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无法正常到校上课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实现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师。本市推出了“互联网+教育”暨“八婺课堂”。小学科学课有别于语数学科,不能简单地打开PPT,打开录课软件就可以开展线上教学,开始授课了。教学中有很多科学探究活动需要学生亲历,而实验是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那么空中课堂,对小学科学教师的多媒体应用技能就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在科学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灵活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但能够降低教学难度,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上好线上科学课,笔者主要围绕自身录制的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知道的动物》一课来谈谈自己的心得。
关键词:小学科学 多媒体教学 灵活运用
学生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无法正常到校上课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实现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师。本市推出了“互联网+教育”暨“八婺课堂”。小学科学课有别于语数学科,不能简单地打开PPT,打开录课软件就可以开展线上教学。教学中有很多科学探究活动需要学生亲历,而实验是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那么空中课堂,对小学科学教师的多媒体应用技能就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在科学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灵活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但能够降低教学难度,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上好线上科学课,笔者主要围绕自身录制的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知道的动物》一课来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1.肯定学生的科学前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的动物》一课作为单元起始课,除了引出单元学习对象之外,同时还担负着了解学生对动物已经知道了什么,了解到什么程度的任务。认识学生的学前基础,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目标和任务的制定、学习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确定、学习材料的选择。对学生来说,喜爱动物是与生俱来的。已有的研究表明,儿童从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都是能够引起他们关注的对象。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让人欣喜的认识。虽然他们还不能够清楚地说出理由,但几乎没有学生会将玩具熊、石头等非生物看作是“有生命”的。
本课的导入部分,笔者采用了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玩的“猜谜语”游戏,猜一猜“它是谁”(利用PPT呈现)。谜面通常由精炼而富于形象的字、词、短语等组成,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谜面包含着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让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猜出是什么动物,进而有信心地对待接下来的课程学习。
2.运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榜样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广泛会涉及到学生的心理,道德品质,意志情感,性格能力、生活方式等众多方面。榜样通常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模范力量,是一个标杆,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榜样的力量。榜样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中的解释为:“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的目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相应的榜样,启发、引导受教育者模仿、学习榜样的行为习惯、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的过程和方法。”
《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课教学第一区块是组织学生聚焦“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这部分内容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认识,从名称到特点再到生存环境,充分表达他们对动物的原有认识。在线上教学时,屏幕前的学生缺少了往日的学习伙伴,可能“把自己喜欢的动物,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时,会表现得羞涩,不好意思。
这时我插入了两段事先录制好的视频(两个“一年级学生表述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视频),组织屏幕前的学生一起来倾听榜样是如何描述他们喜欢的动物的。接着表扬视频中的两位同学在喂养动物陪伴动物的过程中,做到了仔细观察,而且能够敢于表达,可以说表现非常出色;老师授予他们“小小动物学家”的称号。这一环节,不但能够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动物的兴趣。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灵活选择多媒体的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我们知道的动物》一课教学第二区块是组织学生探索“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 在观察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来观察一种动物,并对动物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然后通过任务形式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动物。线上教学如何设计这一环节呢?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动物,动物种类会五花八门,教学中不可行;以PPT形式出示一组图片供学生观察,课堂会显得枯燥,动物特点无法突出。这里我插入了一段“爱吃甜食的小可爱”——蚂蚁视频,能够有效抓住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孩子们会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蚂蚁。并对蚂蚁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再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蚂蚁。
2、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
科学教学中演示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演示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在大脑中形成正确清晰的记忆,并且“消化吸收”成自己的知识。
3、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
科学学习课程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标准所规定的相关内容。教师教学时,如果能够根据教材发掘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把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展示给学生,能够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
《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第三区块为研讨区块。研讨部分“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是让学生在经历动物的观察描述活动后,对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研讨部分“玩具熊是动物吗?”这一问题指向“动物是生物”这个概念。在研讨这个问题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判断的理由,期望学生能从动物的特征出发寻找玩具熊不是动物的依据,帮助学生体会“动物”概念。这一区块,我是采用PPT讲解,同时帮助学生梳理“动物的共同特点”。我还播放了一段“有关蚂蚁生活工作”的视频,从生动的视频中,学生很容易理解蚂蚁是个分工明确、团队意识强的大家族,明白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多媒体的灵活运用不但能够加深知识的理解度,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不受教材的束缚。教学最后,我还播放了一段关于动物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各种各样的动物及其生存的环境,使学生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感受动物的美,从而产生研究动物的兴趣,产生保护动物的感情。
4、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更易理解知识点
科学教材中,有些实验是一个现象不断发生变化的实验,有些实验是比较耗时,只用课堂的40分钟,学生会很难捕捉到每个动态的变化。如果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方法进一步的深入。
三、总结
教师是科学教学的组织者与引领者,如果在空中课堂中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但能够降低教学难度,还能提高教学效果。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师。虽然没了教师的当面授课,简单的20分钟录课视频,是每个老师精心设计,付出汗水呈现出来的。
参考文献
[1]徐富娟.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2,(15).
[2]崔相录主编.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