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导”模式,实现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钟建英
[导读] 学导式学习课堂,是以导学提示为载体,以教师导学为方法,教师指导为主导
        摘要:学导式学习课堂,是以导学提示为载体,以教师导学为方法,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课前自学、问题反馈、互动探讨、学导感悟、归纳总结

         回顾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走过的历程,是由整体教学到启发式教学。近些年,新课标推行了“学导式”教学,以实现高效课堂。“学导式”教学,是以导学提示为载体,以教师导学为方法,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探索过程中,我是这样构建学导式学习课堂的,是由“课前自学、问题反馈、互动探讨、学导感悟、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这一导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自学——了解内容,养成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略课前自学这一环节。学导式课堂教学显著特点就是把“教”转移到“学”。我把课前预习引入课堂,在布置学生自学内容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以“问题”作引领。同时问题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能使全体学生对照问题都能参与自学;二是“问题”要有规律性。每篇课文的自学内容要形成一定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三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好学、会学、学懂,达到课前自学的目的,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作好铺垫。
        如教学五年级《猫》这一课,我是这样布置课前预习问题:一是通过查资料,了解本课作者,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二是查字典,学习生字词。学会本课“蹭、稿、殃”3个生字和掌握“抓痒、任凭、遭殃”3个词语。三是填写学习单。四是你运用什么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
        二、问题反馈——扫清障碍,理清思路
        问题反馈实际是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解决学生的疑惑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新课作好准备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注重“四个把握”。一是要把握好内容。要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反馈自学中学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让学生带着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中通过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引导中去解决;二是把握好面积。我要注意把握好“面”,好、中、差的学生要面面俱到,达到问题反馈的效果;三是要把握好语态。教师的语言、姿态一定要亲切和蔼、富有激情、富有趣味,才能让学生“敢说”、“会说”,众说纷坛,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四要把握好时间。因为这一环节毕竟不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应该控制在三钟内。
        如五年级《猫》这课,我是这样组织问题反馈:一是谁来谈谈你认识的老舍?在现实生活中,猫的本领是什么?你认识的猫分别有哪些待遇?二是读准生字词的读音?三是反馈学习单的内容:猫有什么特点?(性格古怪,淘气可爱)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教师板书写作思路。
                       
        三、互动探讨——探究目标,学会方法
        学生把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中反馈完毕后,就要让学生有一个互动探讨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我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探究学习目标。语文课要关注课程总目标——单元训练目标——教参课时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目标要切合探究教学内容,要求不要过高,但也要讲究梯度;二是应该遵循学生的心里特点,在教学的最佳时间指导学生学习中心内容,做到突出重点,削枝强干,使教学内容的处理具有科学性;三是探究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探讨学习方法会让学生不但想学,而且会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教学五年级《猫》这一课,我是这样组织学生互动探讨:一是探讨学习目标:通过课前自学,这篇课文你想知道什么?学到什么?(想知道猫的特点,养成热爱身边的事物,热爱生活,仔细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二是探讨教学内容:作者描写猫的性格古怪,淘气可爱,你最喜欢哪部分的的内容?为什么?三是探讨学习方法:我们运用什么方法去学习这篇课文最好?(读——有感情读课文;划——把不懂的或最喜欢的内容划出来;议——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学导感悟——导读研讨,领略情感
        学导感悟是教师在教学的中心环节,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品读重点词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学习写作方法。我在教学中做到五个体现:
         1.体现以学生为主。学导式学习化课堂重点是把教学活动从“教”转移到“学”.我把从“授”转移到“导”,把教学目标的重心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上。整个课堂活动体现学导式学习化课堂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体现以读为本。要以读代讲,以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导读要有目的,要有梯度。
        3.体现以发展思维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多让学生无疑处生疑、质疑,多提为什么,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及动手操作能力。
        4.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内容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课文最能表达作者写作目的中心段落,突出重点。
        5.体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如五年级教材《猫》这一课,我在学导感悟这一环节这样设计:
        一是指导学习内容,体现科学性。课文有两部分内容:第一层写猫性格古怪,淘气可爱;第二层写猫的淘气可爱。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你最喜欢那部分?为什么?”这样就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找跟自己喜欢的内容相同的同学合作学习。
        二是指导学习方法。我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去学习(读、划、品、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己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如学导第一层: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把描写猫老实的句子用“    ”划出,贪玩的句子用“﹏”划出,尽职的句子用“---”划出。哪些词语用得最好用△标出,你最喜欢哪些句子?怎样读富有感情?(第二层也设计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三是指导品读感悟。我在学生自主初读、练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品读,体会情感和语感。我在平台屏幕上投影“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个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指导学生富有梯度的品读体会语感,领会猫的淘气可爱。
        五、归纳总结——回应目标,巩固延伸
        归纳总结也就是整体教学中最后部分回到整体为什么这样写。这个环节我要解决三个问题。
        1.总结写作目的。我在总结时紧紧围绕板书的写作思路,指导学生根据板书用自己组织的语言表达出来。如《猫》这一课,作者通过对猫的特点的细致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总结写作手法。我在总结写作手法时要紧紧联系单元写作技巧的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某种写作手法,如《猫》这一课,作者为什么能把猫写得如此细致逼真?引导学生理解:一是作者热爱生活,对周围事物进行长期细致的观察;二是作者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3.指导巩固延伸。我总结这一课学习的知识,要指导学生运用到生活中去,使之成为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如《猫》这一课,我总结时提出问题:“你能运用作者描写猫的方法说出你喜欢其他动物的特点吗?”这样,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延伸。
        4.进行思想教育。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节课,我在传授知识外还要结合本课内容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如《猫》这一课我就是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总之,学导式学习化课堂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先学后导,以读代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特色,构建“学导式”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