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的教育当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处于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因此更加需要重视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生物学科的学习本身也比较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更加应该着重加入创新的元素,可以使得学生通过知识学科的学习最终提高能力。既然说到创新,很多教师都没有重视到这一点,课堂中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知识点,没有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需要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笔者就根据学生在学习当中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能力;结合生活场景;鼓励自由讨论;实验教学
既然创新能力在学生学习阶段中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如今的社会而言,创新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堂中教学的时间不长,教师却需要在短暂内完成比较多的教学任务,因此课堂中教师就需要改变一下教学方法,不能够课堂中只是给学生讲解知识点,更加需要重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保持好同样的知识进程。在进行知识点讲解时,可以充分借助实验的方式,或者是给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讲课的效果。
一、教学结合生活场景
生活场景非常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本身生物学科就比较考验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因此生活化的场景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可以理解更加方便。一些场景也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这样在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也就会使得学生感兴趣。利用学生可以快速理解得方式,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一些延伸,这样学生的思维也就会随着教师的讲解方向进行扩散,便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深入学习。同时,课堂中更多结合生活场景的方式也可以使得学生在生活当中应用知识点。
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这一小节时,由于生活当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光合作用这一原理,因此课堂中在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更加偏向于学生对于光合作用本身的思考,结合植物的一些特点,引导学生可以不断深入到原理当中。教师可以更多地给学生进行举例,结合植物的一些特点,给学生进行讲解。本身结合生活的方式,学生在进行理解时就可以更加容易,而且也可以使得学生有意识将课堂中所进行学习的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应用起来,提高知识点学习的效果。
二、鼓励课堂自由讨论
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进行听课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因此教师如果在课堂中讲课的时间过长的话,就会容易导致学生听课的效果降低,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因此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进行学习,就需要借助到自由讨论的方式。
本身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点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因此自由讨论时间也可以说是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散思维进行表达自我的机会,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在这个环节当中更好地思考。
例如,在进行“细胞中的无机物”这一小节时,由于无机物也是学生已经有概念的知识点,因此这节课当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课本当中的相关知识点,然后留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针对于自己在预习的环节当中没有进行理解的内容,学生需要在和其他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进行讨论和思考。课堂中的学习氛围就可以被很好地调动起来,而且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节当中,提高对于知识点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一些认知,并且学生的思考方式也会随着这样的长时间练习而有一些改变和提高。
三、实验教学深化理解
如果说教师进行讲解知识点的方式不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那么实验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再好不过的教学方式。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往往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弱化,呈现出来的知识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在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也就更加有效。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是学生思维能力发散的时间,学生可以通过改变实验的某个环节,从而发现不一样的知识,这也是一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
例如,在进行“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这一小节时,课堂中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准备好多媒体,课堂中便于给学生进行讲解。本身杂交实验整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原理,也是需要借助实验的形式才可以更好地进行理解的,因此课堂中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整个实验,结合课本当中的知识内容,学生的整个注意力也会始终保持在课堂中,认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听课,理解得效果也会更好。通过实验的形式,学生在观看实验的基础上可以加深思考,透过实验,加深对于知识点的印象。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实际上在学习当中更加需要注意到本身知识点的含义,需要从根本上去理解知识点,这点是需要学生进行注意的。而教师在进行讲解知识点时,也需要注意到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应该更多涉及到本身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思考,而不是从一节课当中一直让学生处于“听”的程度当中。创新本身就来源于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反应,深入思考能力,因此来源于课堂中学生所进行学习的每个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孙令娟.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2]何兰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学周刊,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