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韦正
[导读] 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理论性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如何将高中政治知识运用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进行理解,并能够在课堂学习上进行良好的运用,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运用生活事例、插播相关视频、设置互动活动、讲解故事内容等方面讨论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高中政治知识进行理解,还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事例、相关视频等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积极性,便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一、运用生活事例
       高中政治知识与我们的生活也是紧密相关的,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便可以将政治内容与生活中的事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课堂上用生活中的事例来为学生解释政治知识,这便易于学生对高中政治知识的理解,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掌握相应的政治知识,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生活事例的选择,还需要让教师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学生曾经经历过或见到过的事例,这更能给学生深刻的感触和启发。
       在教学《多变的价格》中的影响价格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将生活中某一物价的上涨、下降为例,为学生讲解这一知识点。学生从这一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中,便能够理解价格变动的原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猪肉价格的变化这一事例向学生询问猪肉价格产生变化的原因。此时,学生便能够回答说:“因为猪肉比较紧缺,需要的人比较多,但是没有那么多的供货量。”接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所以价格受供求变化的影响。当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便会上涨,当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便会下降。但这知识价格变化的一部分原因,大家想一想,在猪肉涨价前,猪肉的价格是多少呢?这个价格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呢?”此时,学生便会回答说:“可能是市场上大家一起商量的结果。”此时,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用政治知识中的名词进行解说:“其实这就是猪肉的价值,它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这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指生产猪肉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在这期间耗费了多少时间,便有多少价值。这也是影响猪肉价格的重要因素。”通过用生活中的事例为学生分析政治知识中的名词,学生便对这一课程的知识点有了清楚的了解,能够在课堂学习上掌握更多的课堂知识和课堂学习能力。
       二、插播相关视频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为学生插播相关视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视频中,可以为学生展现与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或与课堂相关的情境。在插播了相关视频后,再让学生对视频中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也能够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课堂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良好的政治知识。
       在为学生授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继承的迫切与紧要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剪辑一个视频。在视频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查找一些对民间艺术家采访的视频,将民间艺术家对于传统艺术发展的担忧剪辑到视频中,之后再从网络上搜索一些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并剪辑到视频中。在为学生播放这段视频的时候,学生能够从采访片段和文字性的资料中,意识到文化传承的紧迫性,并使学生形成责任感,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注重对文化的传承,能够积极主动地将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视频的播放比教师的语言表达更生动,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快地理解政治知识,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上能力的提升与进步,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掌握良好的学习信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上能够充分了解更多的课堂知识。


       三、设置互动活动
       为了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课堂互动的活动,让学生针对某一政治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共同查阅政治学习资料等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能够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对政治知识的讨论,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理解便逐渐形成。当学生针对政治知识进行交流后,教师再让学生表达出来,便能巩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由此即能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授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课中的内容时,便可以通过为学生设置互动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一个案例,让学生针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如“市民王某希望了解本市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公开相关数据,但环保局未予作答。于是王某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保局履行职责。法院判王某胜诉。”在展示出这一案例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觉得为什么王某能够在这个案子中胜诉呢?环保局不也是国家的吗?为什么法院会判王某胜诉?”之后,便可以让学生与同学进行讨论,从所学的课程内容中分析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能够将此课的知识重新进行梳理,并从讨论过程中了解到公民有权利监督环保局的做法,并且环保局的烟气排放情况公民有权利知晓,国家也支持公民依法维权,所以王某在这次案件中才会胜诉。在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政治知识的角度再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总结,即:国家支持公民依法维权、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公民享有监督权。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便能够使学生对于政治课程中所提到的政治知识有所了解,能够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率。
       四、讲解故事内容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知识的内容比较枯燥和乏味,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故事内容来对课堂氛围进行调节,通过故事来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政治课堂中。当教师为学生讲解故事性的内容时,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提升,在课堂上会更加集中精力思考政治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良好的学习知识和学习信息。
       在为学生授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屈原的故事,让学生从这一故事中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从而达到对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行培养的目的。“在战国时代,楚国和秦国争夺霸权地位,诗人屈原非常受楚王的器重,但是屈原的主张却遭受守旧派大臣的反对。他们开始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便渐渐疏远了屈原。这样屈原非常伤心,在此期间,屈原写下了《离骚》《天向》等作品。在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楚国八座城池,于是派使臣去与楚怀王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谏,但是楚怀王依然没有听信屈原的建议,还把屈原逐出了郢都。结果楚怀王被秦国囚禁起来,三年后抑郁成疾,去世了。这时,新的楚王继位,但是依然无法阻挡秦国的攻击,仓皇而逃,郢都被攻破。当屈原在流放途中听到这些消息之后,万念俱灰,便投入了汨罗江。大家对屈原的这种精神所折服,纷纷来到江上,将粽子、鸡蛋、黄酒等倒入江中,希望江中的蛟龙水兽不要吃了屈原的尸体。”学生从这样的故事中,便能够生生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能够充分体会到这一课的教学重点。
       综上,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事例、插播相关视频、设置互动活动、讲解故事内容等教学方式均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中更加积极地思考政治知识和问题,并对政治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倩茹.高中政治课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39-140.
       [2]张爱辉.基于兴趣引导的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72-73.
       [3]王闺光.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J].江西教育,2016(33):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