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搞好孩子家庭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本人很愿意和大家探讨一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正己身,以为范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父母的兴趣爱好、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走路的姿态,都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前我有抽烟的坏习惯,在孩子四岁的时候,我偶然间发现,每次他喝完饮料后,手拿吸管的样子非常像我抽烟的姿势。我悚然惊醒,从那以后,我改掉了抽烟的恶习,孩子也慢慢恢复正常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深深的明白,父母的自我形象、语言风格、行为习惯等特征在子女的心目中往往是神圣的,因此,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子女常常通过模仿接受这种效应。家长千万不能成为孩子反面教材。
二、耐心教,惩适度
由于现在大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多坏毛病即使家长多次提醒也不愿改正。而很多家长片面的信奉爱的教育,盲目的鼓励教育,不愿对孩子施加哪怕丝毫的惩罚,这就造成孩子有恃无恐的心态。长期以往,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焦头烂额,逐渐形成因爱成害的趋势。本人不赞成一味体罚,但是,必要的惩戒还是必不可少的,奖惩结合才能事半功倍。由于工作原因,孩子2014年才从外公家回到我身边,就读于解放路第二小学三年级。经过一定时间相处,我发现孩子有个严重的毛病: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粗心大意。经常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忘记,经常把书本,作业落在班里。数学考试常常不写答案,或者应用题列式子计算后不答……开始时,我由于早期没有花时间照顾到孩子,心怀愧疚,想多弥补他一些,每次总是耐心和他说教,希望他能改掉这些坏毛病。可他每次都点头答应,转身却又故病重犯,让我头疼不已。考虑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我狠下心来,和他约法三章:作业忘了记下,自己找同学问并罚重做三遍;作业本忘记带回来,自己到学校去拿;考试由于粗心丢分将错题罚抄写五遍并写检讨。开始他不以为意,第三天就忘了带作业本回家。记得那天下着中雨,当他回来说出没带作业时,我冷着脸让他独自到三公里外的学校去拿作业本。他要打电话给外公求救我没同意,将手机没收了。他求助无望之下只好打着伞一个人走向学校。我远远的跟在他身后,望着孩子被雨水淋湿的身影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可是为了让孩子改掉坏习惯,我只能这样远远的跟着……晚上吃饭时孩子气鼓鼓的不理我,我只说了一句话:男子汉做了错事就要接受惩罚并改正,否则还要接受惩罚。从那以后,孩子还是间歇性的犯错,每次我都按照我们的约定来做,从没放松。经过一年的“较量”,孩子终于改掉了这个坏毛病,我终于长出了口气。
三、重场合,讲尊重
很多家长只注重自己的面子,从而忽视孩子的尊严。 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好,甚至有时会当着孩子的面。要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本来自家小孩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偏偏在亲朋好友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如别家孩子听话,学习不好。这可能是家长谦虚,不经意的一说,可不曾想却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了这种想法:我做得那么好,父母说做得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这么不好,干脆就不做好。“我不好”就是这位家长给孩子无意中潜在暗示,让孩子产生了我不如人的消极思想。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差点酿成悔恨终生的遗憾。由于孩子老是做事不专心,丢三落四的没少受我批评。特别是有一次亲友聚会时,当他和表兄弟们玩的非常开心时,我却口无遮拦的将它近期非常糟糕的表现公布于众。
当我话音刚落,立马引起他表兄弟们哄堂大笑,而儿子却默默地下了头转身走到角落里……从那以后,孩子明显沉默了,见到我总是无言以对,每次和他说话都成了我的一言堂。至今想起,我心中还隐隐作痛,为自己愚蠢的做法后悔不已。尽管当晚我就向他道歉了,尽管我多次向他保证了,尽管我抽出每一点时间去和他沟通了……可对孩子的伤害却是无法弥补的,直到他慢慢走出阴影,我才好受些。
四、共阅读,伴成长
书籍对于孩子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孩子一到我身边,我就计划怎样让他爱看书,会看书。一开始,孩子不愿看书,将我精心挑选的书籍放在一边,一有空就呆在电视前津津有味的看动画片。我绞尽脑汁,意识到孩子不愿看书的根源可能是家里没有读书氛围。于是,只要一有空我就带着孩子来到新华书店,孩子看到那里有许多痴迷的小书虫沉迷书海,而我也在津津有味的看书没有理睬他,他只好也参与到读书行列中来了。慢慢的,他从书中获得乐趣,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我如负重释,总算成功走出了第一步。接着,我在孩子学习计划表上添加了一条——二十分钟与爸妈共读书。孩子享受到读书乐趣,对于读书由排斥到接受再到享受。现在,孩子读书不但不用我提醒,简直达到入迷的程度。为此,我欣喜不已。
将孩子引入书海后,我又将心思花在孩子所读书本上。我深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书本的需求是不同的。三,四年级时,我让孩子读故事性较强的书籍。例如《给梦想插上翅膀》《窗边的小豆豆》《办法总比困难多》等。到了五年级,我选择一些励志和蕴含道理的书籍让他读。有中国四大名著(学生版),《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名人传》等。有幸的是,我校和六和公益牵手,建立大量的班级图书角和校图书馆,让孩子有了大量的课外读物。孩子通过课外阅读,知道了古代岳飞、杨家将等是怎样精忠报国的;近代的林则徐、孙中山等是怎样爱国卫家的;现代的雷锋是怎样助人为乐的等等。请家长记住“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想信,随着孩子的成长,读书带来的好处会越来越明显的。孩子也会慢慢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来读的。
五、亲其师,信其道
老师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真得非常大。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一个不经意的抚摸,都会在孩子的心中掀起波澜。儿子在上学期间,都会提到这些,看得出来老师对孩子的影响真得不小。至少对于我家小孩是这样。孩子喜欢哪个老师,那个老师所授的课学得也是最好的。因此,我们平时应该和老师多沟通,孩子学习变差了,我们不能怕老师可能批评我们而去刻意躲着老师;孩子成绩变好了,我们更不能认为没有必要和老师沟通了。多和老师沟通,从而了解老师对孩子影响角度,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教育孩子,把握教育的节点。
六、放眼量,奠基石
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而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现在的孩子智商都不成问题,重要的是情商的提高。而我们家长往往成为品德教育的拦路虎。孩子给乞丐一点爱心,我们不能因为怀疑乞丐是骗子而去制止孩子的善举;孩子给你零食吃,你应该接受并且表扬他知道对父母有孝心。而不是漠视他看似幼稚却饱含爱的幼芽的举动;孩子看电视到动情处而潸然泪下时,我们应该和他同哭泣,而不是嘲笑甚至是痛斥他的善良……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将来才有可能成为有用之才,更好的报效社会。反之,能力越强危害就越大。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家长的我们理应承担起培育好孩子的重任,并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这是一条崎岖而漫长的道路,但我们必须不遗余力,矢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