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时文静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提升以及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提升以及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需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对这一阶段的重要意义,并从多个角度出发,设计多种德育渗透策略,致力于让学生在愉快的班级学习中获得德育的充分浸润。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渗透方式;策略研究
        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各方面意识都在增强,最突出的表现是自主意识增强,希望自己可以有充足的话语权。基于此,在进行初中阶段班级工作时,需要认识到学生的成长变化与阶段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渗透。也即是说,初中阶段的德育渗透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对于初中生而言,平铺直叙地渗透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需要在研究渗透方式以及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设计多种有效的渗透策略。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德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策略进行研究。
        一、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式,工作中少不了沟通交流,而德育正好通过沟通交流进行渗透。然要想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德育渗透的效果,教师还需要在沟通交流之前进行一定的设计,并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地调整。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在沟通交流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注重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的运用可以让沟通交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沟通交流中进行德育渗透时,需要注重沟通技巧的运用。也即是说,可以对学生进行口头交流渗透,也可以进行书面上的交流渗透。并且,不管运用何种方式,都需要对自己的语言进行一定的设计,并在设计语言时考虑到学生的能力与性格。
        例如:在一次考试测验之后,我发现有学生因为打游戏而导致了成绩下滑,因此找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中,我并没有直接开始说成绩,而是从游戏的角度进行了切入,问学生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因为这是学生喜欢的方面,所以,话匣子很快打开了,在此过程中,我又问学生长大了想要做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做和需要做的事,我这个问题意在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通过这样的沟通交流,学生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承诺认真学习。这样的德育渗透润物细无声。
        (二)注重远程交流
        随着科技的发展,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便利,除了在学校之中的沟通交流,也可以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远程沟通交流。远程的沟通交流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交流感受,拉近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因此,需要充分利用远程沟通交流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现在人喜欢用微信,所以我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并希望有事请假的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微信跟我请假,这样可以增加班主任和学生在课外的交流。有一次,有学生通过微信请假,表示是生病了不能来上学,但据我了解他只是有一些轻微的咳嗽,并不影响学习。因此,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些生病需要注意的事项,又讲起来“轻伤不下火线”的军旅故事,在听完故事之后,学生沉默片刻,取消了请假申请。由此可见,远程交流也可以有效渗透德育。
        二、开展活动
        在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工作中,开展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不同的活动中,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会得到锻炼,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可以将德育渗透在活动中,增加活动的层次与内涵,同时深化德育渗透的效果。所以,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切入来在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
        (一)巧设活动主题
        在班级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从活动主题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于班级活动而言,活动主题可以概括活动的主要内容。所以,班主任在设计活动主题时,需要将活动内容与德育教育内容进行一定的结合,并在主题上凸现出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能注意到自己在做什么。


        例如:为了宣传孝道,强化学生的孝心,我给孝为主题给学生设计了活动。具体来说,在活动中,学生需要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负担。并且,父母需要将学生做的事记录下来,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将活动记录交给我,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他们进行打分和奖励。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会感受到孝的意义。
        (二)突出学生主体
        在班级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即是说,活动是为了学生而设计,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班主任需要明确这一点,并在活动过程中,减少对学生的干预,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进行活动。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得到多面能力的锻炼,还能切实践行德育的要求。
        还以孝为主题的活动为例,在这次活动开始之前,为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特意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学生会看到父母是如何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的。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即:父母对孩子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但其实父母也需要照顾,你知道怎么样照顾父母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活动过程中,用行动进行解答。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在活动中非常积极。所以,班主任应当善于突出学生主体,优化德育渗透效果。
        三、家校结合
        在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工作中,家校结合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通过家校结合,班主任与家长都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因此,对于德育渗透而言,班主任可以将其融入进家校结合中,让家校结合来优化德育渗透,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切入。
        (一)建立沟通机制
        在家校结合中进行德育渗透,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也即是说,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不一定每天都有见面的机会,需要在面谈的基础上,与家长建立起其他沟通方式。同时,班主任还需要根据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进行定期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同时也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例如: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比如微信、QQ、家访、家长会等等。这些沟通方式各有所长,班主任与家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沟通方式的选择。具体来说,班级中很多家长习惯用微信,因此,我会每个星期找时间与家长进行至少一次的交流,交流内容包括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也包括学生的各种行为。在双向交流和了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
        (二)设计针对策略
        通过家校结合进行德育渗透,应当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渗透策略。也即是说,在家校结合中,班主任与家长面对的是单个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班主任和家长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渗透策略,提升渗透效果。
        例如:在一次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校是一个样,在家又是另外一个样。具体来说,在学校勤于劳动,在家什么劳动都不做。对于这种情况,我和家长制定的策略是,我为学生设计单独的家庭任务,家长监督学生完成,并在监督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一定的鼓励,让学生感觉到家庭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进而积极地进行家庭劳动。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家校结合,学生可以得到较好的优化提升,对他们的综合发展大有帮助。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取得深远发展所必需教育内容。所以,对于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工作而言,班主任需要将德育纳入到工作范围中,并设计多种策略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能够受到德育的滋润,获得思想品德的提升,进而主动学习,积极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峰.解析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高新区,2018(07):99.
        [2]韩文沛.浅议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8(10):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