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邓阳曲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人们对小学美术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人们对小学美术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授课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美术最基础的知识外,还要用相关的知识,来增加自身对事物的美感,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在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下,如何对小学美术教学方式进行改变。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方式
        前言
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提高学生对自身的审美能力,这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因此,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对于作品艺术鉴赏能力,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除了为学生传授美术相关知识,还应注重对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此看来,教师不仅要保护好学生对于艺术的好奇心和兴趣,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来提升他们对艺术的审美水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教学方式,来改变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方式,并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直观性
小学阶段,学校都会安排1-2节的美术课。因为美术在此期间并不是主体课程,所以有些学校中并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师,大多都是班主任进行代课,因为专业度不够,所以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照书宣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很无聊、乏味,导致教学理念对于美术教师来说,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1]。因此,为了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特点,将教学内容表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美术时由繁变简,激发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除了教学模式需要改变之外,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度,让学生意识到美术可以丰富自身的修养。
以《趣味动漫》这节课为例,该课主要为学生讲述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个他们熟悉的动漫形象,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再依据动漫形象来设计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原创人物。我们就以“孙悟空”为例,小学生对他都比较了解,因为这个动漫形象是我国很经典的人物。根据他的外貌特征,在进行简单的剪影。首先,我们要拿出上课之前准备的剪刀、卡纸、彩色笔等物品,让学生根据多媒体的步骤进行模仿裁剪,这样更为直观性地让学生明白制作原理。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营造欢乐的气氛
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生活化情境来作为课堂设计,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内容应是新颖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热情不断地高涨。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面还比较短缺,所以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教师要多运用于生活化的情境,实现生活与美术理论相结合,更容易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艺术的美,从而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效率。
例如,在《春天来了》这节课中,该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盆栽植物的结构,然后根据外形特征用线描进行绘画表现。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师:同学们是怎么样来分辨季节的,如果春天来了,你们要怎么证明春天气息到了呢?生:春天的风会变得越来越柔和,柳枝上树叶发芽,路边的小野花开了等等。师:说的很棒,这些小植物都可以认定春天来了,但是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形式画在本子上吗?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能明白这些普通植物的大概轮廓都是能描绘出来。由此看来,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能激起学生对画画的兴趣,从而达到了优化小学美术课堂。
        三、合作互动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们在自己组内讨论问题,从而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2]。由于在小学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不是易事,所以需要教师在上课前要合理规划分组模式,不能让优生“一言堂”,也不能让潜能生“一言不发”,让他们集体学会分享自己的观点。不但如此,在小组交流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各自的特长,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尽可能地去表达自己,从而更大化地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例如,在《有趣的线造型》这一节课中,该课主要用不同材质的线,按照各种线的特征,将它们变成不同的形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线是丝、棉、麻、金属等材质的,所以这节课主要采用合作的方式让同学进行想象,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组内的创作理念。在上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铁丝和电线,试着让学生来固定形状,采用折、弯、绕、扭的形式让小组合作完成喜欢的事物形象。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要适应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让学生从中获得新知识,也能更好地帮助提升教师实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是否能优化小学美术教学课堂,就必须要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有感染力,营造欢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上),2019,11:120.
[2]周长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9,03: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