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刘元鹏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实施以及现代教育的迅猛发展,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实施以及现代教育的迅猛发展,现如今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多地将关注的焦点放到了学生兴趣的培养上。而观察现如今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阻碍着历史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因而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探究并寻求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历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培养兴趣;历史故事;课堂情境;角色扮演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对现代化教育中教学的趣味性和科学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构建趣味化的教学课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已成为教师在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初中历史这门人文性较强且知识点繁多、复杂的学科来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通过多元化、趣味化教学模式的采用实现学生兴趣的建立,摆脱传统教学中枯燥、无趣的教学局面,为高效化历史教学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石。
        一、借助趣味历史故事,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历史本身是一门讲述过去发生事件乃至远古时期事物的学科,教学内容相对枯燥,而教师如果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很容易令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将历史教学与当前比较流行的电视剧或是趣味历史故事融合起来,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探究欲望,加深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注重趣味历史故事在课堂上的渗透,以此来调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欲望,推动历史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例如,在进行《盛唐气象》这可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影视剧如《大唐英雄传》、《大唐飞歌》等情节,向学生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探究欲望。在讲到安史之乱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电影《猫妖传》中的故事情节,即唐玄宗为了安抚安禄山,答应将杨贵妃处死,而由此引发的一连串事件,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引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探究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了解。如此,通过趣味历史故事的引入,将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历史教学得以顺畅、高效地进展下去。
        二、创设生动课堂情境,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先进的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得到极大的改进和创新。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增添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是视频,实现生动课堂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良好情境的感染下产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意愿和动力,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探究图片、视频背后蕴含的历史知识,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对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这课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明朝在科技、建筑以及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比如科技方面出现了一些与科技有关的著作,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这些书籍的作用及其地位;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明长城和故宫建筑群的建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音像资料为学生展示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对这一时期建筑的风格、特点、布局有整体的认识;在文学方面上取得的成就是“明代三大奇书”的出现,即《水浒传》、《西游记》、《三国志通俗演义》等等,利用多媒体将这些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如此,通过借助多媒体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便于学生从多个感官全方位地了解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实现历史学习兴趣的建立和发展。
        三、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感官认识
        历史知识本身具有的年代性较强的特征很容易给学生的理解层面带来难题,导致学生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使得历史教学变得单调且乏味。而历史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对生活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为了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摄入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学应积极组织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摆脱课堂教学的限制和束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历史知识的魅力,感悟并体会历史知识传达的智慧,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感受,让历史学习变得轻松、愉悦。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或是人文性较强的景点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与历史人物或是文物有关的历史故事,并引导学生透过对这些故事、事件的了解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形式了解历史。比如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指南针,尝试如何使用印刷术等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历史认知。如此,便将历史教学范围和内容与实际生活巧妙结合了起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应在积极转变观念和思想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学生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采用实现学生兴趣的建立,将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充分展现出来,并最终达到提质增效的历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彦喜.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培养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
        [2]张学敏.走出课堂近距离接触历史[J].学园,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