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司洁
[导读] 针对当前小学生潜藏或突出的心理问题
        摘要:针对当前小学生潜藏或突出的心理问题,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当地采用心理干预技术和方法,开展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少心理焦虑的不良现象,促进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心理干预;小学;心理教育

        面对小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要关注和探索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方法,改善和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恢复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提高小学生的心理韧性,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小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随着日益增多的学业任务和小升初的学业考试压力,不少小学生出现较大的学习心理变化,表现于以下方面:(1)对学习的态度。随着学业的加重,学生对老师的依恋程度逐渐减少,对于教学水平高、有耐心和爱心的老师会表现出尊敬,而对教学水平偏低、缺乏耐心和爱心的老师则会产生反感和不满情绪。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逐渐能够主动安排自己的作业时间,停止与作业无关的活动, 专心致志地完成作业,并正确理解学习成绩的客观意义,形成对学习成绩的正确态度,并因此而感受到他人的尊敬和集体荣誉感。(2)学习动机。在老师的引导下,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日渐明确,开始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烈的兴趣,对较复杂的学习活动有更高的期盼和需求,逐渐形成远景性的学习动机,并由外部学习动机向内部学习动机转化。(3)学习策略。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小学生的学习策略也逐渐丰富, 能够利用记忆策略获取信息,有逐渐增强的学习动机。(4)考虑焦虑。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小学生会逐渐关注自己的考试结果,一些学生会对考试产生不合理的认知而产生过度考试焦虑感,且女生焦虑水平普遍高于男生。
        二、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1、通过心理干预改善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态度
        要从学校和家庭两个维度进行心理干预,开展有所侧重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发展性整体干预,并适当给予个别指导和点拨,有效减少小学生的个人焦虑和冲动,降低小学生的神经质程度,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理态度。
        教师可以采用班级团体辅导的方式,以坦诚开放的方式开展心理活动课,在暖身阶段进行“听故事、学道理”的活动:在一次古代战争之中,大帅当着全体士兵的面进行摇签问卜,在抽签结束后将结果展示给全体士兵,当全体将士看到问签上写着“胜利”时欢呼雀跃,在战争中士气大振获取全胜。

当全体将士在庆功宴上说“这是有神的庇佑才能让我们获得这场艰难战争的胜利呀!”时,大帅微笑地拿出所有的签,上面全部写的是“胜利”,大声对将士们说:“让我们为自己欢呼吧,你们每一个人才是决定这场战役胜利的力量!”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明白事情的成败皆取决于自己,任何过分依赖外部因素的行为只是一种守株待兔的不自信。继而,老师让学生进行自我测试,了解和分析影响自己学习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只有通过自己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才能获得成功,从而让学生拥有一颗平常心,合理归因,使自己由低谷走向高峰。
        2、通过心理干预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团体辅导的心理干预,使小学生了解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知识的强烈动机和欲望,可以通过了解科学信息、小实验等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可以在引入阶段导入学生喜爱的“哆啦A梦”,开启“哆啦A梦大讲堂”,让学生像哆啦A梦一样拥有无限的知识,并跟着机器猫帮大雄解决学习上的疑问:宇航员为什么能够在太空中飘起来?仙人掌为什么会长刺?鸽子为什么能够永远都不迷路?体操和举重运动员为什么都会在手上抹点像面粉的白色粉末?为什么猫爱“洗脸”?孔雀为什么喜欢开屏?在听了哆啦A梦的大讲堂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积极主动地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看电视《动物世界》的趣味性节目,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
        3、通过心理干预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
        可以采用班级团队辅导的心理干预方法,对小学生开展自信训练、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社会支持、亲子活动等课程,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干预在心理韧性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知自己,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通过“龟兔赛跑”和“树洞的秘密”等活动,让小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控制不良情绪,训练学生认知问题关键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并注重对小学生的人际社交训练,增强学生的耐挫力,通过挫折认知体会到战胜逆境的重要性。
        结语:
        综上所述,要注重班级团体辅导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心理韧性,改善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琴.日记式心理教育干预在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6):1018-1019-1020-1021.
        [2]万亚越.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64-65.
        [3]张乙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