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已经深入贯彻实施。在以往的传统教育当中,我们主要重视的是知识文化的传达和培养,以学生的未来知识发展和实际应用为教学基础目的。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全面,除了知识文化的学习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正确的道德观、规范的法治观、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但是不论是学生知识文化的学习还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要建立在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之上。
关键词:初中道德法制课堂;积极心理学;挫折教育
中学生时期,道德思想和行为意识刚刚养成,正是展开道德法制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乐观健康心理的良好阶段,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很多都是溺爱式的家庭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抗压心理就会相对较弱,面对挫折的时候负面情绪扩大,不但会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和社会治安。所以在现代教育当中,高度重视道德法治的教育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我们不但要进行知识文化的传达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制意识以及健康的心态,所以本文就针对如何在道德法治课堂中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进行学生挫折教育进行简要分析。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的新兴科学,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其特点为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目的,所以在现代社会当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精神素质之一。
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挫折教育策略
(一)帮助掌握学生正确思维方向
每个人的思维是无穷尽的,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由于受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的影响,每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向以思维方式也都是不一样的,在面对同样一件事物的时候,会充分体现出个体思维的差异情况,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思维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向。
例如在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个课程的时候,学生对于这个话题,有很多种理解和看法,有的学生认为对于生命是一种精神可以一直存在、有的学生会说正是因为生命不能永恒所以才更应该珍惜生命。
由此看来,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和理解都有正面和负面两种情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引导。
(二)培养学生直面挫折的抗压心理
挫折和压力是我们人生中一定会经历的,只有经历的这个过程我们才能够获得成长。在初中生时期,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较低,所以面对挫折压力的时候就会感觉沮丧、失望,出现逃避放弃的想法。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培养学生强大的心理素质,那么未来在面对社会和生活的时候就会因为心理素质缺陷,而出现过激行为,更甚者会出现破坏法制、丧失道德的违法行为。所以在现代教育事业中,我们加入了道德法制课程,并要求在这个课程当中培养学生直面挫折的抗压心理。
近年来,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跳楼事件不断发生,甚至逐年升高,这些不仅仅是因为压力过大导致的,更与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有关,可能是几件事情凑到了一起,比如失恋、父母怎么了、朋友间怎么了等等……然后一个诱因或是被老师批评了、作业完不成了等等,就出现了这样的悲剧……,这些都是在受到挫折后无法缓解压力而出现的后果,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挫折和压力的意义,同时告诉学生如何在挫折和压力的时候实现自我提高。
(三)培养学生自我开解意识
思想是无形的,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思维当中。所以当我们从行为上能够确定一个人思想意识出现了问题的时候,基本都为时已晚。我们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经历所以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那么面对这样的事情发生,最适合开解的就是思维的本人。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情绪低落,有的学生过于调皮,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从表象根本无法了解一个学生真正的意识形态,更不能通过表象来定义一个学生的好坏。为了避免更严重的事情发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开解,学会积极地进行自我正向引导,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法制意识。
结束语:
我国最为历史文明大国,自古以来最为重视的就是思想道德,随着时间的演变更是出现了无数的思想家,道德作为人们约束自己提高思想意识的基本准则,同时在时代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律法也成为了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那么当现代教育当中把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不但可以一方面约束思想另一方面约束行为,同时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制意识,更要通过多种积极向上的案例来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李国林.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发展,2020,(2):88.
[2]金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西部皮革,2016,38(1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