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高效的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卢伟平
[导读] 在新形势下,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它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在新形势下,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它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生自制力略显不足,日常生活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易受到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诱惑,很容易脱离人生的正常轨道,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小学的校长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与策划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校长;德育工作;小学生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若学校忽略了这个问题,那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上世纪这一观点已经被提出来了,主要是解决当代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在进入新时代后,国家更进一步得到了落实,是为了让国民素质得到提升,使其不像以往那样愚昧,所以小学学校的德育工作至关重要,也只有这样,我国的素质型人才才能得到落实。
一、在小学阶段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各方面综合素质较强的小学生
        随着新时代的降临,国民素质教育也越发得到体现,为了我国素质型人才的培养,小学的校长必须全方位地考虑与实施,不仅仅局限在本校学生的考试与成绩上,还应当重视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使其不当“冷血人”。所以,本校的校长要坚决地进行落实,在其它相关人员的帮助下,要在本校多多组织一些德育的教学活动,在本校其它德育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尤其是各个班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让他们时刻监督与落实自己班的学生,使其具有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只有小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与认可,所获得的发展机会也就会变得更多,更广阔。
        2.有利于传承我国有效的民族文化
        强化小学道德教育对于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也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教育教学的开展除了增强其学习能力之外,还更应重视小学生的三观,使其具备正确的三观,培养小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与健全的人格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是我国民族优秀的“礼仪之邦”传承下去,使当代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就从当代的社会环境来看,大部分人并不重视传统文化,甚至严重者视其为异类,尤其是前些年一些国民把汉服看成为和服,当其言语相向。因此,本校要力图发展德育教育,使其让我国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3.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二十一世纪,国家需要的是各方面优秀的综合型人才。所以,学校教学的重点应要逐渐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让他们学会做人,对一些三观不正与教育意义浅薄的电视剧或者动画严加抵制,科学合理地进行观看,有利于本校的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使其更好地发展。
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一)营造氛围,助力德育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在本校的德育工作之中,要营造良好地环境进行助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比如,在校长的监督与领导下,要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贴到学校明眼的地方,
是本校的学生养成遵守校纪校规的基本素养,还有在本校随处可见的地方粘贴有关德育的相关标语,如“文明尚礼、团结守纪等等”,使用本校的电子屏时刻放映道德模仿事迹的录像,引导本校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校风建设,在学校各个花坛中树立“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的广告牌,从校园的各个角落加以诠释,再者,每一天让每班的值日生写下自己的感悟,让小学生时刻沉浸在德育教育的氛围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认识和人格素养,这不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还是适当地培养出社会主义人才基石的准则。


        (二)将德育工作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为了加强小学道德教育,还需要将德育与课堂教学高度融合。从小学德育教学管理工作来看最好实施的方式就是与各个学科进行融合教学,才能使德育工作深入本校的学生身上,为此为了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我校力图与基础学科进行开展,每周进行汇报总结,以此达到德育教学落实小学的实质,使其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比如,①小学语文文章的德育教学方面,可以促使其本校的学生懂得感受到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等等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小学生们的健全人格得到发展。②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丰富小学生在日常科技与生产等方面的德育数学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课内生活,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能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学习传统文化德育知识。③在体育教学之中,可以让小学生们通过一些体育的运动来丰富他们对于体育精神的良好教育,尤其是在团队合作的体育运动之中,让他们意识到合作德育精神的重要性,使其具备优秀的德育体育精神的基本素养。
(三)开展活动,践行德育
        德育,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实践。为了避免有些学生说一套,做一套,学校不仅要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要从实际活动中进行展开,使其紧跟时代的步伐,我校处处把德育文化活动放在第一位,树立他们的服务意识。作为新时代的德育引导人才,必须顺应这新科技时代的潮流,立足于新科技时代的前沿,开拓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想观念为之展开工作,为此我校每学期都会开展以德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比如,每年学校会在固定的节日前进行相关的德育活动,如,“父亲节”等一些基本的节日,我校会组织学生们孝敬父母的主题活动,把学生的父母请到校园中来,让学生为父母捶背、洗脚等,引导本校的学生拥有一个感恩的心,学校每年可以举办运动会,在学生与学校德育老师之间搭建舞台,校长进行监督落实,让学生之间自由发挥,秉承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点开展,在此既能选拔出体育运动优秀的人才,也能让学生们大显身手,从而促进了学生们综合能力的提高,个性也逐渐展现出来了,促其发展。
三、家校合作,合力德育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要充分利用好相关的关系,与家长们建立起良好地沟通环境,时刻关注着小学生的德育发展,使家校形成合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例如,学校可以每年会召开一次大型家长会,是让相关的家长与老师,学校密切接触的机会,使为小学生营造舒适的德育环境良好地契机,可以让家长更深地了解自己孩子的素质品德,同时我校要借助班级QQ群、微信交流群等随时随地向家长们进行德育地诠释,以便同时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促其小学生德育素养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德育素养养成的重要时期,我校要立足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地开展,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清楚社会人才的需求特点,深入小学生的内心深处,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帮助加强学生的实地体现,实现德育教育学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雪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性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1879-1882.
        [2].全面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构建德育工作新格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答记者问[J].基础教育参考,2017(19):3-6.
        [3]曹宏.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难点与对策——以甘肃省会宁县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17(11):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