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机械基础知识点多,教学知识比较抽象,专业知识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渐渐地会放弃这门学科的学习。通过培养学习兴趣增加学习主动性和发现机械专业知识的趣味性是解决一特点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职业目标、生活实际、设立问题情境、信息化技术、实践操作五个方面出发对机械基础课堂的兴趣培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机械基础;学习兴趣;中职学习;职业目标;联系生活;答疑讨论;信息技术;动手操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发展,对技工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中职学校学生与普通学校学生相比,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厌课”的现象非常严重。《机械基础》是机械领域重要的基础科目之一,在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内容广泛,知识点众多,学生对《机械基础》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其今后专业技能的提升。采用传统照本宣课的教学模式,中职学生学习会感觉索然无味。如何在机械基础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现今中职机械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如何在授课课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兴趣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明确职业目标改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基础、主动性较差,教师更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把“工匠精神”嵌入其中,让一个个活生生的“大国工匠”呈现在学生眼前,用他们的事例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以这些先进事例为榜样,不仅接受相关专业知识的熏陶,而且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他们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兴趣及特点,强化自身技能的水平,明确自己的职业道路,营造良好、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带动学生一起学,一起进步,确实提高中职教育水平。总之,学生明确自身职业目标,明白自己是工匠精神良好的传承者,才能改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专业技能的提升,才能让他们在未来工作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成为相关领域的优秀匠师。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齿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械零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机械零件,学生学习该课程内容乏味毫无新颖,觉得常见的东西结构简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走神,这就造成了看似“简单”的内容没有领悟学透的现象。电影《变形金刚》是一部广受学生喜欢的系列电影,通过“万人迷”的变形金刚故事作为切入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变形金刚外观霸气威武,但其实依然也是由各种机械零件构造而成,可以慢慢将变形金刚外形结构进行分析论述,在电影故事讲解中引申讲解齿轮机构在变形金刚中起到的传动、支撑作用,从而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白齿轮虽然结构简单但发挥的作用却无可替代,使学生懂得各种齿轮联合形成的齿轮系机构在机械结构中发挥的作用,深入挖掘课程的意义并进一步引申学习齿轮旋转方向的规律以及齿轮星系中齿轮比的计算规律。
通过运用以上生活实例,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知识在生活中的普及性与关联性,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螺栓、齿轮等也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机械零件,与日常生活、生命安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平常生活、电影故事中都能学到相关机械知识。
三、巧设答疑讨论情境巩固学习兴趣
机械基础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上述采用两种方法激发、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方式依然为单一的被动教学,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伴随着长时间的学习,激发的学习兴趣可能会被磨灭。因此,设计答疑讨论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的情境问题,主动寻找问题答案,从而巩固学习兴趣是尤为重要的。如传授机械、机器、机构、零件等基础性概念时,询问机器和机构有何区别;日常为什么称呼发电机为机器,而挂在墙上的钟表机构却不能称为机器呢。将学生分组和并给予短时间的讨论,讨论完毕分别让每组派代表发言,在发言过程中无论对错不去打断,待学生回答完毕,针对问答中学生不足或错误之处,做出有效的评价,这样不仅收效比被动学习效果更好,而且使学生置身其中,学的更加有趣。
通过案例设立答疑讨论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在一问一答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机械相关知识点,同时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给予了充分的自由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被动接受所传授的知识转化为主动思考答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协同合作能力,也将机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教师学生共同学习的良好教学模式。
四、结合信息化技术提升学习兴趣
齿轮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零件,但其运动规律、传动过程学生却不求甚解,结合信息化技术可以清晰将齿轮结构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能清晰对齿轮的基本要素有了一个直观且清晰的认识,对齿顶圆、齿根圆、齿距等比较空乏的概念知识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伴随齿轮动态动画展示,机械结构在屏幕上生动的旋转运动起来,学生可以清晰的发现齿轮旋转方向的改变影响着涡轮蜗杆、斜齿轮以及相关齿轮星系的运转方向,结合老师的讲授能够更好的掌握齿轮运动过程对机械系统形成的影响与及作用,对齿轮后续课程传动比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各种信息化技术,形象的引导学生建立三维空间思维,将书中的各种零件概念与具体实物一一对应,将书中的二维图片转换成三维实物,将运动原理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动画,做到“由图到物”、“由动态动画到工作原理”的有效转换,这样既能认识书本的机械知识点,还能不断拓展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而这种学习环境,也会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抵消厌学情绪。
五、巧用动手操作深化学习兴趣
对于中职机械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未来励志成为一名优秀技工的学生而言,动手操作能力决定着工作能力。故而在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加入动手操作环节能够让学生深化学习兴趣,主动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能够让其更加充分合理地应用所传授的机械知识,最大程度提升授课效果。例如在教授连杆机构时,仅仅对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的概念讲解和公式讲解取得效果极低,一旦连杆机构转动副、连杆长度发生变化,学生都会显得无措。因此在相关理论知识点传授完成后,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按照要求和规定时间内合作建设不同的连杆机构,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连杆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断动手中寻找学习的趣味性。而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涉及知识范围更为广泛,这就需要学生主动联系其他科目知识,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基础差,厌学情绪重,知识点繁多等客观事实。而要改变这种客观事实,就需要激发学生内心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夯实学生机械相关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技工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雄.机械基础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探索[J].创新教育,2016(34).
[2]梅荣娣.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
[3]张洪良.浅谈《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方法[J].读与写杂质,2018(0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