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校园也在不断建设中。许多职业学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智能校园系统。在推进智能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苏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将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与智能校园建设相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校园的整合管理,为师生提供智能的教学环境,实现技术与应用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能校园;信息建设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提出和实施,智慧校园理念应运而生。在积极参与智慧校园建设的团队中,以应用平台的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应用能力的提升为核心,以教育和教学服务为基础,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融合与创新。和专业课程,探索智能校园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支持作用,以及对成功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提炼,智能校园建设取得了全面的进展。
1.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
智能校园是一个集成,它将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和其他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到校园建设中,以实现资源共享。智慧校园的建设关系到学校师生的安全,健康,教育和生活。它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集成环境,并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进行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完全融合。智慧校园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和终身的教育系统,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可以不时学习的学习平台,并促进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学习机会的公平。
智能校园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全面的信息服务平台。具体来说,学校将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服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文化等多个领域相结合,以实现互连与协作。同时,使用集成信息服务作为平台还可以使外部人员更好地了解。
2.关于智慧校园的建设
(1)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注重顶层设计
为了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对项目建设内容的研究,确保项目建设有序稳定进行,学校与领导建立了一个智能校园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作为团队负责人,统一协调建设。在项目建设中应实行客观的管理和项目责任制,确定责任范围,详细制定施工计划,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检查,指导和监督,以确保工程的完成。项目建设进度。所有项目建设都有计划和计划,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项目建设监测,检查和评估机制,疏通项目建设信息反馈渠道,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确保建设项目如期完成,并加强对资金执行情况的监督。
(2)抓好四大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1.建立信息发布平台,以完成学校的中央门户;建立28个部门和特殊二级网站,建立校园视频发布平台,构建短消息发布平台,并建立学校微信公众账号,该账号用于在各地区(例如地区)教授31个视频终端设备和2个LED屏幕,办公区,起居区和食堂播放学校视频公告或宣传材料。消息发送功能和集成的校园数字管理系统,以及建立手持外交关系的互动功能,为学校,教师和家长建立了一个沟通平台,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家庭学校互动教育。
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是学校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与学校直接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这是学校适应新媒体技术发展,激活校园文化生活,拓宽学校内外部宣传渠道的又一重要举措。展示外交关系并为学校的师生服务,我们致力于提高学校的权威性,展示校园生活并传播校园文化。
2.建立数字学习平台。建立了数字学习中心系统;建立了共享图书馆,建立了超过500万份纸质和电子书资源,购买了万方数据库,并允许所有师生共享8,000多种中文期刊和3200种核心期刊和学位论文,每年增加300,000篇文章和其他数据和资料;学校的数字图书馆拥有30万本各种电子书的副本;创造一个智能的学习空间并开发数字课程资源;建立7个教学资源平台,如在线课程的录制和广播以及教学资源。
3.建立信息管理软件平台。建立智能校园信息门户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立一个综合的管理软件平台,该平台集成了通讯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招生和入学指导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就业实习系统,岗位实习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物流管理系统,云磁盘等。整个校园仅使用一套管理系统即可实现集中管理,消除数据孤岛现象。不断加强各种软件模块的整合,整合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等软件平台。
4.构建硬件基础架构平台。建造一个高性能,大容量,高安全性的数据中心计算机室,2个智能教室,1个可视交互式报告厅,3个自助微型课堂制作室,105个新媒体系统教室,9个共享多媒体教室,一组校园电视台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教育云综合管理系统,网络运维管理系统,智能海马运维管理中心,将教育园园区的有线网络升级到台式机的10万亿千兆骨干。并完成了两个园区的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
(3)加强注册保护评估,重点推进安全建设
为了确保智能园区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学校根据网络和信息部门的要求,在信息安全二级保护的第二级记录了智能园区系统和电子卡系统,并进行了安全管理。通过专业安全机构进行评估工作。在整个学校范围内部署网络防病毒软件,以实现定期对病毒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网络升级。校园网络环境通过安全性得到加强。部署了网络安全软件和硬件,例如堡垒机器,防火墙,IPS和服务器虚拟化防病毒软件。确保学校网络信息系统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
(四)推进特色项目建设,突出交通特色
1.建立外交关系。手持外交关系移动服务平台系统遵循小应用,微服务,大平台的建设方向,采用分散化,集中管理的设计思想,提供丰富灵活的应用,整合了教育行政,学术等资源服务工程,金融和科学研究,实现服务获取,信息推广和实时交流的功能,为师生提供及时,便捷,快速的学习和生活自助服务。
2.步行课。在大胆探索,科学验证,专家指导和实践改进的基础上,学校建立了基于1:1建筑实体模型的新型步行教室教学模型,该模型主要基于数字平台,实体模型和Remote监控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虚拟漫游和现场学习这两种教学条件,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您可以在教室外创建全方位,全天候的学习条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使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可能。
简而言之,在智能校园的建设和管理中,学校应始终与时俱进,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带入学校,树立智能校园建设的理念,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网络。终身教育系统,为所有人建立学习平台,遍地学习,无时无刻学习,为师生提供智能的教学环境。
参考资料:
[1]周娜娜,基于联邦数据库的信息集成[D]。重庆:重庆大学,2006年
[2]宣祖光,王小霞。 ODI在大规模在线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5,28(2):79-81
[3]王景春,数字校园数据集成总体架构分析[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8(3):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