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初中地理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赵妍
[导读] 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进行教学设计
        摘要: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进行教学设计,可以降低教学难度,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有效性和质量,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做本土化的设计,本文将浅析乡土课程资源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
        关键词:乡土地理;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推进,人们对地理教学得要求逐步提高,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当中提升自身的能力,目标是让学生在地理教学当中能够培养起有益于终身发展和社会必须的品质和能力,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渗透乡土地理,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也能够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利用乡土地理引导学生理解学习重难点
        地理教材当中的知识点,有着整体性和特殊性的特点,一些知识可以泛型的应用于生活当中,但是一些偏冷门的地理现象和原理,在生活当中缺不常见,教师在教学当中选用的案例,大多是全国乃至全球当中的一些典型,这让教学失去了真实感,学生理解能力差,不能够从未见过的事物上将知识提炼吸收,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知识点通过乡土地理进行渗透,则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深化学生的理解,有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和强化。
        例如在学习《居民和聚落》这一课内容的时候,在分析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内容是,教师可以列举一个学生熟悉的事例。“为什么沿海城市的经济大多都要好于内陆的一些城市,改革开放为什么要从珠江三角洲开始?”,学生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发现沿海城市大多有港口,有利于货物的运送和引入,并且在过去飞机不普遍的时候,大多外来人口和物资都是由轮船运输,所以沿海城市的贸易往来比较发达,所以沿海城市发展迅速,学生也能够通过一些课外的资料去调查这一事实,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通过具象事物快速的帮助学生加深认识,提升自身能力,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利用生活实例拓展教材内容
        很多学生不爱学习地理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地理知识点大多比较抽象,学生缺少记忆方法,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知识,并且不能够将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当中。这是因为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脱离了生活,没有将地理做“本土化”的处理,导致知识和生活脱节,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

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善于把地理知识和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去分析一些本土化的问题,评价经济发展,探讨一些有效策略,让其认识到地理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则能够改变学生对地理的固有看法,大幅提升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因地制宜发展我国农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农名耕种作物的类型,去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对农民种植的影响,结合一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去分析这么做的理由,结合当前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去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另外,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去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策略,把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案例当中,去解决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这样去教学,知识的讲解与学生的生活就息息相关,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倾注更多的经历和情感,也能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知识内化和外部拓展的效率,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三、引入乡土地理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具有空间上的广阔性、时间上的无限性、知识上的综合性,而学生自身的学习视野较窄、学习地理时间较短、认知能力有限,则与地理学科的学科特性有着巨大的冲突。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通过想吐地理引入知识点,能够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复杂知识简单化,让学生运用已知的生活经验去理解知识,能够有效的降低学习难度。
        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课当中,学生对于“两分两至点的昼夜长短变化和地面获得热量变化情况”感到抽象难以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同学们从进入五月份以后,有没有发现你们放学的时候,天色有了变化?”,同学们会以后回答“不一样,感觉天黑的越来越晚了。”教师这个时候提示,“没错,同学们感到这个变化,是因为随着季节变化,进入夏季白昼时间会增长。”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在地图上找出当地的地理位置特征,然后与知识点进行结合,这个时候学生就能够对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将知识点套用到生活当中去加深理解,从而迅速的掌握不同地理位置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地表热量的获得情况,这对学生个人能力的促进和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教学,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优化教学架构,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课堂感受,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善于收集“乡土化”地理教学元素,将其融入到教学当中,提升教学表现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巫冬元.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初中地理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资源,2020,(4):24-25.
[2]邓江楼,邓明丽,穆洪发.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8,(10):4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