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雷娜
[导读] 在历史岁月的长河里,衍生了无数的知识文化和创造发明,
        摘要:在历史岁月的长河里,衍生了无数的知识文化和创造发明,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在历史创造发明的基础上被我们不断改良创造,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所做的却是少之又少。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加入,人们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各家形式化多样化,所以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越来越少,甚至有些传统文化已经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当中,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挽救传统文化的流失,近年来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不断提高,在致力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鼓励国民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中音乐;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那么这是一个全民化的活动,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为传统文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所以在现代教育当中,也加入了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通过多个科目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实现基础教育从小做起,将传统文化融入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多方面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音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项目之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内容的不断丰富,对于的音乐的认知和喜好也有了一定的改变,所以在学生高中时期正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最好时期,所以本文针对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音乐教学当中进行探讨。
一、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音乐教学当中
(一)增加课外学习,提高鉴赏能力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才会为我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但是不论是什么形式的现代音乐,其根本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传统音乐之上的。古往今来,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众多的音乐形式,不论是古典音乐还是现在国风音乐都有一定的文化特征。尤其是现代音乐当中,国风音乐大为流行,从曲风到填词都带有强烈的传统文化色彩。所以教师在讲授《培养音乐的耳朵》这节课程当中,教师可以带领大家欣赏一些特点鲜明的音乐作品,例如京剧、黄梅戏、豫剧等等,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每个音乐形式的不同体现和所代表的意义,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欣赏,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范围和丰富音乐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结合教材带领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所以每段音乐背后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和故事,平时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注重是旋律和歌曲的内容,甚至对于音乐的选择过于偶像化,导致现在的大部分音乐为了销量经济,迎合现代人的需求而基本不会在意音乐背后的意义和故事。当然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但是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在了解音乐创造音乐的同时也要丰富音乐的灵魂,这是音乐素养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在音乐教学当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音乐常识,我们在讲授音乐课程的同时也要带领学生学习音乐背后的故事。
例如在《音乐的悲剧美》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让学生通过这首曲子来进行联想,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这首曲子?在我国传统音乐是以什么方式来表达情绪的?还有哪些传统音乐是帮助我们表达情绪的?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养成听音乐下意识思考的习惯,同时加深对传统音乐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三)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随着国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不断提高,在娱乐文化生活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不论是古风的词曲以亦或是古代诗词转化的歌曲都可以帮助我们来学习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尤其是学生高中时代,有了一定的知识文化基础,对于音乐的喜爱也有了明显的个人特色,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重视和宣传,每个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认知。那么教师就可以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和音乐相结合,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
例如我们在学习《从古典走向浪漫》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推荐学生欣赏一些古风音乐,然后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典乐曲(如:高山流水、梁祝、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来进行填词创作,要求要符合音乐意境,并能有完整的表达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体会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乐趣。
(四)尊重个性化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在现代家庭当中,极为重视学生的特长培养,几乎每个家庭都会让孩子学习一些课外技能,例如古筝、琵琶等等,这些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生存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现代教育指出,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发展。尤其是在学生高中时期,每个人的个性化表现明显,对于喜好也有了明确的方向,所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古筝,有的学生喜欢二胡,那么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深入引导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兼容包含多种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随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日益增高,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开始逐步提高,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应当担负起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将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为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樊国林.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186.
[2]朱翠碧.基于传统文化的高中音乐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2019,(28):94-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