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张海磊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新的教学任务。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有效地采用多种方法驱动学生发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高中体育学科而言,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突破机械灌输知识和技能的局限,引导学生体验多样活动,发展运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健身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新问题。体育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在组织高中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在教育根本任务的指导下,树立育人理念,并结合该学科的特点,采取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实现健康发展。立足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我在组织体育教学的时候,一般采取如下策略培养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
        所谓体育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能力。就认知能力而言,认知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探究与理解,其实就是在实现认知结构的构建,潜移默化地发展认知能力。一般情况下,认知结构的构建分为知识迁移,知识转化和知识评价这三个阶段。因此,在组织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以这三个阶段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运动认知能力。
        以“篮球”中的“进间四角传球”为例,该节课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进间四角传球技巧,学会进间四角传球。在日常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无论是参与篮球训练,还是观看篮球比赛,大部分学生早已建立了篮球运动认知。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将学生们的篮球认知情况作为教学依据,尝试驱动学生们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进间四角传球技巧进行探究。具体地,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初,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直观地播放了篮球训练视频,此视频以进间四角传球训练为主。在学生们观看的同时,我提出了如此问题:观察视频内容,其中涉及到了哪些篮球技能呢?在如此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自主地联系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篮球经验,对篮球技能进行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因为进间四角传球是一个新的内容,大部分学生无法准确说出其技巧。于是,我再次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进间四角传球画面重点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形式,对进间四角传球技巧进行分析、总结。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不同的技巧,为了获取正确的技巧,自主演练,从而在讨论和演练的结合下,获取进间四角传球技巧初步认知。立足学生们的知识建构情况,我准确地讲述进间四角传球技巧,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地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如此教学,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还使学生们通过获取知识建构体育认知,便于发展体育认知能力。


        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基础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能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锻炼身体,从而通过运动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解,提升运动能力。从社会适应性内涵的界定可以看出,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锻炼能力,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是学生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了有效地在高中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我会围绕讲授的内容,为学生们设计探究任务,驱动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取知识与技能,并自主锻炼。
        以“跑”为例,这是一项极具枯燥性的体育项目,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往往采取灌输知识的方式,将教材中现成的跑步技巧堆积给学生们,忽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们在消极情绪的影响下,难以扎实掌握所学。而且,在参与训练活动的时候,受到反复跑步的影响,不少学生也会失去兴趣,甚至感到身体疲劳,如此不利于自主跑步,锻炼身体,提升社会适应性。为了优化跑步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立足具体的跑步技能为学生们设计了合作探究任务。具体地,以“小步跑”为例,在训练教学的时候,我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们观察,获取动作技能。接着,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要求学生们按照标准动作进行演示。根据学生们的动作情况打分,最后获得分数最高的一组为获胜方,给予奖励。在竞争意识的驱动下,学生们会自主地在小组中互相监督,互相指导,积极演练,从而在不断地训练中,提升技能水平,潜移默化地发展社会适应能力。
        三、健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掌握健身要素的能力,然后自主地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应用,通过切身的实践,逐步发展独立健身意识的能力。简单地说,健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因此,在组织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在讲授了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后,为学生们设计多种多样的生活活动,驱动学生们走进生活,自主实践,锻炼身体。
        比如,我在组织了“跑”活动之后,为学生们设计了接力跑活动,要求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形式进行跑步。
        总之,在实施高中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教学所需,灵活地应用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运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体育核心素养,为实现健康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俊.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运动,2018(12):116-117.
        [2]彭茂发.如何认识与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8(06):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