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22020219821121XXXX 河南郑州 4500002身份证号码:41012119750122XXXX 河南荥阳 450100
摘要:核电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事件,其中施工风险是施工现场主要发生、需重点关注的一类风险事件。对于施工风险事件,可采取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措施进行风险预防,同时通过结合合理可行的施工计划,确保满足各项施工需求,合理调配施工资源,积累施工经验,风险管理责任承包等方法,对风险事件的转移、规避和解决实现闭环控制。
关键词:核电工程;施工风险;风险因素;风险应对
1 核电工程特点
核电工程是具有项目周期长(建设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投资巨大(一般在1500-2000美元/kWh装机容量)、技术复杂、安全性要求高、物流密集、涉及单位众多、接口繁杂、场地集中等特点的特大型工程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外部风险、设计风险、采购风险、施工风险、调试风险、管理风险、合同风险、财务风险等。这些风险对核电工程的实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有的风险可能会引起工程的延期,而有的风险则可能会使得工程的负债太大,引起资金周转困难,导致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影响核电工程的整体经济性。
2 施工风险因素
根据现场施工出现问题的频次与领域,同时结合核电项目施工风险的特点和工作流程,将核电项目施工风险分为五大类。
2.1 施工技术风险因素
(1)设计因素影响。1)基础资料的准确性。设计基础资料和工程勘察文件可能受到技术经济条件和工程勘察手段的限制,导致资料和文件的准确性不符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或者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求,甚至出现重大错误。2)设计文件的时效性。由于设计进度的延误,造成施工急需的图纸及文件不能及时提供。3)设计专业的协调性。核电工程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核能、电气、热控、焊接、土建、安装、调试等各个单位和专业之间互相协调,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相关文件的准确出版。
(2)施工因素影响。1)施工单位技术能力。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项目管理的能力与经验、工程技术条件、施工力量与装备等,以保证项目具备技术实现的基础条件。例如,施工单位对新技术缺乏相关操作经验,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问题。2)工程变更。由于核电项目规模大、工期长,涉及互相影响和制约的专业众多,受政策法规影响大,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由于设计基础资料的不准确,造成现场施工情况与设计图纸有出入,或者临时增加/减少合同中所包含的工作数量等,从而必须开启工程变更。
2.2 施工活动风险因素
(1)施工组织计划因素影响。1)施工工序的连续性。由于上游施工已经滞后,造成后续施工无法按时启动。施工场地规划不当,造成工序间互相影响。如塔吊占用施工场地,却又无法按期拆除。施工组织计划不当,不同工种交叉施工造成互相影响。2)施工相关工作的时效性。施工相关文件未及时上报、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变更未及时通报总包方等,造成施工无法正常开展。
(2)施工活动过程中,与施工单位相关的问题。1)施工单位的变更及确定。施工单位迟迟不能确定或施工过程中需要变更施工单位,使得施工工作不能正常开展。2)施工单位违规施工。违反施工顺序、未按图纸施工、越点施工等,不但可能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因此而造成的返工或停工也会影响工程进度。3)施工单位过程施工文件问题。相关文件不符合设计要求、上报不及时不准确,导致相关工程不具备开工条件。
2.3 施工管理风险因素
(1)施工安全因素影响。施工过程安全措施不当、施工安全劳保用品不完备等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一旦具备条件将转化为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必将带来人员或财产的损失,增加工程代价。尤其对于核电工程来说,一旦发生事故,对于核电在公众中要树立的“安全、环保”的形象将造成极大损害,不利于核电事业的发展。
(2)施工质量因素影响。1)施工质量不合格。
由于施工单位技术能力不足、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或其他外部原因,可能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从而导致返工或停工等问题,延误工程进度。2)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事故隐瞒不报、施工质量处理滞后或不作为等,不但不能掩盖问题,反而使本应早就解决的问题积压,甚至进一步恶化。3)施工质量监督。施工单位质量自检力度弱或业主、监理对其监督力度不够,都可能造成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问题掉以轻心,为质量埋下隐患。
3 风险应对措施
3.1 预防为主,提高全员风险意识,明确风险转移与规避目标
风险管理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工作。项目管理的各级人员需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识别工作领域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关注其发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施工合同管理人员为例,需熟悉和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合同文本,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合同条款争议,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通过合理合法的专业分包,寻找有实力、信誉好的合作伙伴,把部分专业性极强的工程分包给专业施工单位,实现合理的风险转移。
3.2 客观认识现有技术水平,对施工计划有明确的梳理,确保计划本身的合理性及计划执行的严肃性
进度计划编制应全面考虑施工需求,避免过于理想化等不现实的状况出现,否则将会被不断恶化的现实状况所牵制,使进度计划得不到良好的执行,项目管理也变成了疲于应付各种突发状况。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要克服各方面困难,不能因为某些困难而轻易突破计划。设备国产化对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短期内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难度较大。因此在制定计划时,应对这一现状有清晰客观的认识,与设备生产厂家保持良好的沟通,随时监控厂家的产能及生产状况,避免设备问题影响现场施工。
3.3 立足施工现场,增强服务现场意识,力保满足施工需求
施工现场作为核电建设的第一线,是工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部分,现场建设的情况体现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水平。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应多前往现场,了解现场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满足和解决。各项工作均应以现场需求为中心,各部门需增强服务现场的意识,为保证现场施工进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4 关注供应链风险,合理调配资源,增强施工管理人员全局意识
核电站建设过程中的供应链风险主要是由于供应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的。由于目前国内核电站技术没有产业化,很多设备和材料受制于核电站技术的垄断与国际化,造成供应链维护代价和管理难度增大。因此,合理调配和利用现有资源,采取最优化的措施满足现场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资源需求有明确的把握和清晰的梳理,具有很好的全局意识。
3.5 注重经验与数据的累积,做好工程信息管理
核电项目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与技术性,项目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与资料累积,这些数据与资料不但是项目本身可研究的重要信息,也是后续同类项目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工程信息管理人员需具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也需要开发相应功能的信息系统,以满足信息管理工作的需要。
3.6 合理利用风险减少损失,保障利益
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留意各种索赔证据。包括会议纪要、来往信函、指令或通知、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现场的各种记录、工程照片、气象资料、验收报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合理利用证据进行索赔,是减少损失保障利益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4 结论
施工风险是核电项目管理中最直接发生且数量较多的风险事件,将这些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归类管理,有利于在实际工程中对类似风险事件进行预警和应对,提高工作效率,理清工作思路。在实际操作中,不必拘泥于施工技术风险等五大类别,亦可根据工程现状做出灵活的变更。应对措施的提出以五大类别为基础,围绕风险预防、风险应对、风险收益等几方面,通过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施行风险责任承包管理,并及时跟踪检查风险事件的进展情况,对风险事件的解决情况进行考核,形成整个风险管理的闭环控制。
参考文献:
[1]褚伟华;;海外核电总承包项目风险分析及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