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要想做好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手。其中,英语阅读是理解这门语言的检验标准,写作是对一门语言的应用与表达基础,二者相辅相成,涵盖了语言的输出和输入。在教学中,整合阅读与写作,让二者相互促进是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本文基于此,描述了开展读写结合模式的教学意义以及教学策略,旨在为提高英语角教学质量作出点滴建议。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英语;教学探究
阅读和写作作为初中英语的两大模块,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做好阅读与写作教学,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初中英语的教学当中,有部分教师将阅读和写作教学分开,这样不仅造成了教学时间上的浪费,还规避了读写结合的优势,不利于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当务之急是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意识到读写结合对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转变教学思路,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
1.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课堂首先能够提高教师的教材整合与课堂授课能力,可以从根源上改变教师之前封建的教学观念,开拓他们的教学思路,促进教学创新,将单一化的阅读与写作分开的教学逐渐整合利用,发挥教师的资源掌控能力,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与学科素养。其次,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并且在对文章的阅读过程当中,会从潜意识里去思考写作手法、字词运用、时态表达等与写作相关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对知识思考频率,更新学习方法,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最后,充分借鉴阅读文本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不断提高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学习方法的掌握,进而反哺阅读,实现阅读写作共同进步。
2.基于读写结合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2.1深层阅读教材资源,形成写作框架
在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注重词汇、句型、时态等的教学,同时,还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做好文章的写法技巧的教学。例如,在教材文本的教学当中,根据初中英语考试大纲的要求所分成的24部分写作内容,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掌握技巧;第二,关注文章的构思、布局以及通篇描写,确定写作的结构特征,让学生对英语的表达方式产生更多了解,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还应该通过课前导入、阅读思考、读后反思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的基本过程,进而掌握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从阅读的反思中体会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回忆阅读,形成语感,提高学习的效率。
2.2广泛阅读课外文本,积累写作素材
除了对教材知识的整合学习以及深刻研究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对课外文本的阅读与理解,通过广泛大量的阅读,增强英语语感。提高字词的识记量。同时。积累写作素材。让读和写在学生的潜意识中进行融合。例如,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以此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学习新知识,拓宽视野。在对课外文本的阅读中学生需要进行必要的思考,摒弃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方式,而是将文本单纯化,不为做题而阅读,而是为了了解文章意思而阅读。在阅读中,要注意对好的词句进行积累,并且,可以进行仿写,发展自己的素材库,进而不断提高读写能力。
2.3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拓展写作思维
要想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效率,将读写结合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可以在教学时提高课堂交流合作的频率,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充分主导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及方法,进而提高英语思维与眼光。例如,在教学“Rainy days makes me sad”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Rainy day的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同学喜欢Rainy day,有的学生讨厌Rainy day……让他们进行自主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别人的想法,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通过思维的碰撞,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写作的构思。有利于完整地进行写作描述,深化情感在写作中的表达。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与表达激情,促进读与写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对教材深入挖掘剖析,将读与写的教学进行整合与融汇,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产生读写结合的思维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与思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解放他们的思想,不断形成英语思维与眼光,不断推进初中英语的教与学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莲莲.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18(13).
[2]顾伟红.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英语广场(下旬刊), 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