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体育的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钟大文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一些新型教学手段或者教学模式被广泛的应用到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之中,有效的激发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力,带动了班级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的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的对这些有效教学手段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准确的把握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规律,助力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能力提升与技能渗透的主渠道。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体育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形成以及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我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树立正确理念,助力有效体育教学;采用分层教学,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结合学生情况,实施针对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浅谈下小学高年级体育的有效教学策略,期待能和各位一线小学体育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一、树立正确理念,助力有效体育教学
        正确的教学理念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先导,但从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基本教学现状来看,部分体育教师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体育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视力度和教学探索的热情不够高涨,自然会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还需要小学体育教师积极的进行改革和探索,并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其一,重视体育学科。小学体育教师要全面的理解体育学科对于学生强健体魄、塑造完善人格及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进一步的提升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并积极的探索体育课堂高效施教的策略和手段,有效的设计契合学生学习特点、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中长期教学目标规划,同时积极的对每节课的进行细致规划。例如,在教学“篮球的运球”内容时,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目标:了解篮球运球的意义;掌握篮球运球的基本技术规范;探索行站立投篮的方法等等,从而真正的重视起体育学科和体育学科的课堂教学实施。
        其二,树立正确理念。需要教师积极的转变教学理念,有效的在教学中贯彻和落实服务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等理念,真正的让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的具有科学性、更加的具有人性化,从而助力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二、采用分层教学,满足所有学生需求
        小学生的身心差异比较大,尤其是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适应的足球特点也不尽相同。

如果教师在足球教学中对每一个学生都采取同样的训练方式,不仅可能会加大学生受伤的隐患,并且也使得学生的足球特点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比如德国拜仁慕尼黑的球星托马斯穆勒的身体很笨重,盘带能力也不突出,但是跑位很有灵性,仍然成长为一名世界级球星。教师要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身体差异制定合适的训练量;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与足球特点给学生制定相应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出现在足球场上合适的位置。
        例如,在进行“足球”训练时,我首先掌握学生的身体各项指标,包括肺活量、体脂、骨骼、心率等方面的数据,然后参考医生的意见,给每一个学生制定了单独的运动处方,在足球运动中进行分组训练,保证每一个小组都能够系统科学地进行训练。另外,不同的身体条件,学生可以发展的足球特点也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对抗能力较差,但是速度很快,传球很好,我会让学生踢边锋的位置,并且根据边锋的训练方式来培养学生;有的学生视野较好,传球比较出色,我会让学生踢中场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实现足球训练教学的利益最大化。
         三、结合学生情况,实施针对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反馈,公正、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保证分层教学的效果。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以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为主,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不同的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出现的问题,有效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促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超越、完善自我。此外,教师也要注重加强和指导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展开互评,促进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提升。
        例如,在上课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生完成的状况对学生进行评价,以鼓励、关爱的口语对学生进行表扬,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同时,我还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而完善自身的素养。
        总而言之,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形式,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体育教学观念更新的生动体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多方面渗透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秉承立德树人,德智并举的教育方针,从学生的学习和思想认识实际出发,以促进有效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
        参考文献:
        [1]姜春刚.对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306+313.
        [2]宋碧辉,屠小亚.浅析小学中高年级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252-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