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初中生进行有效地管理是每一个班主任毕生探求和实践的目标,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该学段的学习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当的思想教育有可能会给学生造成终身的缺憾。因此“沟通艺术”便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中应运而生。文章基于此点,探究和分析了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沟通艺术 初中 班主任管理 运用
初中班主任是班上学生的领头羊,他们身上肩负着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让其成为品德优良的社会接班人的重担。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使用科学合宜的方法,而沟通交流便给班主任的管理指明了一条道路。和学生进行平等地沟通交流,不仅能够探知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还能够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其健康地学习成长。
一、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1、确保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
很多班主任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对学生实行的是刚性管理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不和谐情况。很多学生会下意识的和班主任疏远,在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困难时,也不会向班主任寻求帮助。致使学生在犯错后,班主任也是不明情况地说教和批评,这让学生内心十分地委屈,更加加剧了对班主任的抵触心理,甚至还会处处和班主任“作对”,也无法让班主任有效地管理班级。而在合理地运用沟通艺术后,班主任会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充分地了解和关注,进而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能够切实地摸查出学生的情况,预防学生犯错,进而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在预定的轨迹里运行。
2、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
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属于柔性管理政策,它和传统的刚性管理政策最大的区别便是班主任是否真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时候班主任忽略了学生的诉求,以至于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因此,合理的运用沟通艺术,不仅缩小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有效地加深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情感。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会向班主任透露出更多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让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内心,及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样才能保证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给予适时的帮助,进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中运用沟通艺术的策略
1、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艺术
班主任管理的重点和中心就是学生,因此班主任应该深谙初中生青春期的特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沟通。并且班主任要摒弃自己传统的理念,不要以一副“高高在上”的严师作派展现在学生跟前。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成熟的阶段,他们更需要的是尊重,是倾诉,是沟通,而不是说教和责备。因此班主任应该放低姿态,变得更加地平易近人,可以和学生尝试做朋友,让学生对其倾诉自己内心的小秘密,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循循善诱,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和自己更加地亲近,也能够以正确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改正缺点。例如,在对班上的问题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沟通交流的方式,不要对学生大吼大骂,这样不仅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会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抵触抗拒心理,自然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艺术
家庭是学生坚实的后盾,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因此班主任应该重视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这样不仅可以让班主任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可以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学校生活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班主任在和家长进行沟通时,要注意不要夸大事实,要实事求是,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也要提出学生需要改进之处,这样才能让家长配合班主任,对孩子进行有效地管理。其次,班主任要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惑和不解之处,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在面对一些特殊问题学生的时候,班主任要给予充分地鼓励和信任,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继而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3、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的沟通艺术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很多时候学生在班主任的课上很认真,但是在其他科的课堂上,却会出现捣乱、开小差的情况,这样也无法保证学生的成绩全面平衡地发展。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和科任老师之间的沟通,了解上课的情况,包括学生的成绩、课堂的纪律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在对这些进行了解之后,班主任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的成绩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班级教学教育的管理者,班主任责任重大,还要身兼数职,让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运行,时刻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此班主任应该充分地发挥沟通艺术的作用,在学生之间、家长之间以及科任老师之间,进行有效地互动沟通,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平衡各方,尽快地解决相关的问题,进而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也为初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曲影.沟通艺术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03):221-222.
[2]李秀英,李春南.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