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云山农场 黑龙江 158420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云山农场旱田试验区,土质为白浆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秋翻秋起垄。土壤PH值为5.44,有机质5.6%,碱解氮275.6mg/kg,有效磷21.1mg/kg,有效钾165.1mg/kg。
1.2供试材料
叶面肥:生命素,磷酸二氢钾,尿素
玉米品种:德美亚3号
1.3试验处理
处理1:亩施肥纯量11㎏,7展叶叶喷一次
处理2:亩施肥纯量11㎏,10展叶叶喷二次
处理3:亩施肥纯量11㎏,13展叶叶喷三次
处理4:亩施肥纯量11㎏,16展叶叶喷四次
处理5:亩施肥纯量14㎏,7展叶叶喷一次
处理6:亩施肥纯量14㎏,10展叶叶喷二次
处理7:亩施肥纯量14㎏,13展叶叶喷三次
处理8:亩施肥纯量14㎏,16展叶叶喷四次
处理9:亩施肥纯量17㎏,7展叶叶喷一次
处理10:亩施肥纯量17㎏,10展叶叶喷二次
处理11:亩施肥纯量17㎏,13展叶叶喷三次
处理12:亩施肥纯量17㎏,16展叶叶喷四次
处理13:亩施肥纯量20㎏,清水CK
1.4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采用小区试验,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32.5㎡
(10m行长、5行区、0.65m行距),机械起垄,人工垄上开沟施肥播种,每小区亩施肥纯量按处理要求,N:P:K都是1.6:1:0.6,亩保苗5000株。喷叶面肥亩用水量为15㎏。播后苗前采用乙.嗪.滴丁脂封闭除草,生育期间机械中耕三次。
2.试验结果分析
2.1气象分析
2019年的气象条件总体来说,对玉米的生长较为有利,年积温较高为2806.9℃,比历年2589.6℃高出217.3℃,生育期间的5-9月份降水较大,充沛的降雨,加之较高的温度,为玉米的正常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玉米的穗行粒数增加,粒重加重,最终产量增高。
2.2产量结果分析
从生育期调查看,各处理生育进程基本一致,从产量性状汇表总看,株高变化规律是随着底肥施用量与喷施叶面肥次数的增多株高有增加趋势,但幅度不大,都低于对照,穗长的变化规律也是随底肥施用量与喷施叶面肥次数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当底肥施用量达14㎏叶喷2次以上时,穗长超过对照,增加幅度在0.1—0.7㎝,秃尖的变化规律是随着底肥施用量与喷施叶面肥次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幅度不大,与对照差别不明显,穗粒数与百粒重的变化规律相同,都是随底肥施用量与喷施叶面肥次数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最后看亩产,规律也很明显,就是随底肥施用量与喷施叶面肥次数的增加而呈增高趋势,先看底肥11㎏的4个处理,虽然亩产都低于对照,但是随着叶喷次数的增多,减产幅度逐渐缩小,从叶喷1次的减产10.7%到叶喷4次的减产2%,每次可降低减产幅度2.6—3.2%。在看14㎏的4个处理,叶喷1次减产4.8%,2次减产0.7%,到第3次即可增产3.4%,第4次增产6.1%。每次产量的增高幅度在2.7—4.1%。最后看17㎏的4个处理,除了叶喷1次的减产2%外,其余处理均高于对照,增产幅度在2.7—12.9%,每次产量的增高幅度在4.6—5.6%。
2.3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处理1减效益89.51元/亩,处理2减效益69.56元/亩,处理3减效益50.81元/亩,处理4减效益38.96元/亩,处理5减效益39.06元/亩,处理6减效益9.96元/亩,处理7增效益20.34元/亩,处理8增效益35.34元/亩,处理9减效益23.04元/亩,处理10增效益13.56元/亩,处理11增效益48.36元/亩,处理12增效益93.66元/亩,处理13为空白对照。从经济效益分析可看出,有5个处理亩效益超过对照,其中效益最高的是处理12,亩效益为93.66元,其次是处理11,亩效益为48.36元,第三是处理8,亩效益为35.34元。
3.结论
3.1玉米底肥施用量在11㎏时,即使喷4次叶面肥,亩产与效益也都低于底肥20㎏未喷叶面肥的对照,当底肥施用量在14㎏时,叶喷3次即可比对照亩增效益20.34元,喷4次可亩增效益35.34元,当底肥施用量在17㎏时,叶喷2次即可亩增效益13.56元,3次48.36元,4次93.66元。
3.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尽可能的降低化肥的施用量,通过增加叶面肥的喷施次数来弥补底肥的不足,今年试验的结果是底肥用量可控制在14—17㎏之间,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叶喷3遍以上的叶面肥,
这样才能保证有好的效益。
表一 产量性状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