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霍晓芳
[导读] 对于当前大多数的语文教师来说,他们还并未真正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当中走出来。
        摘要:对于当前大多数的语文教师来说,他们还并未真正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当中走出来。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依旧沿用了效率较低的教学方式。因此,小学学生的各项能力没有得到更好的培养。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平常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语文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提升课堂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效策略
        1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分析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普遍年龄较小,因此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也爱闹。很多学生也不太喜欢学习,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学无法更好地进行。无论教师如何努力地去教学,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无法投入到课堂当中。他们就不能认真地听讲,教师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白费的,这样语文课堂效率无法提高。因此,要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拥有了学习兴趣,他们才能有学习的动力,才能够努力地去参与教学活动,认真学习。(2)教师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手段。结合现今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有的教师的观念和思想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没有充分地与新时代接轨,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充分领悟和理解,导致在实践教学中教学的方式与手段均过于落后。教师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课本教材展开,通过板书、课件或口述等方式来向学生呈现众多知识要点和教学内容,一味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和掌握吸收所教学的内容,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虽然在这种灌输方式下,能够让学生记忆一些知识和内容,但却很难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无法得到体现,处于被动接收状态,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导致语文教学受到诸多的局限和影响,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教学质量是评价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学质量需要提升。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1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育教学体制加快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要努力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树立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现有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工具做到充分地利用,采取多种举措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实现课堂教学效果而提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季节描写的课文,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科学小调查,让学生思考可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事物,这样来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点滴事物进行关注,培养学生对事物细致观察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来感悟生活,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人和物。这样就能将课堂教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四季的模样进行回想,让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思考,在所有的学生说完分享后教师将课文教学内容引出。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四季变化的视频播放出来,这样师生一起走进课文中,对四季之景更好地体验,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思考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施教过程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思路,切切实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才极大地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不断的提升。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他们探究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一个好的教学环境会让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好的教学环境没有其他外来物质的影响,学生能够认真地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提升学生注意力,或者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学生注意力集中了,良好的教学环境自然而然也就创造好了,学生会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去思考,课堂效率也会成倍的提升。(2)注重课堂语言艺术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汲取知识的。因此,教师语言艺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的高低。课堂语言的有效运用,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良好、幽默巧妙的语言表达也可以增进孩子与老师的沟通,加深彼此的情感。再者,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来感染和吸引学生,让课堂变得有滋有味。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对老师认可了、亲近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2.3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好奇心较强,教师通过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可有效地带动学生的情绪,这样不论是他们的智力还是心理都会达到一种最佳的状态。如果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极为枯燥、无趣,那么学生也会变得极为消极、压抑,这不仅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不利于他们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学习氛围中,甚至还会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抵触的心理。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极为民主、轻松、积极的教学氛围。以《狐狸与乌鸦》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完课文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联想和思考故事的结局。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后,阐述了自己推测的结局,如有学生说:“在狐狸骗走了肉后,乌鸦心里不甘,也想让狐狸上当受骗。某一天,乌鸦叼着一块石头出现在树上,而此时狐狸也出来觅食,正好看见了乌鸦,狐狸以为乌鸦这次叼的也是肉,就想再把肉骗过来,于是它又对乌鸦说了很多的好话,而乌鸦也像上次那样把肉掉了下来,狐狸看到了极为兴奋并一口吞进了肚子里。乌鸦看到后开怀大笑,而狐狸此时才发现自己上了当。”由此可见,这种联想和推测故事结局的教学策略,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是极为有利的。
        2.4学会联系现实生活,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是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都能背诵不同的故事和古诗词,但不能将其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必要的语文素养外,还要将教学内容同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火烧云》这篇课文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通过云彩能够看出天气等,这些生动活泼的例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中有用的知识。针对低年级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片或科普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结束语
        提高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在日后的语文教育工作实践中笔者将进一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力求发现更多既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特征,又与小学语文学科实际教学情况相契合的有效教育教学策略,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都能形成并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贺玉婷.以人为本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浅析[J].数码设计(上),2019(08):50-51.
        [2]靳会新.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中华少年,2018(08):47.
        [3]庄红艳.移情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小学生(下旬刊),2018(0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