻的产量性状构成有一定的影响,处理一、处理二在分蘖数、穗粒数、结实率方面与处理三、处理四相比,相对较低,说明在氮肥、钾肥同等用量的条件下,亩施磷肥6-7公斤这个量是不够的,不能很好的发挥氮肥和钾肥的作用。处理一亩产量为614.6公斤、处理二亩产量为621.3公斤,而处理三、处理四的分蘖数、穗粒数、结实率、亩产量皆高于处理一、处理二,这说明在我场现有的土地及气候条件下,亩施磷酸二铵8-9公斤相对合理,也就是说亩施二铵8-9公斤,水稻能较好的对三大元素进行合理的吸收利用,发挥肥效利用率,而处理5亩施二铵10公斤,亩产量较处理3、处理4略低,其原因可能是稻田水层管理,稻田温度所致,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5结论
        随着稻田种植年份的增加,老稻田的土壤结构、土壤养分含量及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比例都发生了改变,土壤养分的供给能力及作物从土壤中的摄取能力也在变化。从今年做的磷肥不同施用量试验中可以看出,在现有的气候及土地条件下,亩施磷酸二铵8-9公斤相对合理。但这也只是今年一年的试验结果,在生产中,磷肥最佳施用量为多少,氮、磷、钾的用量及使用比例为多少,如何确定还要因地、因当年的气候条件而论,以上只是做了一个粗浅的试验,还有待于近一步论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