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方琪慧
[导读] 初中生物知识大多数来自生活,并作用于生活。
        摘要:初中生物知识大多数来自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可见,生物学科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目前,虽然生物教学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陈旧的教学理念、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村生物教学中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本文笔者从生活化的角度观察生物教学活动,寄希望使教学质量得以整体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兴趣;应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独特阶段,他们的生理、心理的发展与变化会被别人影响,如果没有积极的暗示和引导,则会影响学生心理的积极发展。对此,在初中阶段,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将初中生物与家庭教育联系在一起呢?这一问题成为教师所关注的问题。由于家庭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展开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既能使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深入理解生物知识,还能够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家校合一”。因此,本文笔者从生活化的角度对生物教学展开研究。
        一、构建生活化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构建能够将课堂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下,这样既能够使学生主动联系日常生活,感受到生物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发其内在情感的共鸣,还能够打破课堂枯燥的氛围,使课堂焕发出生机的活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构建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以“种子的萌发”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播放“种子生长”的视频,并展示了一些“颜色、形状、大小”各异种子的图片,这一生活化场景引发了学生的内在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导学生运用“黄豆、放大镜、蚕豆种子、量筒”等实验用具展开操作活动。基于学生对种子萌发的初步感性认知,使得学生在实验操作时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也使得实验活动顺利开展。因此,生活化情境的构建是一个良好的教学导入,也能够将学生始终置于生活的状态下,从而使他们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学习乐趣。
        二、设置生活化问题,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唤醒学习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也是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品质。如果教师还是以“划概念”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无从谈起。而将生物问题赋予生活化的特征,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丰富多彩,激发其探究兴趣,还能够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以“开花和结果”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概述花的主要结构,笔者首先以生活化问题的方式揭示本章节的教学主题,即:花凋谢后会给自然界留下什么?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的花结果?有的花不结果?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使他们组成小组,积极回答。这时,课堂呈现出活跃的氛围。于是笔者指导学生解剖花,并将花贴在实验报告上。随后每个小组展示贴花作品,并说出各部分结构,猜测其功能。最后由笔者通过课件的方式展示花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认识到花各部分的名称。以上的问题都是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还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基础知识的认识。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强化应用意识
        作业作为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强化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过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作业的呈现方式为“书面化”,而且作业内容也只是以知识本体作为最基本的特征,这样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将生活化作业布置给每个学生,这样既能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还能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以“植物的呼吸作用”为例,在教学结束后,笔者设计了以下生活化作业,即:向家长描述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并思考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思考“冬天买一盆绿色植物放到卧室里,不开窗是否科学”这一生活问题。这样的生活化作业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家庭中扮演着“讲述者”的角色,使家长掌握学生所学习的情况,以便家庭教育的积极开展,另一方面,生活化作业也能够使学生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深入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意义重大。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从理性上升到实践,还能够将家庭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实践证明,通过生活化情境的构建、生活化问题的设置以及生活化作业的设计,既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就在身边,并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又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此外,学生在完成生活化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强化家庭的参与感,使生物知识引入生活中,以此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凤.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6(26).
        [2]陈文萍.刍议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6(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