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主要是通过游戏、活动让孩子学习规则、了解知识、认识社会,但是小学知识开始分科,班级意识增强,许多幼儿进入小学以后不能很快的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有的很长时间不能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上下课,不能与同学很好的相处,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很快厌恶小学。幼小衔接问题急需要解决。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衔接
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人生重要的一大跨越。幼儿园主要是通过游戏、活动让孩子学习规则、了解知识、认识社会,但是小学知识开始分科,班级意识增强,许多幼儿进入小学以后不能很快的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有的很长时间不能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上下课,不能与同学很好的相处,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很快厌恶小学。这些都让很多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儿呢?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又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根据当地幼儿及小学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
一、当前幼小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对当地部分幼儿园的调查,认为当前幼儿教育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
1.民办幼儿园远远多于公办幼儿园
就济阳区城区幼儿园来说,公办幼儿园截止到2019年7月只有4处公办园,但是民办幼儿园是公办园的4倍之多,城区小学也有10处之多。民办幼儿园相对于公办幼儿园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
民办幼儿园的经营目的主要是营利性为主,所以在师资选择上聘任的更多的是廉价劳动力,这些老师专业基础较差,知识厚度不够,严重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2)小学化教育严重
民办幼儿园因为教师专业能力较低,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不够,所以在幼儿园有的就开始教授幼儿小学知识,有的甚至教给孩子拼音,但是因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所以有些时候发音也不够准确,把幼儿的小学教育提前引入了误区。
(3)办园条件参差不齐
民办幼儿园因为有的规模较小,有的规模过大,在办园条件上千差万别。有些设施与活动材料不齐全,就会导致有些游戏或者区域活动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幼儿有些能力与习惯也不能得到很好地培养。
2.幼儿教育内容不够全面系统
不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在对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在幼儿受挫能力方面训练不够,在培养孩子好的习惯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活动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老师过多的把精力投入到了幼儿的安全中,怕孩子受到伤害,怕家长责怪老师,这直接导致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3.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的误区
因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目的不够明确,总以为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是有利的,认为在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都学会那样更好,不能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很多民办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在大班甚至中班就开始教授小学的教学内容。这也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可家长们不知道,这样的幼儿教育不仅不会对孩子的小学教育产生有利的帮助,反而会让孩子养成很多的不良习惯,比如握笔的姿势不正确;写字姿势不够端正;计算的方法也不够科学等等,这些一旦形成习惯,等幼儿进入小学以后将会很难改正,严重影响着幼儿的小学学习。
4. 幼小衔接重视不够
不管是幼儿教师还是小学教师,现在对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小学老师不了解学生在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不知道他们的学习基础。进了小学门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小学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知识传授,但是这时候往往适得其反,方式方法不正确反而使孩子不能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有的幼儿在小学呆上一段时间非常怀念幼儿园的生活了。同样幼儿教师对于小学教育也是茫然,不知道幼儿进入小学后要学习些什么,老师将会怎样去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不知道如何教给幼儿合作与交流。这样,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只重视自己的教育领域,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闭门造车,很难做好幼小衔接的教育,要想幼小衔接无痕真的很难做到。
二、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基本对策
笔者根据自己调查的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认为要想很好的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必须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发展公办园,规范民办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公办园的投入越来越大,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新建小区必须要有配套的公办园。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幼儿教育师资不达标、教育内容严重小学化的一些问题。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园的检查和监督力度,一是对办园条件的标准提高;二是对民办园的教师加强培训,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学历和专业必须达标,把此项不仅作为办园标准的硬性要求,更要不断地进行监督与检查,发现聘用不达标教师或者迎合家长需要擅自改变教学内容的幼儿园坚决取缔。
2.规范教学内容
教育局必须对幼儿教材统一要求,现在各地虽然都要求统一教材,但是许多民办园为了省书本费,不从正规渠道购买教材,甚至不使用教育局统一要求的教材,这导致部分园幼儿教育的内容不够规范,也不够全面。
3.举行必要的家长培训与家园交流
幼儿园必须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家长明白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知道过早的学习小学知识不仅让幼儿会养成不良的习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请小学老师给家长进行讲座,主要有针对性的讲在幼儿园进行小学教育的不利方面。二是每学期举行必要的家园互动交流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在园里的发展,让家长不光关注幼儿的知识,更加注重他们的身心发展、智力培养和习惯养成。
4.加强幼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幼儿园做的要好于小学,部分幼儿园已经开始在大班快要结束的时候主动联系一些小学,让幼儿走进小学校园,甚至步入小学一年级的教室,让幼儿初步去感受小学的生活。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幼儿园应该让大班的老师与小学一年级的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幼儿进入小学后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小学一年级对学生常规教育的内容。这样,提前在幼儿步入小学前就让他们逐步的去学习,坏的习惯去慢慢改正,他们步入小学后会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同样,作为小学,尤其是小学一年级老师必须要了解学生在幼儿园到底学了些什么,各方面的能力都达到了什么水平,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方法主要是什么。了解了这些之后,小学一年级的常规教育和课堂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关于这一点,有很多的例子来证明,笔者调查过小学一年级教师,凡是曾经在幼儿园做过老师的到小学一年级当班主任或者任课,跟学生格外的亲,班级管理也格外的顺手,不论是班级常规还是教学成绩都很突出。这就很好地说明,幼小衔接不容忽视。
总之,我们当前的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需要沟通与交流,需要我们每一位幼小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幼小衔接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的目标是幼小衔接无痕,相信在不远的明天这一目标会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恩.幼小衔接对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贡献分析[J].才智,2020(11):76.
[2]李红.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新通信,2020,22(0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