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新疆 830049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其中,水利工程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工程,它的建设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给予其建设质量足够的重视。混凝土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要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严格保障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检测以及混凝土原材检测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混凝土检测试验能有效保障混凝土质量,对确保水利工程整体建设质量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检测试验;混凝土
1检测试验工作
1.1检测试验内容
①抗压检测。这是检测钢筋混凝土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应用这一检测手段时,需要注重全面细致分析和研究水利工程的各项基本情况,探讨水利工程特殊环境条件及其带来的施工影响,有效增加钢筋混凝土的载荷性,使其更好适应和承受水体的冲击与浸泡,同时还确保良好发挥钢筋混凝土自身的性能,支撑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②抗渗性能检测。这同样是检测混凝土的重要环节之一,当抗渗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水利工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会容易受到密实度的影响,产生漏水、崩塌的情况,带来不可估量的威胁和损失。③强度检测。水利工程想要维持着良好运行状态,需要发挥钢筋混凝土的优势和作用,保障钢筋混凝土具备较高的强度。具体实施钢筋混凝土强度检测活动时,需要从出机口的混凝土加以取样,将混凝土装入试模成型,脱模后进行养护至28天龄期进行抗压试验。
1.2检测技术方法
①回弹法是无损检测钢筋混凝土质量的常用方法,适用于强度在10MPa~60MPa的混凝土,在检测钢筋混凝土表面强度数值的基础上,判断出整体性的强度情况。这一方法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回弹仪对混凝土结构表面加以撞击,统计一组至少10个测区,每个测区16个点的回弹数值,从而计算得到混凝土本身强度数值的结果。使用V表示弹回的数值,使用R表示混凝土强度的数值,而使用L表示弹簧在没有受到力的长度,从而可以得到计算公式:R=VL。弹簧发生变形产生动力,导致钢筋混凝土表面的性能会给重物弹回的长度造成影响。实际使用回弹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好各项施工资料,包含水利工程设计方案、钢筋混凝土成分的配比资料、钢筋混凝土的强度标准等方面。其次,检测钢筋混凝土工作进行中,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建设情况,使用批量检测模式和逐个检测的方式。批量检测方式应用中,从相同混凝土结构中选择一种加以检测,如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和配比相同,通过检测判断混凝土的强度。而逐个检测方法是逐一检测好工程中的所有混凝土结构。再者,操作回弹法的过程中,要使得回弹仪器中轴线和撞击面之间保持着垂直关系。回弹作业进行中,采用缓慢加力的方式,使得重物质量逐渐加大,减少突然加力撞击情况的出现。开展检测活动之前,需要从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出发确定好检测位置,检测点数量应该达到16个,各个点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cm之上。最后,检测人员要全面细致观察好钢筋混凝土表面情况,避免在钢筋外露或者有石子存在的情况下开展回弹操作。按照每个检测点撞击一次的方式进行,充分收集各项数据,及时剔除掉偏大或者偏小的数据,按照平均值进行计算。
②当回弹法检测数据存在争议时,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钻芯法可以准确反应该工程部位混凝土的真实强度。采用钻芯机对混凝土进行取样,经过切割,加工成符合规范尺寸要求的试件,进行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试验。
2.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2.1原材料控制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加强对施工原材料的控制将有效提升工程整体施工质量。首先,加强对水泥、粉煤灰等胶凝材料的控制。混凝土材料中胶凝材料起到润滑胶结的作用。在实际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强对水泥的检测,通常需要检测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适应性以及强度,还有水泥凝结时间、需水量比和安定性等指标,并按照相关质量检测标准对水泥材料进行分批抽检,只有确保所有材料均达到出厂要求方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存储或应用,否则严禁使用。其次,加强对骨料的控制,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履行相关生产标准的规定,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同时做好骨料的检测试验工作,在得到相关专业人员的许可认证后方可投入施工应用。一般情况下主要需要对骨料的砂料和石料开展必要的检测试验。对于前者来说,主要应该检测其细度模数、饱和面干密度、含泥量、吸水率有机质含量等。而对石子,则需要针对其颗粒级配、超逊径、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等进行相应检测。最后,加强对外掺剂的控制。注重检测外加剂的减水率、含气量、抗压强度比等重要指标。这是因为其能够很大程度上强化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同时也能够对明显改善其和易变性,由此来看加强对其质量、配比等信息的严格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2.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工作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之前,为充分确保浇筑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首先需要清理模板和钢筋表层的杂物,接着做好新旧混凝土的衔接工作,由于在实际浇筑工作中,只有确保混凝土浇筑温度始终保持在5℃以上,才能为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当外部温度在-10℃以上,而且钢筋的直径是25mm时,此时则应该采取暖棚法对钢筋进行加热。此外,对细薄截面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则需要采取连续分层灌注的方法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均匀良好的振捣效果,并且确保每一层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保持在20cm以上,同时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或规避出现混凝土分层、泌水、离析等问题。在实际浇筑施工时必须确保一次性完成。如果在此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导致混凝土出现冷缝问题,则必须中断浇筑工作,等待之前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指定标准后,采取有效措施对冷缝问题进行修复处理,然后才能继续开展后续的混凝土浇筑作业。
2.3材料配比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而对于材料配比的调整主要是对混凝土中相关材料的比重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调整为施工配合比。在实际调整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关键因素有骨料含水量、超逊径、砂率。在混凝体实际施工时,需要借助于更加严格的检验方法,来充分确保其内部每种材料的比重均能够很好地达到工程施工的相关规范要求,在确定好各材料的比重后,需要由相关监管部门对其准确性进行审核确认,只有当达到制定标准时才能签发,并且正式投入使用,采取这种监管和管控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多配或少配的问题。而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对于这种材料不能投入正常使用,以免降低工程施工质量。
3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最主要、最关键的建设材料之一,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控制水利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控制,首先,需要通过完善检测试验的内容实现,既要包含原材料的检测,又要包含混凝土成品性能的综合检测;其次,需要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实现;最后,需要认真对待浇筑与养护工作,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检测试验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易善敏.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与质量控制措施[J].水利技术监督,2019(2):9-10.
[2]何雨倩.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珠江水运,2018(12):48-49.
[3]金伟良,项凯潇,毛江鸿,等.基于压磁效应的锈蚀钢筋应力状态检测试验研究[J].海洋工程,2017,35(6):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