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就是爱的教育 ——班级管理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杨帆
[导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教书育人亦复如是。
        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用“爱”去取得学生的信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最好的教育方法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心灵交融,只有师生双方在学习生活中投入无比的炽爱,才能创造出最好的教育——爱的教育。
        刚上讲台,我认为教书就是知识的传送,育人就是制度的推行,知识点太多太难,学生多做做,我多讲讲呗,学生不守规矩,犯了错误,按制度来处理呗,一日,学生问我,陶潜隐居避世确是高洁之士,但仍有消极逃避现实之嫌,我一时无言;又一日,学生问我辛苦恣睢地生活和辛苦辗转地生活,究竟哪个更有意义,闰土固然是可怜的,而我力奔更虚无的理想,岂不更加迷茫,我一时愕然;近日,学生问然资本主社会中人与人真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吗?那为什么国人如此热衷出国呢?我一时尴尬;在此之前,我认为学生好哄,语文好教,看来我是高看了自己,小看了这群成长中的“小老师”,以前我只是在想教什么?现在我思考怎么教?我想将来应该思考的是用什么来教?教,是我的修行,学,是学生的修行,我们各自为人生画一个圆,学生才是圆心,而我只顺应圆心而划,我开始学会尊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并在课堂上尽力去满足他们的需要,我甚至故意在课堂上混淆知识,露出一些“马脚”让他们在这种“找茬”式的学习中去获得快乐,给他们一些选择答案的权利,不再把语言赏析,口语表达的答案固定下来,让他们自己去创新,让他们有充分思考的空间。
        本学年的期中考试,其中有一题让学生们回答“你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怎么看”,我班有一学生答道“使国家之间联系紧密,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从而达双赢目的”这个答案与标准答案有偏差,但我给这位同学满分,因为这样的题目本身就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学生能根据材料结合他在生活中的认知来答题,这就充分体现了“学”的价值。当然,从此事中我也愈发认识到,永远别低估这小小的“圆心”,别低估他们想像力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当然一味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也是行不通的,“爱”要有度,“教”要有规,不能过分,不能失了底线,对学生的错误不能一味地包容,“严”为治班之道,在治理班级,管理学生,维护教学秩序上,离不开“严”,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班主任,讲台上我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生活中我要做学生道德行为的明镜,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起威信,从而更好地管理班级。除了“严己”更要“严纪”,纪律不是张贴起来的一张白纸,初中生毕竟自控力差,又处在身心成长的叛逆期,有时难免控制不住自己而违纪,对于违纪的学生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严以规矩,批评教育,严加约束,将条约、规范、守则落实到位,不能助长歪风邪气,更不能因畏而生退怯之意。


        我认为学生是教师的,也是家长的,归根结底还是国家的,所以把学生的错误放在自己的心上,探其错因,寻其改法,将心比心,爱的教育要张驰有度,该宽容时且宽容,该严厉时要严厉,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让叛逆的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让他们从心里明白,老师如父母一样关心你,消除他们内心的逆反心理,让他们了解班主任的苦心,使得良药不苦口,忠言也顺耳。
         教育,除了教知识,就是育品性了。对于蔓枝,我以前想到的就是“剪”,对于野草,我以前所做的就是“除”,高举“为你好”,下手不留情,本学期刚开学,学校要举行广播体操比赛,活动既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又能培养新生纪律性,刚进入新的环境,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训练,唯有一人,手打不直,脚迈不开,头歪身斜,满脸不情愿,浑身懒洋洋,我看到以后,怒从心头起,大步过去,那学生满脸不在乎,我强压心头怒火,毕竟大庭广众,问了几句家庭情况,原来该生系留守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多年,每年与父母仅能相聚两次,我沉下心来对他笑了笑:“你为什么不把手打直,跳跃运动为什么不跳呀?是不是太阳太大了,你脚跳不动,手打不直”。“我不想做!”他懒懒地说,我的火一下子冲到脑门,又还是忍了回去:“你看,这么热的天,我也不想在这里站着,但我是老师,这是我的工作,我就必须要坚持,你是学生,你也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做操就是你的工作,我不能因为懒得站就回家休息,你也不能因为懒得做就懈怠,做不好是能力,不愿做是态度,把自己的责任尽到,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好,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他低着头,沉思了一会,轻轻地点点头。也正是这个学生,在本学期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面对着几科不太理想的成绩,他流下了眼泪,我知道他平时上课努力,只是基础太过薄弱,看着他哽咽地说着,考得太差了,听了这话我有一些自责、愧疚、感动,更多的则是思考,如果那个烈日下,我粗暴的“修剪”了他的枝节,也许当时他会顺从,但我在他心底埋下的一颗什么样的种子呢?我们的学生是00后,他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事物飞速变化的时代,他们不是别里科夫,我们不能总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价值,我们也不能用经验去揣度他们的想法,我们更不能以自己为圆心去规划他们的人生轨迹。
         一个成熟的班主任不会给学生不同的“爱”,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学生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是存在的,我们要体谅,宽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能硬性规定,不能要求如体操比赛一样动作整齐划一,班主任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要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疫情当前,我们更要在线上送去关爱,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不以嬉戏而丧志,不以玩物而失己,班主任在此期间一方面要适度讲解知识,更重要的是用真诚的爱心播撒乐观、积极的种子,对于那些贫困生、学困生、留守生更要多多关注,付出更多的爱心,使他们躁动不安的心静下来,涤荡他们悲观失望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阳光,感受着师爱的温暖,咀嚼友谊的芬芳,从而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管理是爱的管理,教育是爱的教育,班主任是爱心的使者,一举一动都要播散爱的种子,让学生的心灵充满爱的阳光,体味阳光的味道,享受着教育的真爱,在爱的天地里健康茁壮地成长。
         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圆,其实没有大小之分,之前的我习惯用世俗眼光来定义大小,教育的基础是爱,爱是师德之魂,爱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独立思想,给他们提出问题的空间,给他们质疑答案的权力,给他们足够思考的空间;爱就是要宽容学生,在宽容的基础上去理解、去呵护他们成长。
         教书育人,就是与学生一道携手修行,用爱画圆,带着温情,保留质朴,循着梦想,就一定能与圆心相通,明白教育的真谛,体会到教育的快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