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飞速提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个人修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非常重要。因此,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我们一定要较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下面,笔者从丰富音乐展现形式、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三个方面入手,浅谈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性
音乐是陶冶学生人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在当下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得到重视和大力落实的时代背景下,音乐学科在学校课堂中也被人们重视起来,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有效的进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效率,本文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小学音乐教学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音乐展现形式
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音乐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所承载的信息量大,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形式。并且多媒体对学生把音乐分解成多个感官的刺激,学生在这种多元化的音乐已经当中,更容易理解和消化音乐知识,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从而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展示歌曲的韵律、歌舞结合的表现形式。这样学生对歌曲会有更深的了解,并且扩展学生思维与想象的空间。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和状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小蜜蜂》歌曲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首歌曲是德国儿歌,韵律十分简单,易于演唱和表演。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一段英国小蜜蜂的动画片,学生肯定会特别感兴趣,然后教师问学生一个问题小蜜蜂有什么特点呢,小蜜蜂的声音是怎么样呢?。当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下小蜜蜂采蜜的小短视频,展现小蜜蜂的勤劳。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学习这首歌曲呢?,给学生播放小蜜蜂的完整视频,将小蜜蜂的韵律和节奏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现,让学生跟着老师学唱。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小蜜蜂德国的原版,让学生对《小蜜蜂》这首歌曲有更深的理解。
二、利用合唱教学,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合唱教学除了能使得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还能使得学生在合作演唱的过程中陶冶身心、提升情操,发展自身的合作交际技能,可以说,合唱教学之于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的健康茁壮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出发,关于优化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策略探讨必不可少,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形式有趣、生动,学生就会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吉祥三宝》歌曲时,由于很多学生对这首歌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集体合唱的兴致不高。基于此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提议:待到教学结束之后,随机分小组进行合唱比赛。为了赢得这个比赛,学生自然会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就为合唱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待到下课之前,笔者便随机分小组,并请每个小组出一名评委,与笔者一起评判其他小组的合唱,看看是否合格等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合唱教学的质量自然会逐渐提升。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合唱知识。
三、通过身体律动,培养学生音乐情感
在每一个音乐歌曲中,都蕴含了作者的情感或心情,单独凭借教师的讲解,将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歌词中蕴含的情感的理解。而如果通过一定的身体律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不一样,他们也许跟着教师的节拍也活跃起来,甚至跳跃起来,在或兴奋或悲伤的情感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更强,提升学生的音乐情感,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教学《表情歌》歌曲时,可以让学生做出不同的表情:高兴、生气或者着急等,结合整首歌曲的基本旋律或情绪,引导学生在边歌边舞中把握主要内容。在一些音乐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放开手脚的束缚,让他们进行一定的创新,比如为音乐编写一定的舞曲,然后让他们通过舞姿展现出音乐的效果。
再如,在教学《七色光彩》歌曲时,可以鼓励学生跟着韵律翩翩起舞,一起感受音乐和舞蹈结合的独特魅力。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编写一个属于自己小组的舞蹈,然后纷纷进行演绎。之后,笔者让全体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佳优秀创作小组并给予物品奖励。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弥补了传统音乐教育中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与发展能力,使得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可以快速得到提高,有利于增强了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培智音乐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的魅力,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不断的进行体验,进而充分的融入到音乐教学的课堂,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培智音乐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温素红.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音乐时空,2015(09):186.
[2]张晓旭.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学周刊,2017(14):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