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生是生活的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人,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全员参与是落实养成教育的有力保证,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是落实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是落实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活动育人是落实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德育 养成教育 自主管理 活动育人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关系着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立德树人。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年)把中学生的德育目标定为: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为中学德育指明了方向。
而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生活的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养成教育做好了,学生良好的品德就容易形成。孔子强调的“慎独”,其实就是今天的养成教育的源头。因此,加强对在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和研究,对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集体意识、劳动意识、环境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培养全体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管理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非常有价值。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养成教育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经受锻炼,提高素质,充分体现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
多年来,各地德育工作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大量成果,深刻地认识了现代德育的重要意义,有效地加强和改进了中学的德育,强化了新时期现代德育的根本宗旨,确保了学校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但是,从目前中学的德育实际看,不少学校对养成教育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好中学生的系列德育教育,必须先抓好养成教育。那么,怎样抓好养成教育呢?
一、教职员工全员参与是落实养成教育的有力保证
养成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育人氛围,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的运行机制,并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当前,学校更应该借助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要做好‘四个相统一’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教职员工遵照《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自觉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扎好立德树人的根基。全体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而不是少数人认为的德育是学校德育处的事。只有这样才能为落实养成教育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二、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是落实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
从中小学的教育实际来看,德育教育的主力军是班主任。如果不能建设起一支思想业务强的班主任队伍,养成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所以学校应该倾力打造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积极培养、严格要求,并且要提高班主任的待遇。
1.挑选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尤其要培养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做班主任。
2.鼓励班主任加强学习,多订阅《中国德育》《中小学管理》《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德育报》等报刊,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3.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会,组织他们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报刊上的优秀文章,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或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总结优秀的育人经验,推广优秀班主任的方法。
4.定期召开各方面的代表对班务工作进行全面考评,依照学校条例对好的班主任进行奖励,对做得差的班主任指出其缺点并限期整改,考评结果作为班主任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
5.多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走出去”就是根据学校实际,派出班主任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或交流;“请进来”就是请专家或外面的著名班主任到自己学校讲学、交流。这对提高班主任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三、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是落实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
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鉴别能力,具备了实施自主管理的条件,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是可行的。但要真正全面地做到学生自主管理还有一个适应和完善的过程,还必须加以引导、培养。因此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自主管理校园活动的全员性。学生自主管理不应该是个别的、局部的,而是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关注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位学生都增强主人翁意识。在安排管理任务后,通过班会课等各种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清楚地知道各自的任务目标,以能够创造性的完成任务。
2.学生自主管理校园活动的组织性。学生参与管理不是无组织的、散乱的,随意的,在学生产生自主管理热情之后,要注意调动组织的力量,安排学校相关领导和班主任指导管理活动,利用共青团、学生会和班团干部组织开展活动,体现管理的程序化、科学化。
3.学生自主管理校园活动的制度化。学生主体性管理不能盲目,不能随意性太强。既要保证学生能充分表达意愿、实施行为,同时也要对工作范围、内容和责任进行合理的约束,建立自主管理校园活动的实施制度和监管制度,让学生自主管理校园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四、活动育人是落实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
养成教育离不开说理,但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说理容易导致空洞的说教。要避免养成教育的空洞说教,提高养成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将抽象的思想教育和具体的行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例如,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开展评选“红旗寝室”活动;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高中生,可以开展各种评先选优活动;为了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陶冶大家的情操,可以开展庆祝“五四”、国庆、元旦等节日进行文艺演出,定期开展各种诗歌朗诵竞赛、书画比赛、歌咏比赛等;为了培养同学们正确的审美观,可以开展成人仪式、作文竞赛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注:本文是重庆教育学会第九届(2018-2020)基础教育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养成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XH2018A67)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